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領域:親子教育
專家簡介:二十年前就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創辦“陳禾親子教育研究室”從事家長教育的研究和講學,2000年以后,和中國學者合作,在多個城市參與幼兒園管理與教育改革,進行幼兒家長素質調研,并為幼兒園開辦“家長教育講座”。
回答問題
女兒3歲,最近在英文早教機構上課,我發現幾個上了幼兒園的孩子都有個相似點,就是老師問問題時總是遵循最快搶答加最高分貝,剩余正常聲音回答問題的孩子根本就聽不到。我也會鼓勵孩子大聲點,我在反思這樣對嗎?孩子回答問題時需要這樣扯著嗓子喊嗎?
只有不懂得幼兒教育的人才會這么做。但目前許多幼兒園教師都這么做,教學效果差是一回事,而對孩子的情商智商的禍害更是無以估計。老師的溫文爾雅、引導課堂教學的節奏,孩子才能在思考中回答問題,說話才會有條理,并且保持良好習慣。中國孩子不善與人交流,情緒容易急躁,少用腦,都是被訓練出來的。
多動
女兒4歲3個月,手腳沒有消停的時候,總是動來動去的,我看別人家孩子可安靜了,她這屬于“多動癥”嗎?
按你的思路,要是孩子靜靜不好動,你又要懷疑她“自閉癥”了?我沒見到孩子,當然沒法做判斷,但如果孩子只是好玩,那是健康的表現。你應該引導她進行一些有創意的活動,例如親子閱讀、做手工,到自然界去尋寶、打獵,讓她有關注點,她就不會動個不停。
自主意識
女兒18個月,在家的時候我要無時無刻不在她身邊,如果離開她去做別的事 ,她一定會跟著我,要我抱抱,連爸爸也不要。她很少能自己專心的玩一會兒,玩具也只有大人和她一起玩才行。出門也不愿意自己走,總要抱著,推車坐一會兒就要抱抱。我該如何引導她?
1歲半了,要開始建立自主意識。在玩玩具的時候,如果多一些創意,可以自己找到樂趣,她就會堅持自己做;在出外時,如果能夠引導她去探索新知,她就不會要你抱。你還可以帶她多做綠地或山林的尋寶與打獵的活動,讓孩子隨時有關注點,她就會自己到處跑了。
壞習慣
女兒3周歲了,最近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用下排牙齒去包住上唇來笑,有時還用這種方式說話,真怕她養成這樣的習慣,更怕她以后會地包天。平時許多事情我們都會順著她,也買了很多繪本陪她讀。這個壞習慣好好教育過、罵過都沒有改善。我該怎么辦呢?
有些壞習慣的改變不能靠嚴格管教,要采用忽視,同時建立新習慣。例如多念兒歌,講故事、朗讀,孩子參與了,為了說話流利,咬字清楚,她就不能翻過牙齒來說,這樣漸漸就會放棄不良習慣。
帶孩子
女兒現在23個月了,從生下來就和我們住一起。平時我和她爸爸工作都非常忙碌,白天請阿姨照看她。最近工作實在太忙了,就把她送到外地外婆家住,已經一個星期了,我非常想念她,和她視頻,感覺她好像不是特別想回來,外婆也不太希望她離開。為了她更好成長,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接她回來嗎?
以你現在的情況,接她回來未必就會有更好地成長??磥硗馄耪疹櫟牟诲e,對孩子會更有利,但孩子會和你越離越遠。如果是接孩子回來自己帶,孩子需要有大人的互動,你能不能給她?這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改變
我家女寶現在三歲半,送幼兒園寶貝班半年了。最近她一直嚷著不要在學校午睡、不愿去學校。我和她說老師不要她午睡,她還是哭鬧。尤其是這兩天,哭著要我在學校陪她,不讓我上班,要上班就必須帶著她。拒絕她的話她一直摟著我的脖子說愛我。這該怎么辦呢?
不要大喊怎么辦,多些耐心就會有智慧。你每天要上班,陪伴她的方式方法難免會比較單一,缺少變化,而孩子是一天天在長大的,她的世界越來越大,就會有更多的需求,漸漸覺得你的回應很冷淡,感到孤獨了。建議你做些改變,家里的布置、和她的互動、活動的安排……多做一些改變,讓她感覺你很關注她。
聽故事
我兒子2周歲,是屬于只要醒著一刻都不能停的小家伙。每天給他講故事的時候,只有一開始能安靜聽一兩分鐘,后面就要自己去玩玩具,我還是會堅持給他講下去。有什么辦法能讓他安安靜靜地聽完故事嗎?
把兩條平行線合成一條,你們一同走。讓孩子感覺到講故事是和媽媽一同講,玩游戲是和媽媽一同玩。你可以采用適合的繪本,先和他一同讀圖說圖,讓他說,你只是引導;然后看著圖編故事,你可以說一個,但主要還是聽他說。這樣,把被動變成自主,他參與進來,就能找到共同的關注點,能夠持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