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萍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成效顯著,已逐步開始與國際接軌,這對于國內企業的發展進步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國內企業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在這樣的趨勢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已經迫在眉睫,也是企業的一種新探索。但這絕非一件簡單的事,系統非常復雜龐大,不僅需要長期的嘗試探索,也需要各類其他制度和準則的相互配合,比如會計監督、紀檢監察等。尤其是紀檢監察制度的完善,能夠有效促進其發揮作用,加快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步伐。本文主要從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問題入手,著重分析了現代企業制度下紀檢監察的職能作用。
【關鍵詞】企業制度 監督 改革
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企業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改革理念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但目前看來,社會各界對這一概念的理解還存在嚴重的模糊和混亂,要么是理解不透,要么是理解過于片面。因此,本文首先詳細講解現代企業制度,厘清這個概念;進而分析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情況下,紀檢監察的職能作用要如何發揮?
一、現代企業制度的含義
由于現代企業制度關系到企業改革甚至整個社會主義經濟構建,因此對該概念進行更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從宏觀角度來說,現代企業制度不僅是最適合當下商品經濟發展的制度,也是最能適應企業制度提出的規模化和社會化生產要求的制度。從現代企業制度本身而言,它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一般性。現代企業都是依據責任、職能等的專門化和復雜化而進行產權分化的,因此,現代企業制度的最基本特質即是產權的分化。
所謂現代企業制度,是在產權分化這種結構特征的基礎上所設立的一整套完備的企業制度,其中責任、職能、利益、權力等以權力制衡、利益制約、職能協調的方式相互配合,是當前相對成熟的一種企業制度。從理論上來說,公有制企業市場的實現形式在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是具有多樣性的,但是只要能夠在功能上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同時又能滿足社會化和規模化生產要求,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具有產權分化特征,這些條件都滿足的話,就可以稱之為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由其兩種不同的社會屬性決定的,其中一種是商品經濟,也就是社會化大生產決定的一般社會特征;另一種則是由特定的產權基礎與生產關系決定的特殊社會屬性。一般來說,所有的現代企業制度都是由這兩種不同的社會屬性結合而成的。這樣,就不難理解現代企業制度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特殊性與一般性兩個不同含義的概念了。
二、紀檢監察制度在現代企業制度下遇到的問題
(一)利益至上
現代社會,面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競爭加劇的現實,人的思維模式發生了變化,甚至道德意識也有所偏差。“金錢至上”成為大多數人的主導觀念,因此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和投機倒把等現象越來越多,甚至有一些忽視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利用權力大膽妄為的行為。在這種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現狀下,紀檢監察工作困難加劇。
(二)思想狹隘
另一個問題是企業管理人員思想觀念狹隘偏執,以為廉潔公正和企業盈利互相對立,必須取一舍一,否則企業的生存將難以為繼。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一旦企業都有這樣的觀念,沒有人奉公守法,將市場攪亂,導致競爭的不規范甚至不擇手段,最終受到這種不正之風損害的依然是企業。因此,維護市場規則,就要做到不違規違紀,不請客拉關系,不受短期利益的驅使,將眼光放長遠,身體力行配合紀檢監察工作。
(三)態度對立
企業管理人員除了觀念狹隘之外,還存在態度上不配合的情況。很多企業管理人員認為,紀檢監察工作就是給企業發展添堵的,一旦紀檢人員介入,企業運營中就會被束手束腳,無法放開手腳抓生產、抓效益,進而導致企業經營發展受阻。這樣的對立態度是不正確的,希望紀檢部門不要過于認真盡責的想法,只會姑息市場上的不良競爭,最終導致企業受損,是不理智的行為。
(四)觀念消極
最后一個問題主要在于紀檢監察人員,這些人工作難度大、任務重,又不能被企業理解,很容易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在工作中得過且過,畏首畏尾,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則。誠然,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困難比較多,加上紀檢監察部門人員數量與綜合素質都在不斷的提高,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很多紀檢監察人員面對責、權、利問題時,表現出消極的思想,對自己的前途毫無把握,必然不能全心工作,提高效率。這一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做好解決工作。
三、紀檢監察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點
隨著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十八屆中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的召開,中央提出關于轉變職能、轉變工作方法、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對紀檢監察機關指明了工作的重點,保證了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工作的推進。
(一)健全選賢任能機制
健全選賢任能機制的作用非常大,能夠選拔出更多優秀廉潔、作風好、工作佳的人才。因此,人事改革不能再推遲,必須馬上實施,建立完備的公開公正的推薦和選拔機制,把握好公平民主、合理競爭的原則,用好的機制選出好的人才,促進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加強權力運行監督
權力一旦濫用,將會造成許多嚴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強對權力機制的監管,根據各部門權力互相制約的原則明確分工,合理規劃職責權限,使單位和單位、部門和部門都能形成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體系。一旦有濫用權力的行為出現,一定要及時處理,以起警戒作用。
(三)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錢是企業運行中最容易出紕漏的一個環節,因此要加倍注重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對各類資產進行管理,防止在任何投資項目中出現資產流失、被侵吞貪污的現象。這樣才能確保資產保值和增值,使金錢漏洞越來越少地出現。
(四)強化企業物料管理
除了錢容易出問題,設備、材料等也可能出現貪污現象,企業在材料費用的管理中需要多加留意,嚴格執行材料、設備采購的公開招標投標制度,同時強化對施工環節的監控和管理,杜絕浪費和貪污現象,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四、有效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途徑
(一)抓好監督環節
抓好監督是企業反腐倡廉的關鍵,因此企業紀檢監察人員需要嚴格把控,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監督制約緊密聯系起來,二者相結合,使監督環節能夠進入到企業的業務和決策上,通過有效的執法檢查和廉政監察手段保證在企業政令暢通的情況下防止腐敗現象,提高經營效益。
(二)做好保護服務
對于企業中出現的革新人士,一定要積極支持鼓勵,促進企業的創新和改革,保護其工作順利開展和進行。但對于誣告陷害的行為,也要加強管理和查處,為企業的健康順利發展排除障礙和干擾。同時,要加強對企業管理者的廉潔教育,使他們不出現經濟錯誤,這也是對企業的有效保護。
(三)提供政策服務
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一定要將反腐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最好能夠將防治腐敗的要求和條款納入具體的政策中,保證工作的順利展開。同時,除了反腐,企業在經營中遇到問題也需要及時提出明確的保障措施和紀律要求,針對難點做好體制建設,使問題和措施同步發現,同步治理,生產經營效率更高。
(四)注重人才培養
對企業來說,人才是關鍵,而培養人才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一個人才是否能長久地保持潔身自好,顯得尤為重要。好的聲譽和形象要建立非常難,要毀掉卻只需一念之差。所以,人才的培養要注重其自律性,減少甚至杜絕任何犯錯誤的可能,保證企業經營管理隊伍的廉潔。
五、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企業只有使紀檢工作融入到正常的生產經營中,才能以管理為依據,和管理相配合,更好地發揮企業紀檢監察制度的作用,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
參考文獻
[1]于學強,周浩集.制度視角下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4).
[2]過勇.中國紀檢監察派駐制度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2).
[3]潘加軍,鞠連和.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統一管理模式分析[J].中州學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