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
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你打算帶著孩子怎么過呢?不妨和孩子一起看一部動畫電影,開心一笑,度過愉快的一天。
說到動畫電影,今年最紅火的電影必屬《瘋狂動物城》,記得我?guī)е⒆訌碾娪霸夯貋恚⒆游卮笮χ鴮W那頭名為“閃電”的樹懶的慢節(jié)奏,我在一旁撇撇嘴,心中嘀咕:“你難道不清楚,在我心里,你就是那個慢吞吞的樹懶么?而我,就是那個急得發(fā)瘋的兔子警官!”
怎么,不信?
你了解這種的“煎熬”嗎?那么你見過把穿鞋穿得像行為藝術(shù)一樣的娃嗎?他輕輕地坐在小凳子上,抬起腳,將襪子整理平順,腳尖一點點的突起是不能存在的,然后撕開粘粘扣,將鞋舌打開后小腳丫伸進去,然后將鞋舌撫平,不能留下任何褶皺,然后再慢慢扣上粘粘扣。這個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襪子有松垮,鞋舌不平,粘粘扣歪斜,若有以上情況,重新再來……
你見過刷牙看泡泡要發(fā)呆的孩子嗎?小心地將牙膏寄到牙刷上,慢慢地開始刷牙,上下里外,喝水吐泡泡,然后、然后就不動了!眼睛盯著水池中開始發(fā)呆,或者趕緊叫媽媽快來看那些泡泡慢慢消失。泡泡消失后,繼續(xù)重來……
你知道從家里出發(fā)到隔壁超市需要花多長時間么?從出門那刻起,時間就不受控制了,與路邊的小狗嬉戲,面對一株含羞草樂此不疲玩“躲貓貓”游戲,或者蹲在地上看個半天螞蟻。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去超市的計劃完敗……
……
這樣的“慢”場景數(shù)不勝數(shù),就發(fā)生在每天火急火燎的早晨,或是急著趕路的當口,你再怎樣急,娃都在那不緊不慢地進行。對此,你該怎么表達?除了等還是等,不等能怎樣?催!可是你越催越慢,他總喜歡再來一遍兩遍三遍,讓你直至崩潰。因為他慢,我成了催促員,早晨起床催、吃飯催、睡覺催、洗臉刷牙催……家里處處充滿了催促聲,有時候我會暴怒:我催都催煩了,你被我催得不煩嗎?
直到有天,我看到孩子在床上發(fā)呆,剛準備催促孩子起床上幼兒園時,他突然驚喜地對我說:“媽媽,你看!窗簾上的樹葉影子在跳舞,好美啊!”我傻了,什么跳舞?什么影子?等我回過神來時,才發(fā)覺窗簾隨風輕輕飄動,讓印在窗戶上的樹葉影子也開始舞動起來,偶爾還有陽光照射進來,閃著我們的眼睛,一切顯得那么美麗而神奇。在那一刻,我生出一種奇怪的領(lǐng)悟:“我為什么要如此著急呢?是什么催促著我不斷追趕時間,而容不得慢下半分呢?”
確實,隨著年紀漸長,我們很難有辦法讓自己慢下來,已經(jīng)很久沒有好好享受慢慢干每一件事情的樂趣了。而孩子正在天真爛漫的年齡,可以一腔熱血去熱愛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這又是多么可貴!雖然他們不斷受著成年人的催促,卻依舊那么快樂。我暗惱:作為媽媽,是不是特沒生活“情趣”?急躁的我,因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快樂,我開始反觀自己。
好吧,“慢”不是一種錯誤。不就是慢了點嗎?哪里就是罪無可赦了?孩子慢,無非就是幾點原因:能力有限、沒有時間觀念、注意力容易被轉(zhuǎn)移。對于所謂的“慢”,除了催促,不如向狐貍尼克學習,于是我開始尋找各種方法一邊來調(diào)節(jié)我的急躁,一邊學習引導(dǎo)孩子行為上的慢。
首先,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安全的環(huán)境,在孩子慢時告訴他也告訴自己:“慢點不要緊,能做多快就多快”,讓孩子不再處于因為“慢”而被媽媽催促的恐懼狀態(tài),從而逐步降低焦慮指數(shù)。除了慢,孩子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優(yōu)點!這樣一平衡,就不會覺得孩子的缺點是那樣讓人難以忍受了。當我們安靜下來時,才能想到更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其次,針對不同的狀況的慢,想出引導(dǎo)的對策。如果孩子是因為手指的靈活度而導(dǎo)致的穿鞋慢,我等待的同時也會積極地教給他方法,盡量讓孩子多練習;如果是注意力分散而導(dǎo)致的慢,如早晨被陽光吸引的孩子,我會與他一起欣賞美麗時刻,但也要用控制時間,告訴孩子,我們需要在幾分鐘完成起床,然后刷牙。對于每天能按時起床的行為給予適當?shù)莫剟睿热?0個按時起床的鉤,可以換取自己喜歡的玩具。
最后,改變自己的情緒。不再以兔子的速度來衡量樹懶的做事風格,尤其不能在催促訓(xùn)斥過后冷漠對待孩子,要將生氣與愛分開。這會讓孩子感受到,即便我們發(fā)怒了,但我們依然是愛他的。也可以換一種語言來表達,而不是批評與訓(xùn)斥。比如,我們用一種比較緩和的表情來教訓(xùn)孩子:“這可不行啊!你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這樣能讓孩子放松下來,他也許會認真思考自己的行為。我們還可以笑著提醒他:“啊呀呀,我們的‘小磨蹭,能再快些嗎?”孩子此時也就知道他的確是該加快速度了。這種表情的變換勢必會緩解孩子因為做錯事或動作慢而帶來的緊張感,也許他的做事潛能就能被激發(fā)出來。
謝謝你,我親愛的慢孩子,你在不經(jīng)意間點醒我:生活的過程遠遠不結(jié)果更重要,它的美好不在于急匆匆地奔向終點,而在于一路的風景,一路的感受,善待我們遇到的所有,感受品味我們遇到的所有。在不那么趕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來慢悠悠地、張弛有度地享受生活吧!或許咱也像“閃電”樹懶一樣,不經(jīng)意地飆一次車,享受生活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