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靜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的網球消費情況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網球消費主要是實物型消費、觀賞型消費和參與型消費,其中實物型消費是主體,男女生在選擇購買網球拍與網球中有顯著差異。網球觀賞型消費主要是現場觀看網球比賽門票費用和用來購買網球雜志、期刊的費用,現場觀看網球比賽的學生只占總人數的18.4%。
學生網球參與型消費主要是參加比賽時的報名費,校內組織的網球比賽多為免費參加。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有86.8%的學生喜歡網球運動,網球選修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是為了健身健美和學習技術。
關鍵詞 皖北高校 網球選修 網球消費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2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體育運動之中,網球是一項很好的休閑體育運動項目。高校大學生,作為高校最活躍的群體之一,也將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參與的運動無論是作為個體行為,還是在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中,都是最為人們重視的。我國關于體育消費的研究較晚,體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這樣界定體育消費:“就是人們在體育活動方面的各種消費和支出的總和。王麗萍在《成都市網球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中指出成都市實物型與參與型網球消費處于中低水平,信息型與觀賞型網球消費水平處于低水平。隨著國際網球賽事的火熱開展,我國的網球運動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為了研究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消費情況,本文以皖北高校網球普修學生的消費為切入口,根據新時期大學生對體育需求的新特點,提出開展網球運動的建議,為網球在皖北高校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對皖北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具有積極意義,而且為皖北地區運動競技水平的發展夯實堅實的基礎。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消費現狀,以淮北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學院、宿州學院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文獻和通過網絡上《中國知網》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期刊獲得信息來源為本研究參考、分析和利用。
2.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課題所研究的目的與內容,設計了《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消費現狀問卷調查表》,以淮北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學院、宿州學院四所學校為例,通過電子鏈接方式向每個學校體育學院網球選修學生發送50份問卷,四所學校共回收2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90份
3.數理統計法
對于調查回收問卷中的所有數據采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的卡方檢驗法進行處理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實物型消費情況的分析
1.實物型消費基本情況
網球實物型消費主要包括:網球拍、網球、網球服、網球鞋、網球保護性器具。其中網球拍和網球基本上是每個學生必買的,因為網球拍和網球是進行網球運動的前提條件,也是網球課中不可或缺的運動器材。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有32.6%的學生選擇購買網球服裝和51%的學生購買網球鞋,說明皖北高校體育專業不夠重視,只是穿著簡單的運動服飾,不利于網球運動在皖北高校的推廣,此外使用保護性器具的學生只有12.1%,網球運動是速度與力量相結合的劇烈性運動,佩戴保護性器具能夠減少在運動中受傷。
2.不同性別學生網球實物型消費基本情況
132名男生和58名女生購買網球拍的情況調查中,男生購買100元以下的網球拍占6.1%,女生占19%,購買100-300元的網球拍男生占12.1,而女生達62%,購買300-500元的網球拍男生占56.8%,女生占12%,購買500-1000元的網球拍男生占20.5%,女生占5.2%,而購買1000元以上的網球拍男生為4.5%,女生為1.8%。對比中P<0.05,表明不同性別學生購買的網球拍價格有顯著性差異。對于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來說,大部分為網球初學者,從價格因素考慮的比較多,而男同學的網球技術水平整體要叫女同學好,會選擇一些質量、手感好一點的網球拍。
132名男生和58名女生購買網球的情況調查中,購買3元以下的網球男生占14.4%,女生占50%,購買3-5元的網球男生占47%,女生占27.6%,購買5-10元的網球男生占28%,女生占8.6%,購買10元以上的網球男生占9%,女生占3.4%,而選擇不買網球的男生占1.6%,女生占10.4%。對比中P<0.05,表示不同性別學生購買的網球價格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中不買網球的比例很小,個別學生只在上課集體活動時間練習網球,男生多購買3-10元的網球,這種網球彈性和耐磨性都較好,女生的力量、耐力都不如男生強,大部分女生購買3元以下的網球,便于練習。
(二)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觀賞型消費情況的分析
觀賞型消費基本情況:
被調查的190名學生中,觀看網球比賽及表演的高達185人,其中經常觀看網球比賽及表演的有71.6%,偶爾觀看網球比賽的有25.8%,而從不觀看網球比賽的只有5人,占總人數比例的2.6%。
學生觀看網球比賽的方式主要是:電視、網絡、現場、還有錄像、CD等。其中通過電視實況轉播觀看網球比賽的有28人,因大滿貫賽事均與中國有時差,觀看人數不多。學生觀看網球比賽的首選是網絡,說明多媒體互聯網的普及程度很高,它不僅方便了學生隨時觀看,更重要的有較高的實效性。現場觀看網球比賽的很少,只有18.4%,大學生的日常開銷主要是父母給的生活費,經濟來源少,觀看網球比賽的消費較大。
現場觀看網球比賽的學生多是在免費觀看的情況下才去的,即使需要門票的比賽,門票花費也比較低,只有那些特別愛好網球運動的學生才會去觀看中網、上海大師賽等級別較高的網球賽事,現場體驗網球比賽的震撼感。
被調查的190網球選修學生中有55.2%的學生從不購買網球雜志、期刊等,即使那些喜歡網球運動的學生每月購買的網球雜志、期刊、報紙等也基本上不超過20元,家庭條件較好的或者對網球運動有深入研究的學生才會購買更多的網球雜志、期刊。
(三)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參與型消費情況的分析
1.參加網球比賽情況
被調查的學生中有68.4%的學生參加網球比賽,其中通過學校報名的有15人,這些人多是參加校際間聯賽,是那些網球技術較好的學生,通過自己報名的方式參加網球比賽的有43.7%的學生,學校組織的校內公開賽,都是自愿參加的形式,同學之間加強交流,有利于網球文化的傳播,還有16.8%的學生通過團體報名的方式,網球比賽形式各樣,組織靈活,單打、雙打、混雙等均有學生報名參加,對于另外31.6%的學生從不參加網球比賽,他們可能由于網球技術較差,缺乏自信心
2.參加網球比賽消費情況
學生參加的網球比賽81.5%的是免費的,費用在20元以下的占18.5%,主要用于比賽期間購買運動飲料的費用,20元以上的只占15.2%,這類費用中含有報名費,校內比賽還會頒發一些紀念性的獎牌。
(四)影響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網球消費的因素分析
1.對網球運動的喜愛程度
被調查的190名學生中有86.8%的學生喜歡網球運動,說明網球運動是深得學生喜愛的運動,還有13.2%的學生對網球運動保持無所謂和不喜歡的狀態,這類同學對網球運動沒有足夠的興趣,選修網球主要是為了獲取學分和人際交往。
2.選擇學習網球的動機
學生學習網球的動機主要包括:健身健美、學習技術、休閑娛樂、易拿學分,還有的學生是為了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和提高自身修養。網球運動是集健身、娛樂、競技、休閑于一身的貴族運動,其中有91.1%的學生是為了健身健美、學習技術和休閑娛樂,為了拿學分和其他目的的只占8.9%。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網球消費主要是實物型消費、觀賞型消費和參與型消費,其中實物型消費是主體,男女生在選擇購買網球拍與網球中有顯著差異。
2.網球觀賞型消費主要是現場觀看網球比賽門票費用和用來購買網球雜志、期刊的費用,現場觀看網球比賽的學生只占總人數的18.4%。
3.網球參與型消費主要是參加比賽時的報名費,校內組織的網球比賽多為免費參加。
4.皖北高校體育專業網球選修學生有86.8%的學生喜歡網球運動,網球選修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是為了健身健美和學習技術。
(二)建議
1.充分利用各個學校現有的場地資源,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糾正學生以往的網球運動花費很高的錯誤觀念。
2.各高校應利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及時有效的向在校學生發布網球訊息,同時應加大宣傳力度。
3.各高校應多舉辦一些校內網球比賽,加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切磋技術,營造出良好的網球文化學習氣氛,從而推動網球運動在皖北高校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巖,張尚全,曹締訓.體育經濟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 鐘天朗.體育經濟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26;133-146.
[3] 李榮日.體育產業概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124-134.
[4] 段鵬,肖德,趙漢華.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決定因素的定量分析[J].體育科學.2007,27(5):36-40.
[5] 王麗萍.成都市網球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5,10.
[6] 董剛.淮南市大學生網球消費現狀研究[J].滁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14(2):81-82.
[7] 朱征宇,陳棋,譚冬平.廣州市居民網球活動消費特征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2):73-75.
[8] 陳林心,胡麗紅.高校網球消費現狀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9,8(5):77-79.
[9] 梁凡.東莞市網球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6,11(6):78-79.
[10] 喬延賓.南京市大學生網球消費動機的比較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2,11(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