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寶寶從出生開始,最佳的食物無疑就是母乳。然而從六個月開始,寶寶便需要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添加輔食后寶寶過敏了,我們該怎么應對呢?
輔食添加時遇到的過敏表現及應對方法
皮膚過敏
媽媽給寶寶嘗試了一種新的輔食,寶寶吃了以后出現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瘙癢、面部潮紅這樣的皮膚癥狀,可能是食物過敏引起的?;蛘呋加袊乐靥貞云ぱ祝裾睿┑膶殞殻煽紤]是食物過敏引發的。
應對措施
果斷去除過敏原,3~6個月后再次嘗試,如麥麩過敏應立即停止食用小麥及所有含小麥的食物;
去醫院由醫生指導和治療,緩解過敏相關癥狀。
腹瀉
這種情況是較為常見的,寶寶添加新的輔食后如果出現腹瀉,排除喂養不當及疾病等因素,可以考慮是食物過敏引起。
應對措施
同過敏性濕疹的處理方法一樣,要及時停止這種食物的添加,回避過敏原3~6個月,不可以短時期內反復嘗試,否則不利于寶寶腸黏膜的恢復,還易造成寶寶今后對此種食物永久性過敏。
腹瀉后,要注意給寶寶補水,如果腹瀉嚴重,如每天稀便超過4~5次以上,就需要給寶寶服用口服補液鹽,避免出現脫水現象。
寶寶腸道黏膜正在恢復過程中,所以輔食的質地可以是半流質食物,同時選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添加肉類最好是泥狀或肉末狀,易于寶寶消化吸收。
可以添加一些富含維生素A和鋅的食物,有助于腸黏膜恢復。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胡蘿卜泥、豬肝、雞肝等,富含鋅的食物有牛肉、口蘑、小麥胚粉等。
便秘
同腹瀉相反,有些寶寶在添加新的輔食后出現排便次數和大便性狀發生改變,如由原來每日一次變為現在3~5天一次,或者大便質地過硬,難以排出等,這是寶寶出現了便秘。便秘常見原因是膳食纖維或飲水量攝入過少,過敏比較少見,但排除以上因素后,可考慮是食物過敏引起的。
應對措施
需截斷該食物3~6個月;
如果孩子對排便有抵觸感,可以在便前用甘油涂抹在肛周,起到潤滑作用。
過敏重在預防
對寶寶輔食添加后的過敏現象,首要的原則是預防勝于治療。只有及時發現原因,及時切斷過敏原,并堅持至少3~6個月完全不接觸過敏原,才是治療過敏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又稱為“回避過敏原”。總之如果出現過敏,家長要有耐性,一種一種地進行食物排查。
尤其前期對牛奶、母乳過敏的寶寶,媽媽在添加輔食時更要注意,大多數寶寶食物過敏是由這些天然食物中的過敏原引起的:牛奶(包括酸奶和奶酪)、雞蛋、花生、核桃、大豆及其制品、桃、芒果、小麥、芝麻和海鮮。此外,一些食品添加劑如某些食用色素也會導致過敏。
寶寶添加輔食的技巧
1.由單一到多樣。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讓寶寶對每種食物都有明顯的味覺體驗,有利于寶寶口味的形成,避免今后挑食;二是確定寶寶對添加的食物是否過敏,多樣食物就不容易發現是哪種食物導致寶寶過敏了。
2.由少到多。這是指量,應該從很少的量開始,如果寶寶沒有什么不適,再逐漸增加,直至添加到適合寶寶的量。注意,不要規定寶寶每次一定要吃完多少,或者與別人家孩子的食量相比較。
3.由稀到稠。這是根據寶寶的吞咽能力添加,寶寶一直習慣吃液態的食物,突然喂過于濃稠的食物,寶寶無法適應,容易造成拒食、噎食等問題。
4.由細到粗、由軟到硬。不夠精細很容易噎到寶寶,但到了鍛煉寶寶咀嚼能力階段,媽媽還給寶寶吃得過于細膩,就不能很好地鍛煉寶寶的牙齒和咬肌,會影響寶寶牙齒排列和頜骨發育,甚至影響寶寶的鼻腔、顱骨發育。
5.注意觀察寶寶的消化能力。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如有嘔吐、腹瀉等消化不良反應時,可暫緩添加,待癥狀消失后再從小量開始添加,但是不能粗暴地判斷寶寶不適應該種食物而不再添加。
6.不要強迫進食。當寶寶不愿意吃某種食物時不要強迫進食,可改變給予食物的方式,常常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寶寶饑餓或者心情好時給予新的食物。
7.單獨制作。寶寶的輔食要單獨制作,保證口味清淡,一歲前不加鹽,少量加糖。添加的食物要新鮮,制作過程要衛生,防止寶寶吃了不干凈的食物而導致疾病。
8.身體健康時添加。寶寶生病,消化能力減弱,添加新的輔食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等到寶寶狀態好的時候再添加。另外注意寶寶心情和周圍環境,應在寶寶安靜愉快的時候添加新食物,如果周圍氣氛緊張會使寶寶拒絕新食物和進食體驗。嬰兒餐具要固定專用,除認真洗刷外,還要每日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