韓冰
摘 要:農產品質量的高低與土壤及肥料的好壞息息相關,人們一直在持續關注研究著農產品的品種及農產品的種植方式與產品質量的關系,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業也能得以迅速發展,農產品質量的好壞與人類的生命健康也有很大關系。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多方面詳述了土壤肥料與農產品質量的關系。
關鍵詞:土壤肥料;農產品;質量
中圖分類號:S1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16
1 土壤的作用
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可以從土壤中氮、磷、鉀等元素的含量,酸堿度及活性鋁、錳的含量來分析,這些元素是都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的必要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合理可以促進蛋白質、氨基酸在農作物中合成,進而增加了農作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促進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成熟后的農產品營養也更均衡,品質更高。而酸堿度對土壤也有影響,酸堿度酸度過高會出現燒苗現象,使農作物枯萎,不同農作物對酸堿度的要求不同,這就要求在農作物種植前要根據土壤自身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得土壤適合農作物正常生長。
2 肥料的作用
2.1 無機肥料的作用
以氮、磷、鉀等不含炭的營養元素組成的無機化合物統稱為無機肥料。氮肥是最常用的一種無機礦物質肥料,它是合成蛋白質、氨基酸的重要組成元素,氮肥的肥效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作用,如常用的尿素不僅可以調節作物開花期的花量,還可以疏化花果、防治蟲害等。
鉀肥也是具有主要養分的肥料,在農作物生長中能促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的形成,并可以促進酶的活化功能,鉀肥的肥效具有增強農作物抗病、抗干旱、抗倒伏的作用,在薯類或含糖類的農作物中,適當施加硫酸鉀、草木灰等鉀肥,可以提高農作物中淀粉和糖的含量。
磷肥對農作物的影響與氮肥、鉀肥相當,磷元素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分裂過程都很關鍵,施加磷肥可以促進植物的早熟、增強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并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無機肥料營養成分較簡單,但養分含量高,且大多肥料都易溶于水,肥效發揮作用快,在施用和運輸時也便利,無機肥料適合絕大多數農作物生長需要。
2.2 有機肥料的作用
含碳的有機物質被稱為有機肥,指動植物代謝產物或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而合成的含碳營養物質。它可以提供作物生長過程所需的全面營養,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提高肥料的肥效。合理利用有機肥和無機肥,可以促進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增加農作物的營養物質。
3 合理使用
3.1 保護土壤
對農作物最有效的生長方式是利用土壤的自然環境,在自然條件下,保障土壤水分的適宜,遇到干旱時期可以人為灌溉,采用水井或其他水源,保證農作物生長必須用水;還可以采用梯田式或覆膜式保證水分不過多流失。對土壤中的酸堿度、微量元素含量等可以實施不定期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并作出相應調整措施,以利于農作物的良性生長。
3.2 科學施肥
根據不同農作物的不同生長周期,生長環境、農作物生長中表現出來的特性及土壤特點,采用不同肥料以提高肥效的利用效果。
4 合理種植
在選擇農作物種植時,以先進指導理念為參照,應先做好市場的前期調研或考查,以適應市場需求和發展;根據土壤自然條件及氣候環境選擇合適種植品種;結合當地人文歷史環境,發揮本地區優勢,采用環保、健康的適合農作物生長方式,依據植物生長習性、成熟周期,合理種植,科學管理。
5 減少污染
土壤的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勢必會對生長的農作物產生直接影響,人類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污染越來越嚴重,減少污染,避免污染也是當務之急。要減少工業的污染,對于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渣、廢液、廢氣,要進行合理有效處理回收,盡量減少任意排放;農藥的使用會使其大部分在土壤中殘留,從而影響土壤的原有環境,使農產品的營養和質量遭到破壞,因此對農藥的使用進行合理控制,應盡量或減少農藥的使用。肥料施加的過多或面積過大也會對農作物產生污染,肥料過多,會使土壤營養過剩或鹽分過高,導致農作物枯萎。所以,減少對土壤環境的污染也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6 結束語
肥料不僅對土壤的自然屬性有著影響,對農作物的生長也很關鍵,因此合理利用土壤的先決條件,在此基礎上科學使用無機肥料及有機肥料,采用現代的、先進的種植、管理、監測理念指導實際,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社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如成.淺析丹徒區耕地質量現狀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J].農業裝備技術,2014(6):55-57.
[2] 王靜波,周艷.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地位和作用初探[J].北京農業,2014(12):141.
[3] 鄭磊,辛景樹,田有國等.土壤肥料檢測能力驗證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農技推廣,2012,28(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