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坤 葛志常 姜紅權
摘要:景點碼頭常受地理條件的限制,難滿足現有船舶的停泊,特別是在旅游高峰期,泊位不足的矛盾尤為突出,游客的過分集中,極易發生擁擠,甚至踩踏等事件。安全隱患,給碼頭的管理帶來很大的壓力。如何在現有的碼頭設施條件下,提升碼頭的安全營運性能,值得港航管理人員思考。
關鍵詞:景點碼頭;安全;運營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05-0018-02
千島湖風景區,又稱新安江水庫,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境內,占地面積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為573平方千米,是浙江省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千島湖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1078個,星羅棋布,因而得名千島湖。千島湖旅游的發展自1982年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經歷旅游產業發展積累、旅游產品不斷豐富、休閑度假明顯提升三個階段,逐漸步人產業黃金發展期、業態形式轉變期、旅游品牌提升期和休閑度假轉軌期。但是,千島湖旅游業不管從開始到現在都始終離不開景點的開發,都是得益于千島湖的山水資源。這些經景點坐落于碧湖之中,要游玩,就離不開運輸工具,也離不開船舶的靠泊設施——景點碼頭。
1.景點碼頭情況
1.1現狀
目前千島湖的游覽景點主要分布在千島湖的中心湖區和東南湖區,游覽景點的數量根據旅游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所增減。而景點碼頭起初由于客流量小一般都是一個游覽景點配備一個碼頭,后來隨著游客的逐漸增多,船舶種類的增多,為提高景點的接待能力,保證船舶的停泊安全,景點碼頭數量從一個增加到二個或者更多。但這些景點碼頭由于受景點空間的限制,占用的岸線長度大多都在幾十米左右,結構及其簡單,景觀效果也一般。這些景點碼頭的主要有供游船停泊重力式結構形式,和供摩托艇停泊的簡易棧橋式躉船形式。近幾年,為了提升千島湖的景點旅游品位,對景點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通過關停和兼并,目前在中心湖區共開放了5個景點,共設9個游船碼頭和7個快艇碼頭。東南湖區共開放了2個景點,共設4個游船碼頭和3個快艇碼頭,其他兩個景點還正在改造當中。
1.2游船艇的現狀
目前千島湖已成旅游休閑勝地,游船艇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千島湖航區既有供游客觀光的游船和摩托艇,也有供商務洽談的高檔游艇,這些游船和摩托艇、游艇的航速和船質也是有相當大的差別,像游船一般是鋼質的,而摩托艇、游艇則是玻璃鋼的,游船的航速較慢,一般每小時在二三十公里,而摩托艇和游艇的航速則較快,一般每小時都在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游船體型和容積較大,而摩托艇、游艇相對較小。游船艇的結構差異,需要碼頭也有不同的結構和形式相匹配,才能滿足游船艇的停泊要求。據統計,目前直接參與旅游接待的游船艇345艘,16399客位,其中游船有122艘,12613客位;快艇有139艘,1177客位;休閑游船32艘,781客位;酒店自備營運船艇10艘185客位;區間短途運輸船舶29艘,1018客位;小型游覽船8艘,48客位。
1.3游客接待情況
近幾年來,隨著千島湖知名度的提高,來千島湖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是在逐年遞升。據統計,近五年下湖的游客達到了萬人次,其中:2009年的下湖游客165萬人次,2010年的下湖游客198萬人次。2011年的下湖游客225萬人次,2012年的下湖游客52萬人次。2013年的下湖游客207萬人次。日接待游客高峰分布在“五一”及“十一”等黃金旅游高峰期,其中2013年月日,單日接待最多游客高達4萬多人次。其中從千島湖新旅游碼頭下湖游覽的游客占85%以上。因此給中心湖區各景點碼頭接待能力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造成泊位緊張,游船無法正常停靠,景點碼頭集散地也非常擁擠,碼頭秩序維持壓力增大。
2.景點碼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碼頭是千島湖旅游各景點游客疏散的重要的樞紐,是游客游覽景點的重要的集散地。但隨著千島湖旅客的增加,景點碼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旅游高峰期,碼頭泊位嚴重不足。造成碼頭不足的原因一是碼頭投資規模較少,結構簡單。千島湖中的景點碼頭大多都為節約成本依山形而建,造成碼頭的泊位隨水位的上漲而減少,致使高水位碼頭嚴重不足,景點碼頭無法正常使用。二是船型的基本尺寸較以往明顯增加,需占用的泊位岸線增長。游船艇的改造,使船寬從4-5米,增加到8-10米,船長也從十幾米增加到三四十米,因此原有建造的泊位不但不適應新游船艇的停泊,而且也占用更多的泊位岸線,減少游船艇停泊的數量。三是游客的集中,使泊位緊張更加明顯。旅游高峰期,游船的運力嚴重不足,要完成接待任務,游船不停的往返于景點之間,泊位利用更加緊張。
(2)現有泊位不適應船型的多元化。現有的景點碼頭大多是早期建設的,那時的船型、材質都比較單一。后來為了適應快艇的停泊,而設置簡易的棧橋躉船碼頭。而目前船型出現多種多樣,特別是高檔游艇,對碼頭的設施要求將更高,現有的景點碼頭泊位不適應這些碼頭的停泊,這就給景點碼頭造成更大的停泊壓力。另外,新增船舶在選擇設計船型時,也沒有充分考慮碼頭的結構,致使碼頭與船舶的靠泊不十分匹配。
(3)景點碼頭集散地嚴重不足。景點的項目開發,受地理條件的限制,無法按照客流量來設計景點碼頭集散地的面積,現有的景點碼頭的集散地一般都比較小,因此每當遇到旅游高峰期,在集散地的游客都是人頭攢動,非常擁擠,再加上每個景點的交通組織,旅客大多都是雙向流動的,在集散地既有從游船上下來還沒游玩景點的游客,又有游玩景點,準備上船的游客,兩股游客都在集散地,不但會造成相互擁擠,而且也極易造成踩踏事故。
(4)景點碼頭合理不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志著碼頭的規劃、建設、使用及經營管理正式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但由于千島湖的景點開發起步比較早,景點碼頭也已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因而在碼頭建設程序上很難與現行的法律法規、建設規范相銜接,造成景點碼頭的合理但不合法。
3.思考與對策
景點碼頭的泊位緊張,輕者會造成游船艇擠碰的事故,重者也會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因此如何應對高水位景點碼頭泊位緊張問題,來確保船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就顯得非常重要。通過日常的行業管理經驗,根據目前景點碼頭的現狀提出如下應對措施:
(1)科學調度,錯峰運行。針對千島湖的旅游特點,游客一般都是集中在某個時段下湖游覽,為使游客能分散到各個景點,避免游船在某個時段集中停靠某個景點碼頭,就需要對游船艇進行科學調度,合理安排游覽順序,達到游船艇錯峰運行的效果。
(2)流向成環,分泊運行。對于面積較小的景點,游客的流向應成環,避免游船游客在碼頭上擁擠。也就是說像這種面積較少的景點應設置兩個碼頭,一個碼頭為游客上島游覽碼頭(即下客碼頭),另一個為游客上船碼頭(即接客碼頭),而且每個碼頭根據船型設置相應的游船停泊位,使上島的游客游覽成環,不會碰面交叉。
(3)合理使用,待泊運行。碼頭泊位數量少,萬一遇到游船高峰,泊位不夠,就需要一方面對現有的泊位進行合理使用,加強碼頭的現場管理,并根據需要設立應急泊位和待泊區。游船在這個高峰時段,必須聽從碼頭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嚴格遵守靠泊規定,在沒有安排靠泊時,必須在待泊區待泊,防止船舶擁擠、搶泊而發生水上交通事故。
(4)政府牽頭,多方聯合。旅游是淳安縣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為了穩定千島湖的旅游市場秩序,淳安縣政府成立了千島湖景區綜合管理處,具體負責千島湖景區管理、旅游門票管理和游船艇管理,并形成以政府主導為特色的千島湖旅游經濟綜合體。針對景點碼頭建設不規范,碼頭集散地小,而上島游客人數多,給景點碼頭的接待和管理帶來一定的安全壓力等問題,為了維護千島湖旅游大局,在景點碼頭問題上,應尊重歷史,逐步規范。從安全責任主體來說,景點碼頭的安全責任理所當然應該屬于景點碼頭的使用單位,但由于景點碼頭存在這些先天不足,光靠碼頭使用單位,很難維護碼頭的經營秩序,而是必須依靠政府的水上公安、旅游、交通等相關管理部門的力量,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各自按照各自的管理職責,配合碼頭的使用單位,共同維護景點碼頭的運營秩序,確保船舶和旅客上下的安全。
(5)拾遺補缺,完善設施。設施是安全的保證,景點碼頭也一樣,只有安全設施趕上去,才會有堅固的安全基礎。景點碼頭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游客在集散地的擁擠,有可能發生旅客踩踏事故。為了防患于未然,景點碼頭單位在碼頭的硬件設施建設上,應該做到拾遺補缺,不斷改進和完善安全設施。特別是在碼頭的集散地,建議借鑒旅客密集區維持秩序管理的經驗,在集散地增設必要的硬件隔離設施,引導旅客有序進入碼頭,以便更好地方便碼頭的現場管理,增強碼頭的監管壓力。
4.結語
當然對現有的景點碼頭采取的這些應對措施,可以說都是些應急措施。如果要根除這些問題,還是要對現有的景點碼頭進行改造,應根據船舶的船型、游客的數量對碼頭進行合理設計,選擇合理的碼頭位置、結構形式及碼頭的建設規模,使景點碼頭能滿足各類游船艇的停泊和游客接待的需要。另外還可以采取政府引導、政策帶動、獎勵機制等措施,使游客從中心湖區盡量分流到其他湖區,來減輕中心湖區游客的接待壓力,從而相應減輕景點碼頭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