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柏義
摘 要 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分為基礎性保障權益和拓展性權益。針對新時期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表達信息化、公開化、及時化,要切實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需要從教工自身、維權組織、權益保障平臺等機制著手。
關鍵詞 權益 網絡信訪機制 組織再造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07
Abstract There are basic and extended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open and timely.So to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there are three ways, from teachers, rights organization,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latform mechanism.
Key words rights; network petition; strategic reconstruction
和諧的勞資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校園主體之一的教職工隊伍,他們的穩定關系到教學秩序的穩定,他們的合法權益保障關系著教育事業的正常開展。隨著高校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完善教職工權益機制構成了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構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正是本文所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1 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的概念界定
一般意義上,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在《教師法》中已經明確界定。但是包括教職工職業生涯階段的不同以及個人自身發展需要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下,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加以重新界定。傳統上認為,高校教職工在權益維護中是弱勢的,是被管理的對象,因未能有效表達訴求以至于教校雙方的矛盾加深。但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隨著信息網絡化在高校事務管理的運用和信息化辦公的實踐開展,這種觀念已經不合時宜。諸如網絡校長信箱的興起,為教職工維護合法權益提供了方便且便捷的渠道。
通過對網絡校長信箱問題的梳理,我們發現,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存在的分層分類,即教職工基本權益和拓展性權益。教職工的基本權益,諸如職務聘任、績效考核等等涉及到正常的職業條件;而像文體活動類,是否應當從教職工的職業外的身心素質提高的角度去思考,而這種合法權益顯然不屬于基本權益問題,是否歸類到拓展性權益?已有的研究過多關注高校教師的基本權益,忽略了高校教職工的拓展性權益。
2 新時期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的新特點
傳統上,高校教職工合格權益維護一般通過面對面、書信、電話等方式進行信訪,存在著維權單向性、隱秘性,權益保障滯后性、獲取信息被動性等問題。隨著網絡信息化在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的運用,呈現出新特點和新發展。
(1)權益訴求表達的信息化。以中國計量學院校長網絡信箱近五年(2011年1月~2015年12月)反映教職工利益訴求和建議的不完全統計,計151條。其中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基本覆蓋關乎高校教職工個人職稱晉升、業績津貼、科研保障、教學能力提升等基本權益保障和后勤保障、文體娛樂生活等拓展性權益。
(2)權益溝通解決的雙向化互動。高校教職工通過向網絡信訪平臺的網上遞交意見和建議,通過學校信訪辦公室居中協調落實各職能部門處理并提出處理意見,以網上回復的方式積極回應教職工的質疑和建議,架起了學校與教職工溝通的平臺,改變了傳統的單向互動模式。
(3)權益反饋評價的公開化。 網絡信訪介入下的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不再僅僅局限于問題提出者和問題解決者之間,而是將問題傳播給廣大受眾。這促進了其他教職工權益意識的提高,反過來能夠促進關乎教職工的政策的落實和傳播。
(4)權益維護保障的及時化。在處理高校教職工權益問題上,由于信息化辦公較少受到時空的限制,網絡信訪機制能夠及時對關乎教工權益的問題作出回應。而且,由于公開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客觀上促進了權益處理對象提升行政效率,以及時解決問題。從中國計量學院網絡校長信息的問題辦結情況來看,平均反饋問題的天數為7天左右。
3 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存在的問題——基于中國計量學院網絡校長信箱問題的分析
筆者對中國計量學院網絡校長信箱問題(2011年-2015年)的梳理發現,教職工權益大致可以分為幾類:第一類,教職工能力發展類,包括科研、職稱晉升等;第二類,教職工業績考核類,包括津補貼、公積金等;第三類,教職工業余活動類,包括業余興趣培養和發展等;第四類,教職工后勤保障類,包括上下班班車服務保障等。
通過對這四類問題的歸納分析,筆者認為,這些權益大致反映了當前高校教職工維護權益過程的三個現象。
(1)教工權益的多樣性與復雜性。高校教職工由于崗位性質不同,職業發展階段決定權益的不同性質。教職工個人晉升路徑和發展空間各有區別,對于其中的津貼、晉升、職稱等政策要求各有差異,加劇了學校決策職能部門落實政策的難度。同時,高校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造成教職工信息的漏看、不看、宣講不到位、理解不一致等現象有所出現。
(2)教工權益維護的相對弱勢。高校教職工維權的相對弱勢不是在于權益得不到處理結果,而是在于在權益處理過程中所能利用的政策的不熟悉、談判資源的不對等、有效信息的不全面,造成權益受到侵犯只能以質疑、詢問等方式進行處理。
(3)教工權益維護組織的缺位。作為教職工權益的代表和組織,高校工會的組織代表功能未能有效整合教職工利益。當前,高校工會處于工會權威不夠強、組織代表功能低、整合教工權益力度小、資源利用效果差等維權困境。如何加大工會對教職工利益的整合,加強教工與學校決策職能部門的聯系,是工會組織自身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4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的路徑構建
如何切實維護高校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和構建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機制,是當代高校推進大學治理和完善工會組織的重要課題。正如上文指出,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主要分為基本權益保障類和拓展性權益保障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個階段驗證了高校教職工的權益需求。同時,只有知道高校教工關心什么,表達什么,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才能建立起來。因此,在網絡信息化治理大背景下,要探索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的路徑,需要充分利用網絡信訪平臺,立足需求層次理論的立場,通過組織再造的視角來加以構建。
權益維護再組織化,具體來說,建立和健全從發生權益問題到處理權益問題的一套流程再造的過程。組織再造的特點是組織權益維護的代議性。從維權過程的橫向來看,以工會為代表的教工維權組織作為提升教職工歸屬感,作為凝聚教職工向心力的代表團體。從維權過程的縱向來看,以工會為代表的教工維權組織要作為權益代表參與到集體談判,積極參與到高校黨委和行政的決策過程中去。
(1)表達機制。能夠第一時間反映并保障高校教職工權益是切實維護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的首要原則。加強源頭參與,表達機制是根本。首先,重視網絡校長信箱的網絡表達渠道。網絡信訪機制迅速、便捷、公開、透明,有利于權益處理的臺面化、公正化,避免謠言的傳播。其次,審視高校工會和教代會的組織定位。高校工會和教代會是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權益代表者,需要積極引導和組織教職工學法用法,通過工會小組長、工會代表教師代表、座談會等組織化整合利益,向學校決策部門提出權益申訴和建議。
(2)溝通機制。首先,要結合諸如職稱評審周期、業績考核周期等,不定期調研教職工關心的權益。不同的教職工關心的權益是不同的,發揮工會積極引導教職工在政策出臺前的政策調研窗口期,鼓勵建言獻策的組織動員功能。其次,鼓勵教職工就各種問題通過網絡信訪平臺提出自己的疑問、建議和意見,保障溝通暢通常態化。
(3)決策機制。以網絡校長信箱為代表的網絡信訪機制,高校黨委行政決策部門需要不定期地加以整理和歸納,并對教職工普遍反映的問題要進行決策的檢討和反思,吸收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以網絡校長信息反映的問題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工會部門要結合調研情況不定期向黨委行政決策部門反映教工關心議題。
(4)反饋機制。除了及時就網絡信訪平臺反映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以外,需要建立以信訪部門為協調機構,多責任部門為主的反饋系統。通過座談會、教代會、黨委列席會、黨代表會、工會等多路徑進行解釋和溝通。要適時對責任部門進行評價考核,推進權益保障的常態化。
5 完善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的建議
維護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是當代高校治理的重要課題和提升高校治理水平的指向標之一。構建和諧勞資關系是和諧校園文化的重大課題。在高校教職工權益維護的新特點、新發展、新趨勢下,優化合法權益維護機制是必然的。完善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需要從教職工自身建設、維權組織建設、權益保障平臺建設等三大方面著手。
(1)鼓勵教職工運用多種信訪渠道參與合法權益維護和機制建設。由于高校教職工知識水平高,法律意識強,權利意識明顯,對權益問題重視程度高,對問題處理結果要求高,因此,鼓勵教職工時刻關心學校發展,源頭上參與協商和對話,落實全程監督處理和評價反饋,積極提高其高校主人翁意識。鼓勵教職工運用網絡信訪平臺反映、跟進權益問題處理過程。
(2)繼續發揮工會和教代會的組織凝聚力功能和分層分類權益整合功能。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是高校工會和教代會責無旁貸的第一職責屬性。高校工會和教代會要以工會小組為組織形式,整合工會成員權益,在黨委領導、工會運作、教代會審議、教職工參與的流程中落實教職工權益保障。要充分分析不同教職工職業發展的階段屬性,從分層分類角度關心教職工的權益反映,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下群團組織的統合和凝聚功能。
(3)重視運用網絡校長信箱等網絡平臺的權益溝通和線下座談等維權模式。高校要積極嘗試民主懇談會、開門座談會、聽證會、意見反饋評價會、第三方考核等多種形式監督權益保障問題。鼓勵信訪辦公室、人事辦公室、后勤辦公室等與教職工聯系密切的部門多方聯席議事,鼓勵教職工參與政策制定窗口期的建議和批評,積極吸納反映教職工切身權益的建議。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高校教代會工會工作立項研究課題“新時期高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研究——基于中國計量學院網絡校長信箱問題的分析”(浙教工〔2015〕27號)及中國計量學院2015年度工會工作研究課題立項(課題編號:Ghkt2015008)的研究成果
(下轉第56頁)(上接第14頁)
參考文獻
[1] 方文,章浙根.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發揮的困境及機制創新——基于聘任制下的教職工權益保障考量[J].重慶行政,2009.10.
[2] 龔春明,李鵬.社會管理創新視域下高校教職工利益維護長效機制研究[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3.1.
[3] 潘興強.從教職工維權的困境看高校工會權威的確實與重建[C].云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與理論探索,2010.10.
[4] 唐紅妹.論高校工會維權機制建設[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10.
[5] 陶偉華,李伶,陳賀婉,張徐興.高校信訪工作機制的構建與實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