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彰松 趙旭朝


摘要:本系統主要包括倉儲自動化設備及智能化數據管理平臺,目標是實現針對散貨港口維護備件的倉儲智能化、自動化。關鍵在于對倉儲備件進行分析、分類,建立數據管理系統,并配以與之相適應的自動化存儲設備。與傳統散貨港口設備維護備件倉庫比較,可實現自動化智能存儲,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對備件進行最優化管理。與其他行業智能倉儲系統比較,針對散貨港口設備的特殊性,采取優化設計,能夠提供全面的散貨港口備件倉儲集成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
關鍵詞:倉儲;自動化;智能化;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U6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05-0054-02
1.引言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和產業升級,現代化物流系統已經成為大部分行業發展規劃中的重要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提高物流自動化的水平必然會給我國國民經濟帶來巨大的效益。
中國倉儲業協會對2011年296家企業的自有倉庫進行了統計,其中平房庫總面積684.6萬m2,同比增長16.7%;樓房庫總面積282萬m2,同比增長19.1%;智能化倉庫總面積1067.3萬m2,同比增長45.1%。智能化倉庫的比例高達52%,它已經不再是設施類倉儲企業所獨有,更多的倉儲服務企業與貨主企業都在大批建設智能化倉庫。
目前的倉儲系統,均已具備較先進的自動化水平,廣泛應用于電力、石油、煙草、制藥、食品等多個領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而在散貨港口設備管理維護方面,由于港口及堆場設備等涉及到的備件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目前并沒有較為成熟的智能化倉儲系統應用實例。
2.系統簡介
現今的散貨港口備件倉儲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業條件差、相關的技術配套和人才培養不夠完善。倉儲作業大都負荷重,作業量大,作業環境惡劣,存取貨物時間長,沒有將備件管理與智能化倉儲系統有效結合,智能化倉儲系統是港口備件業務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本系統的實施,可以有效解決目前散貨港口備件管理問題。
本系統突破傳統的港口設備備件庫形式,可以智能備件、自動化存取,提高倉庫運轉效率,實現智能倉儲系統與港口設備維護相結合。
通過對自動化物流系統的專業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從用戶的需求和行業的發展著眼,提供集自動化、信息化于一體的綜合性集成解決方案。針對港口設備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重視系統本身的協調和優化,著眼于先進的智能倉儲技術與港口設備維護相結合,填補港口維護備件市場的空白。
主要技術特點如下:
2.1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應用
針對大型的備件,運用RFID技術,實現可視化管理與存儲。
2.2條形碼技術的應用
將條形碼(包括二維碼)技術運用到備件管理中,實現標準化分類存儲。
2.3智能化的數據管理與分析
對港口涉及到的設備備品備件進行分類、編碼,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系統,對倉儲進行智能化管理。經過運轉后的數據分析,優化備品備件結構。
2.4自動化存儲
對于大型的備品備件,實現可視化指引,便于存取、分配空間;對于小的零部件,標準化分類,實現自動化存取。
3.設計方案
3.1基本思路
在物品入庫時,將其按照規格進行分類,放入相對應種類的倉儲地,并為每個倉儲地安裝一個標識牌,給每一標識牌上貼上電子標簽,該標簽稱為標識標簽。并且給每個標識牌編號,標簽中存儲能夠唯一標識此貨架的ID號,通過工作人員手持PDA進行讀取標簽上的ID號碼,可調用后臺系統數據庫,獲取其中的存儲信息,信息包括:物品的種類、名稱、型號、單位、單價、生產日前、保質期、性能等。
需要貨物移庫時,登錄系統軟件終端,系統發移庫指令到PDA,移庫人員找到指定的貨位,從庫位上取出指定數量的貨物,并把貨物運到目的庫位,貨物送入庫位,修改貨架標簽內容;向現場系統發回移庫作業信息。
作業員手中的PDA對庫存標識牌進行掃描,并且將掃描數據實時發送到終端計算機中,監控人員進行盤點統計,做出統計報表。
在進行庫房管理作業時,讀取該標簽編號,就可判定當前作業的位置是否正確。此外,只要輸入某一貨架的ID號即可從網上數據庫調取該ID的相關信息,從而實現物資保管功能,并能實現網上瀏覽查詢。
3.2設計原則
此方案嚴格遵循該項目中所涉及的各項技術規范,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計算機的最先進技術。遵循實時性、整體性、穩定性、先進性和可擴充性的原則,建立經濟合理、資源優化的系統設計方案。
實時性:此系統采用目前最先進的高速無線網絡技術,使得倉庫的所有計劃、操作、調度、控制和管理全部具有實時性,大大提高倉庫現有設備和人員的效率,實現物流管理的最大效益。
整體性:此系統涉及無線手持設備、無線接收設備、數據庫前臺以及后臺的數據庫服務器。雖然它們之間在物理上是相互分離的,但均有各自的系統支持。為了使各個部分能夠統一協調的工作,在設計時必須確保它們之間整體的一致性。
穩定性:此系統是為倉庫管理、現場作業服務的生產信息系統。為此在系統設計時,加入錯誤分析模塊,對所有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校驗。另外在設計中對系統的效率和穩定性進行了優化處理,使系統在保證速度的同時確保了穩定性。通過以上措施,使得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當出現人為的錯誤或系統一些隨機錯誤時,并不影響其運行。
先進性:此系統是集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無線網絡技術、互聯網絡技術、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化的系統。該系統的電子商務子系統采用業界最流行的計算機三層結構體系,采用Java語言,提供XML接口。
可擴充性和可維護性:根據軟件工程原理,系統維護在整個軟件的生命周期中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因此提高系統的可擴充性和可維護性是提高此系統性能的必備手段。此系統采用結構化、模塊化結構,可根據需要修改某個模塊、增加新的功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可維護性。系統還預留有與其他子系統的接口,使此系統具有較好的可擴充性。
3.3作業流程
作業流程見圖1。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港口備件倉儲集成一體化系統可滿足以下目標:
4.1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
可使公司由單純的備件供應商轉變為集成供應商,更好的滿足業主需求,同時優化公司產業結構,進一步延伸了公司產業鏈,促進了公司轉型升級。
通過系統,可以統計業主備件需求,更換頻率,易損件所在部位,為公司總承包項目的設計、施工,港口運行維護的不斷壯大,創新項目的研發提供有力支持。使之與公司各項業務緊密結合,實現高度的信息化經營,同時申報技術專利,成為公司區別與一般建筑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
4.2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是公司發展的趨勢,通過港口備件采購、倉儲、配送集成一體化系統,可以真正做到如圖2系統化管理示意圖所示的全程信息化,便于公司隨時隨地的掌握業主與供應商的信息,從而提高管理水平,節約管理成本。
創新的全信息化管理模式,擺脫了以往流程復雜、效率低下、信息溝通不準確的缺點,通過對各項環節的信息化處理反饋,使公司真正做到了對全過程的實時跟蹤,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準確化、高效化,加強公司管控力度,達到了向管理要效益目的。
計劃提出:通過信息化預警系統,將要到達預警線時自動提醒,生成采購計劃。
供應商:供應商接到系統發出計劃時馬上安排生產,各個生產環節如原材料進廠、生產環節等信息隨時反饋到系統中,便于公司實時追蹤。
物流:通過信息控制隨時了解貨物的到達地點及即將到達時間。
庫房:通過智能化倉儲可實現實時了解庫存信息,實現入庫、出庫、庫存盤點的智能化,整個倉庫交由1-2人管理即可。
4.3提升公司效益,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通過該系統,打造出公司獨有優勢與自主品牌,通過幫助業主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采購模式,轉變目前港口備件管理冗余浪費的現狀的同時,有效地提高港口運行的效率,降低業主的成本,使業主享受到超值的服務,最終實現以科技、服務產生效益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