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榮
摘 要 體能訓練為實現運動科學和訓練實踐的融合提供了良好平臺,對我國現代體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本文結合體能訓練的認識以及馬術運動項目的特點,論述了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指出了體能訓練在馬術項目中的作用,對于我國馬術運動的發展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馬術項目 體能訓練 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G88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體能是完成體育訓練和取得成績的基礎,沒有良好的體能,所有的技術,戰術、智能等都將在運動中或比賽中無法得到正常的運轉和實現。雖然說該項運動項目技術性很強,相對于其他競賽項目來說,對于體能要求相對較低。但是,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加強,對于改善和提高人體機能、速度,靈敏,柔韌,協調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動員運動水平的發揮。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去體能訓練與馬術專項技戰術脫節,導致運動員的專項體能不足,甚至損害了運動員的身體,阻礙了馬術運動在我國的發展。因此,正確認識體能訓練在馬術這項運動中的作用,加強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無疑是提高我國馬術運動競技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體能訓練的認識
體能訓練是以力量訓練為基礎的體能素質訓練,力量訓練是體能訓練的核心。體能訓練不僅僅是簡單鍛煉心肺功能的耐力跑訓練,更重要的是與專項運動特征相關的運動素質訓練。因為項目特點的不同,專項技術的要求和能量代謝的特點不同,體能訓練的方法也不一樣。
在力量訓練方面,我們要更加關注力量訓練的生物學效應從外練肌肉解剖形態化到內練肌肉生理生化技能,再到心肺功能、血液系統機能的訓練和力量訓練在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功能方面產生的適應性變化等,均在其力量訓練方法和手段的選用、組合方面得到有效體現。在此基礎上,其力量訓練的方法主要有如下特點:(1)方法選用與專項結合比較緊密;(2)力量、速度、柔韌、靈敏、心肺功能等均衡發展,同步訓練;(3)大小肌群和跨關節的主動、被動肌群同步訓練;(4)特別重視神經系統傳到速度和肌纖維募集特征訓練;(5)特別重視軀干力量訓練;(6)重視傷病預防與治療性力量訓練和柔韌訓練;(7)重視自由軌跡力量訓練;(8)重視各種不穩當界面狀態下的力量訓練。
二、體能訓練的重要作用
體能訓練通常理解為身體六大素質的訓練,即: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協調素質。各項體育運動訓練的主要內容有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智能訓練、思想品德作風訓練。其中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是現代運動的三大支柱、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直接關系到運動成績,而體能訓練則在這些要素當中則是重中之重。
三、體能訓練在馬術項目中的作用
馬術運動相對于其他競賽項目來說,對于體能要求相對較低,馬術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主要集中在速度、靈敏、柔韌、協調這幾個方面,對身體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通過最近幾年的訓練逐漸感覺到體能訓練對于馬術運動員的重要性。
(一)馬術運動的體能需要
柔韌素質—能保證肌肉的彈性加強,防止肌肉的損傷,并能促進技術的舒展、協調和穩定。協調靈敏—馬術的技術特點是保持平衡條件下的技術動作發揮,同時屬于多關節協調用力的復雜過程,各關節的協調配合才能保證在騎行跳躍過程中保持技術穩定。
(二)軀干力量在馬術中的重要性
軀干力量訓練可以穩定和固定馬術運動員的騎姿,使身體其他環節肌群更好的發展,上下肢配合更協調。軀干力量可以起到一個承上啟下,連接性的作用,能有效的銜接身體各部位的力量,使整體力量得到整合,為運動員各項運動技能協調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運動員的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越高,運動成績就會越高,保持高水平技術能力的時間就會越長,就會有效的延長運動壽命。
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去體能訓練與馬術專項技戰術脫節,對體能素質訓練比較忽視,把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技術訓練上,基本上每天的訓練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非常辛苦,而且訓練的時間也很長。有些馬術隊基本沒有安排什么身體素質的訓練。大部分馬術教練員都認為馬術項目就要和馬匹結合的來訓練才是絕對的主題,卻忽視了體能素質訓練,尤其對軀干訓練的認識不足,造成了很多運動員髖部和腰部的肌肉勞損,從而影響到了訓練的正常進行和比賽的正常發揮。由于體能上的薄弱,缺乏軀干的支撐力量,使很多馬術運動員上下肢配合不夠協調,髖關節靈活性不好,騎坐沉不下去。馬術運動是騎手和馬匹相互配合的一項運動,騎手的騎坐越深,下肢和馬匹接觸的面積就會越大,對馬匹的輔助運用就會越有幫助。
四、結束語
總之,體能訓練是運動訓練的重要內容,體能訓練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運動員運動水平的發揮。在馬術項目體能訓練中,應當靈活選擇科學的體能訓練方法來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技能,將軀干力量和平衡控制力量作為力量訓練的重點,加強協調和柔韌性的訓練,堅決貫穿在訓練當中。本文將體能訓練與馬術運動項目結合思考,力求為我國馬術運動項目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與補充,同時期望眾人拾柴火焰高,把馬術研究推向更深更廣層次推進,進而提高我國馬術運動水平,展現出馬術運動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劉志偉.新疆馬術運動發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
[2] 陳韶成.我國馬術運動現狀的調查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10.
[3] 廖敏新.馬術運動員專項心理特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