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桃
【摘要】強化對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行為的監督管理,可以更早的發現問題、提示風險并督促進行改造,有效預防各類案件的發生。文中分析了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活動的特點,并就潛在的風險與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幾點加強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監督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基層央行 八小時之外 監督管理
近年來,基層央行干部職工發生“八小時之外”違法違紀問題明顯增加,如何加強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的監督管理是基層央行亟需解決的課題。本文從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活動的特點、潛在風險和原因分析出發,對加強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風險防控進行有益的探討。
一、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活動的特點
(一)活動范圍廣,形式內容多
相對于“八小時之內”有固定的工作場所、時間及工作要求,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活動涉及到經濟、文化、體育、家庭、婚戀等諸多方面,活動場所廣,形式內容多,更具復雜性。
(二)個體差異大,交往對象雜
由于基層央行干部職工自身綜合素質、個人性格、生活情趣、家庭狀況、經濟條件等因素差異,其“八小時之外”的社交范圍不同,交往對象也各異,有思想上進、心理健康、作風正派的良師益友,也不乏思想落后、修養不良、道德淪喪的其他人員。
(三)自由幅度寬,行為更隱蔽
基層央行干部職工在“八小時之外”的社會活動完全由自己決定,大都以個體形式進行各種社交活動,有些活動內容屬于個人隱私,不受他人的干涉和影響,如家庭聚會、走親訪友、情趣追求、戶外活動等,其具體的活動范圍、活動方式、活動時間、交往對象等,除本人自愿透露外,所在單位、部門一般難以及時準確掌握
二、潛在風險及原因分析
(一)交友不慎,誤入歧途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能有個別同志因交友不慎,受作風不良朋友蠱惑,事業心、進取心衰退,作風紀律意識淡薄,工作中敷衍應付,甚至授人以柄,被別有用心的“朋友”利用,違反工作紀律提供便利等。究其原因,在客觀方面,單位針對性教育引導工作薄弱,監督管理力度不夠,泛泛要求的多,而抓真碰硬的少。主觀方面,個別同志宗旨意識、職業道德意識淡化,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在自我目標難以實現時,力求從其它方面追求個人不正當利益。
(二)弁取利益,違規違紀
有少數同志產生攀比的心理,總感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但收入少、福利差。于是就可能出現收受利害關系人禮品、禮金,違規為其辦事;暗地里參與變相經商或有償中介服務;甚至置黨紀、政規于不顧,喪失原則,為撈好處而違法犯罪。究其原因,是少數干部職工經不起市場經濟的考驗,受利益驅動,抱著僥幸心理搞“實惠”,違規參與不該參與的活動。
(三)尋求享樂,道德滑坡
有少數人因感情危機、家庭不和、子女教育等問題,致使夫妻感情緊張、家庭破裂。為尋求個人享樂,個別同志就可能出現婚姻觀扭曲,見異思遷,暗搞婚外戀,嚴重敗壞員工形象。究其原因,是極少數人思想道德淪喪,人生觀、價值觀扭曲。
(四)追逐刺激,觸犯法律
個別人意志薄弱,容易受社會庸懶散拖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對工作多有抱怨,在工作中懶散懈怠;對生活總感覺枯燥乏味,在工作以外我行我素,或參與賭博等社會不良活動,發生違法違紀行為。究其原因,客觀上“八小時之外”的監督管理、懲戒力度不到位;主觀上宗旨意識淡泊,對自己的要求放松,把精力轉到了非工作事宜上。
三、加強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監督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教育引導,構建免疫體系
“八小時之外”的案件風險防控,關鍵在“八小時之內”的思想教育。首先要利用政治學習、集中教育等時機,加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紀國法、紀律規矩等的宣傳和解讀力度;其次是要加強案件警示教育,做到警鐘長鳴,不斷強化干部職工的自律意識,在“八小時之外”管住自己,做到慎獨慎微,不該做的不做,不該去的不去,不該吃的不吃,不該拿的不拿;最后是要定期召開隊伍思想分析會,通過開展談心活動、召開黨員民主生活會等形式掌握干部職工業余愛好、思想動態以及“八小時之外”的生活、社交情況,采用自己談、大家幫、組織提等方式,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另外,在教育中既要注重內容形式,又要注重針對性和實際效果,做到有的放矢,常抓不懈,力求通過實實在在的分層分類教育,積極構建“八小時之外”監督管理的自我免疫體系。
(二)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監督機制
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根據工作紀律、職業道德的需要,結合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活動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切合實際的行為規范,有效規范約束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的行為;二是加強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堅決執行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個人有關金融事項報告制度,建立黨員干部“八小時之外”監督檔案,聘請外部廉政監督員,設立舉報電話、舉報箱、開通干部監督熱線、組織專人暗中察訪等;三是利用親情關系監督,簽訂《家庭廉潔互助協議書》,做好“廉內助”活動,樹立良好家風,把好廉政家庭關。四是加強與當地紀委、檢察、法院、公安等部門的聯系,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置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不法活動的苗頭,實現關口前移,避免違規違法行為發生。
(三)強化文化引領,培養高雅情趣
基層央行可在現有的條件下,多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如“八小時之外”組織大家參加田間采風、靜心閱讀、氣排球比賽以及其他文體活動等,既能吸引員工的注意力,防止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又能提升員工的修養,培養健康情趣,在工作和生活當中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營造“健康生活 快樂工作”的良好氛圍。
(四)強化跟蹤監督,嚴格檢查懲處
“八小時之外”監督管理工作要真正取得實效,加強跟蹤監督和懲處力度也是重要保障。要通過日常觀察、談話、走訪等各種渠道及時了解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和行為狀況,特別是在重大節日期間要進行專門跟蹤督查,落實提醒、告誡制度。要提高干部職工團結友愛意識,如果發現領導同事有潛在風險隱患和苗頭性問題,要及時向紀檢監察部門報告。紀檢監察部門發現干部職工有違紀違規苗頭的,應及時通過談心、誡勉談話等形式進行提醒,把違紀違規的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干部職工“八小時之外”確有發生違紀違規和其他影響央行聲譽行為的,應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
參考文獻
[1]莊詠梅.對基層人行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和離退休干部管理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5,(17):229+233.
[2]張晟.對基層央行執行“八小時以外行為監督管理辦法”的思考[J].法制與經濟,2015,(Z1):155-156.
[3]王可立.對基層央行要害崗位風險控制問題的探討[J].金融經濟,2015,(1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