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土地征收已經成為各地必然趨勢,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如何保證土地征收過程中被征地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關系到土地征收的順利進行?;诖耍疚姆治鲅芯空J為,在對于被征地者進行征地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對于補償過程中的法律救濟程序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征收土地補償的體制機制,對于征地補償體制機制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確保被征地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完善土地征收批準以后的實施程序,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糾紛救濟程序。
關鍵詞:土地征收糾紛救濟;土地征收監管;土地征收;征地程序;征收程序;救濟程序;征地
中圖分類號:F301.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22
目前,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于土地的使用情況越來越多,因此要完善征地程序的體制機制,用制度保障被征地者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從法律的角度上來看,在征地的過程中,有的時候為了按照征地的一定的手續、順序和方式而作出決定的關于征地的相互關系。但是,征地的當選程序不能簡單地確認為決策的過程,因為這樣一來,征地的程序還在一定程度上同時也包含著被征地者如何對自己的土地決定成立的前提和基礎,也可能存在著左右征地當事人在征地的程序完成之后行為態度的現實情況,如果是這樣,那么還有可能保留著對于被征地者客觀評價決定過程的可能性。在現實征地的過程中,通過促進征地意見的理性思考、與當事人進行疏通、排除外部干擾、擴大選擇范圍,這樣就可能保證決定的成立和正確性。同樣的,在征地過程中也不能夠違背法定程序任意地剝奪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因為根據國家目前的法律和法規來看,剝奪所有權人不動產所有權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情,國家任何行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對些都沒有決定權,而只有對于征地的具體執行權。
征地程序應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征地的公平性、正義性、公正性、公示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說征地程序的設計應當充分體現法律法規的公平正義的精神,同時也要體現公共利益與私權人之間的均衡原則,還需要保護被征地人的合法權益的理念,這樣一來就應當突出土地征收的公示性與可操作性,使土地征收在操作過程中盡量避免暗箱操作。如此一來,就可以對土地征收的程序進行相應的設計,確保土地流轉依法有序進行。
1 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審查征收土地合法性的權威機構
土地征收公益性的目的國家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對此進行認定,土地征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唯一標準是判斷土地征收有沒有用于公益性,如果不能確定是否具有公益性而進行相應的解釋就可能會導致政府部門對于土地征收權利的濫用,這樣就就會發生不利于國家和集體對土地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因此,法律法規對此應當特別規定由一個具體的專門負責土地征收的機構進行嚴格的把關,以便于能夠對土地征收過程中如何具有公益性進行具體的認定辦法,特別是要對具有公益性和經營性之間相互區別的土地征收使用情況進行嚴格把關。在土地征地的具體認定過程中,需要征收單位提出征地申請,同時政府權力機關也要對征收的情況、征收目的、是否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理由何在等相關的事宜應當公示并進行告知。
2 根據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糾紛救濟程序
土地征收作為具有公權機構強制征收公民財產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在操作過程中對于公民造成的個別損失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典型的具有損益性的行政行為,如果說沒有法律對于土地征收的有效救濟途徑,那么被征地者作為保障公民財產權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當在征地補償中應明確法律程序,建立健全征地補償的體制機制,這些糾紛都屬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的范圍內。我國的相關法律明文規定,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對于行政征收行為不服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請本級人民法院進行行政訴訟,這就明確了征地補償的司法救濟程序。司法救濟程序可以保障權利人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通過有效途徑對于自己被征地的具體情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制約政府機構的行政權力,用以維護經濟的正常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征地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被征地者的切身利益,在我國,征地補償制度落后于整個經濟體制改革。因此,如何完善征地補償的救濟體制就顯得尤其重要,征地制度的設計應當以計劃經濟的思路為指導,征地管理的指導思想主要是滿足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任何漠視被征地者的土地產權利益,對于被征地者的集體土地的征收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公平和公正的原則去進行相應的補償都是行不通的,也是難以為繼的。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要保護被征地者的土地產權的合法權益和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土地收益關系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土地監管的救濟程序,促進土地流轉的有序進行。
作者簡介:李洪莉(1971-),女,漢族,吉林通榆人,現任職于吉林省通榆縣國土資源局,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與規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