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吉娜

一個英國男人選擇結婚生子是一種完全的蛻變,自己原有的生活會徹頭徹尾地改變為家庭式的生活。
早年在英國留學發現這樣一種情況,一般來說來英留學的男士畢業后比女士更愿意回到中國發展。就婚姻狀況來講,嫁給英國男人的女人在數量上要遠遠超過娶個英國媳婦的男人。很多中國男人來到英國感覺生活很悶,夜生活除了酒吧沒有什么好去處,甚至根本沒有什么夜生活,下班后直接回家。下面就看看一個熱愛運動、喜歡社交的英國男人婚后,尤其是計劃要孩子后的生活是怎樣的。
一同參加產前學習班
記住,英國男人是與妻子共同參加產前學習班,而不是送妻子去參加。了解懷孕到生產的整個生理與心理過程,不光是女人的事情,英國爸爸也要做到心中有數。英國人非常注重孩子的社會化成長,由于產前學習班都是在居住區附近,而且妻子差不多時間懷孕,將來孩子的年齡相仿,所以產前學習班也是家庭社交開始的場所,夫妻雙方也愿意共同參與。
參與甚至協助生產
一般情況,妻子生產,丈夫都是穿好醫務服飾與醫生一同進產房的,如果媽媽順產的話,爸爸都會有剪臍帶的機會。自七八十年代,英國爸爸就允許進產房陪伴妻子生產,至今哪個女人生產沒有丈夫陪伴反到是不正常的事情。這方面的爭論也很多,但是當今英國社會則更加推崇男人參與作為父親的全過程,同時為妻子提供心理上的幫助。這一點在我生產雙胞胎奧利和查理的過程中完全體現,因為我的生產過程比較復雜,丈夫不但陪伴,還被分配了一些醫療助理工作,在我最后出現大出血時,丈夫則作為重要的心理輔助人員,與醫生并肩作戰。
下班后就是奶爸
英國人一般家庭都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孩子,祖父母不會把育兒作為己任,也沒有月嫂這個工種,充其量家里雇個清潔工之類。英國男人工作后想出去瀟灑下看來是沒這個條件,不過也沒聽英國男人埋怨,他們本來也認為當奶爸是份內的事情,不管是普通職員,還是企業高管都一樣。協助喂奶、拍嗝、換尿布等樣樣在行。
保證睡前故事時間
英國媽媽一般在有兩個或更多孩子的情況下都會選擇作全職媽媽或半職工作,爸爸全職工作就會錯過很多孩子的成長細節,尤其在學齡前0~5歲,幾天孩子就會變個樣。所以下班后保證孩子的睡前故事時間是英國爸爸一天中唯一與孩子交流的機會,除非迫不得已,爸爸們是非常珍惜睡前的閱讀時光的。
節假日豐富的家庭生活
如果由于事業的原因,英國男人平時沒有能力花更多的時間在家人身上,但是周末都會以各種形式彌補。英國人的周末家庭生活其實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派對文化,就小朋友社會關系被邀請的生日派對每月就至少一至兩次,加之各種名義下的家庭派對,數不勝數。難道男人成家后自己從前的好哥們也不理會了?當然不,從前一起運動或者酒吧生活也變成了家庭派對。有了家,干什么都拖家帶口。當然英國人的家庭戶外運動也是相當普遍的,一般的森林行走探險、騎自行車,各種公園、兒童農場、游樂場、動物園應有盡有,每周去一個地方,一年都可以不重樣。
不為事業犧牲家庭時光
很少英國男人會因為事業犧牲掉部分的周末時光。英國一年大概8天國定假日,25天左右帶薪自由假日,全球公司的CEO也一定會雷打不動地休假,與家人度過美好時光,所以英國人每年的家庭度假都是很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最初在英國公司工作的那些年里,最讓我震驚的就是你可以理直氣壯地為自己的家庭爭取權益,例如很多父親為了不錯過孩子的生日或者一場學校的演出,要求更改會議或者出差日程,而這些都可以協調。
父親俱樂部
我們小鎮的兒童中心每周有一次父親俱樂部活動,這讓我當然期待,因為有半天的時間可以屬于自己,這也是父親俱樂部的本意,讓辛苦的媽媽得到休息。沒想到現在也成了他們爺三所期待的,跟著爸爸出去讓奧利和查理覺得特殊而新奇。對于爸爸來說,雖然有了小孩沒機會去酒吧,但爸爸俱樂部卻是爺們相聚的場所,沒有酒卻可以暢所欲言地聊天。
家庭式的生活也許也是人類最本真的追求,雖然帶娃苦,但是卻充滿了無限的愛。其實英國人的“家庭觀”早就把整個家園打造成便于家庭生活的樂園,將家庭生活渲染成最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