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萍
近期,網絡上一條《小孩哭著不想學鋼琴》的視頻點擊率燃爆,視頻大致是一個萌娃哭著練琴,一邊哭一邊發出人類學琴史上最魔性的聲音:嗦嘩咪吶哆嗦,法咪……無論一邊的媽媽如何糾正,小萌娃帶著哭腔的音調依舊讓人忍不住想笑。當然,笑過后回頭再看這一幕,當孩子如此排斥鋼琴,家長這樣逼孩子,真的好嗎?
很多時候,孩子討厭鋼琴,并不是因為討厭鋼琴或音樂本身,更可能是討厭鋼琴旁那個“茶壺狀”的媽媽。
選對興趣有多重要?
總喜歡問另類問題的愛迪生,曾被學校老師指責為“低能兒”而勒令退學,幸好他有一個搞教育工作的媽媽,她并不認同兒子是“低能兒”這一點,還鼓勵并支持兒子做他喜歡的實驗,最后人家不就發明出了電燈嗎?另一個因為找對興趣而逆襲的案例是達爾文,曾經是醫學院一個典型的學渣,之后又迫于父親壓力“轉專業”去了神學院,一直在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間掙扎,而被指責“不務正業”。直至正式接觸學習植物學和地質學,他才找到人生的意義,逐漸走上人生巔峰。
強按牛頭不喝水,歷史上太多這樣因選錯了興趣而被耽誤的例子了,是什么讓他們找到了探索和創造的樂趣,脫掉“不務正業”的帽子的呢?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擔憂,不知道什么樣的興趣班真正適合孩子。其實,孩子有時候也不懂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所以也時常會出現學一陣子就不愿意堅持的例子。那對于孩子的選擇和堅持,家長究竟該如何正確地去引導孩子的發展呢?
愛沉思的寶寶
具有觀察力的寶寶會比其他孩子具有更強的耐心和觀察力,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能吃出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的味道差異,略枯燥的走迷宮或是拼圖游戲能夠安靜地玩上幾個小時,對于一串數字能夠找出其間的規律……
建議:這樣的孩子普遍具有較好的專注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個性也嚴謹較真,可以試著培養一下孩子對圍棋、邏輯思維或科學實驗的興趣。
愛說話的寶寶
有些寶寶對文字天生比較敏感,識字也較早,通過動畫片的字幕就能認識大多數的漢字。如果你的寶寶除了對文字表現出良好的記憶力,在口頭表達上也勇于開口,時不時地還能蹦出一些讓你驚喜的形容詞或成語,那這樣寶寶一般都有較強的語言天賦。
建議:有較好表達能力和語言天賦的孩子,適合學習辯論、主持,或提前起步外語的學習。通過訓練孩子的溝通能力,強化對語句的組織方法,說不定以后就是能言善辯的小主持人。
愛模仿的寶寶
孩子天生性格不同,在人前的表現也是迥異的,有些孩子靦腆含羞不善表達,而有些孩子卻顯得比較“人來瘋”,越是人多越興奮,并有一定的表現欲和模仿欲。流行的歌曲、舞蹈、小品段子,甚至名人的神態,都喜于惟妙惟肖地模仿,看到大人被他逗樂,就會特別有成就感。
建議:這類孩子要多給其鍛煉和表演的機會,不斷提高其自信心,適合去上一些表演班、聲樂班、主持班和舞蹈班等。
愛動手的寶寶
這類女孩子會比較愛串珠、做手工,男孩子則喜歡拆裝汽車,把積木搭出各種復雜結構,那這些孩子都屬于動手能力比較強的類型。他們的手眼協調的發展可能較早,并且得到很好的發展,那父母就該把握住孩子天生的特點。
建議:手眼協調發展較好的孩子,可以根據生活中具體的顯現,選擇創意手工、黏土、模型、烘焙班等作為興趣。
愛打扮的寶寶
有的孩子天生愛打扮,對顏色、款式、配飾等也比較敏感。這類孩子中,女孩居多,會很在意平時的穿著,也會觀察身邊同伴的穿著,對漂亮衣服和配飾有自主的選擇。視覺感較好的繪本、布娃娃、動畫片等也都能激起她的興趣。
建議:愛美的孩子可以試著學習繪畫,培養一下審美、配色方面的基礎,如果有興趣或條件,也可以嘗試一下表演班、模特隊的鍛煉。
愛手舞足蹈的寶寶
如果孩子大運動發展較早,不到3個月就會翻身,半歲左右就會爬行,手眼協調也較好,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會學雙腳跳和拍皮球,在平時表現出明顯的好動特質,而且注意力方面則較其他孩子弱一些,你就要著手培養孩子的運動細胞了。
建議:對于運動能力較強的孩子,足球、籃球、游泳、跆拳道等很多運動相關的興趣都可以培養,具體以什么為興趣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需要注意的是,好動的孩子在傳統應試教育中可能會比較難集中注意力,但多參與體育運動,對于他們靜下來學習也會更有幫助。
愛觀察探索的寶寶
如果孩子沒有特別明顯的個性特征,但是他們在做研究、快速學習方面有一定的能力,顯現出“城會玩”的特性,善于去發現好玩有趣的目標或細節,對于直接感興趣的東西愿意深入了解,興趣涉獵很廣。一起出去玩時,他們可能會表現出很突出的“游商”,如果是年齡稍大一些,行程攻略甚至可以一手包辦。
建議:這類孩子多帶他們出去旅游,去進行戶外探索吧!親近自然、開闊視野,可能是他們最喜歡的。在興趣班方面,若有自然科學類的讀書小組,或科學實驗類的興趣小組,可以嘗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