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孩子在不用紙尿褲或1歲后,便要開始穿小內褲了。天氣漸熱,如果孩子不穿小內褲而又喜歡席地而坐,細菌、霉菌及滴蟲等就有機可乘,會造成感染。
穿小內褲的好處
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1歲半前的孩子尚未建立起性別角色意識,光著屁股也不會出現害羞等性心理反應。孩子1歲半后性別意識開始萌芽,小手會不停地摸來摸去,還會玩弄生殖器,產生探索自己身體的興趣。如果還一直光屁股,無疑會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影響孩子性別意識的建立和發展。因此,給孩子穿上小內褲,并講清楚男孩與女孩有啥區別,有利于及早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及早接受如廁訓練
孩子學會如廁,是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如果讓孩子一直光著屁股,就沒有如廁的意識,出現隨時隨地大小便的現象。孩子穿上小內褲后,會使孩子打心眼里認為自己長大了,不能隨地尿尿了,應該像大人一樣自己上廁所,如果大小便在身上就會感到不舒服。小孩子為了不弄臟自己的內褲,就會自覺地接受如廁訓練,學會和養成上廁所的習慣。
預防會陰部外傷和感染
孩子特別喜歡在地上爬或者坐在地上玩,如果光著屁股的話,生殖器和肛門處容易被硬物磕傷、銳器扎傷,或被火、開水燙傷。臟東西也很容易入尿道口、陰道口、肛門,極易引起尿路感染、外陰感染、蟯蟲病等疾病。因此,給孩子穿小內褲,可有效地保護孩子私密處幼嫩的肌膚免遭傷害。
維護孩子的身體健康
3歲以下的孩子,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各臟器的生理功能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尤其是腹部對于溫度變化的敏感度很高,稍不注意肚子受涼了,就會引起腹痛、腹瀉或感冒。而穿上小內褲,可起到防止孩子腹部受涼的作用。
不穿紙尿褲后就可以穿小內褲了
當孩子告別穿紙尿褲之時,就應該穿小內褲了。有些家長認為,男孩不宜太早穿小內褲,生怕影響睪丸發育。其實,只要是純棉的寬松舒適的小內褲,穿起來后對孩子的外生殖器沒有影響,還會起到保護作用。
女孩兒更應穿小內褲
女孩兒尿道口比較短,又與肛門為鄰,若是光著屁股坐在地上玩耍,易被臟物污染,細菌容易進入尿道,引發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尿道上行感染,引起腎盂腎炎。所以,媽媽要給1歲左右的女孩兒穿上閉襠的小內褲,這樣才能遠離尿路感染。
適合孩子穿的小內褲
宜穿純棉布內褲。純棉布做的小內褲,柔軟寬松、透氣性好、吸汗,穿起來更加舒服。過夏天,也不用害怕悶不透氣,捂出痱子了。
內褲大小要適中。孩子穿的小內褲要根據個子高低、胖瘦來定,穿起來大小合適,松緊適度,舒服,活動起來方便。男孩宜穿前面有開口的內褲,既方便孩子尿尿,又能訓練他解小便時的動手能力。
選擇內褲看顏色。深色內褲染料多少有些毒性;太白的內褲可能因為過度漂白,潛藏的化學物質和皮膚接觸后可能會被吸收,有增加過敏的風險;而淺色的小內褲要相對安全得多。給女孩子穿淺色小內褲,媽媽比較容易通過觀察內褲上的分泌物,及時發現孩子的健康問題。
三角褲和四角褲各有千秋
孩子內褲根據款式可以分為三角褲和四角褲,那么究竟哪一種更適合孩子呢?可以說各有千秋。
三角褲貼身,但過于束縛。三角褲,是一種短小、呈Y形的內褲,呈“倒三角形”。
三角褲的優點:穿上后比較貼身不容易走光,有利于保護私處,隔絕臟東西;更像內褲,穿上外褲后不會讓孩子覺得穿了兩條褲子,增強孩子愛穿內褲的意識;女孩兒穿上短裙的時候,穿三角褲顯得更美觀。
三角褲的缺點:一是穿上后勒得有點緊,尤其是男孩,會覺得有點不太舒服;二是因三角褲的邊緣直接接觸大腿根部,夏天出汗較多時,大腿旁很容易長痱子;三是汗水和褲邊的摩擦,容易滋生霉菌,皮膚易長癬。
四角褲寬松,但易走光。四角褲,又稱平口褲,多以棉料等材質制成。
四角褲的優點:最大的特質為寬松透氣,沒有束縛感,穿上后活動時比較自由自在,因而受到很多男孩和女孩的喜歡。
四角褲的缺點:由于四角褲比較寬松,孩子穿上后玩耍時容易走光,若再穿上外褲,四角褲更容易隨著外褲一起扯下來,露出小屁股,在保護隱私方面略遜一籌。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四角褲的褲腿時,一定要根據孩子身材選擇適宜的尺寸。內褲大腿圍的大小,穿起來以貼身、松緊舒適為度,才能起到內褲的作用。
醫生建議:三角褲、四角褲,各有長短,關鍵在于要寬松透氣,可以讓孩子三角褲和四角褲輪換著穿,并注意勤洗勤換,保持干燥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