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順歡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滿足各個地區交通的需求,生產物資的輸送,就要建筑新的道路工程,那么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下面就對測量放樣的質量控制、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監管措施進行分析,希望對該技術在以后的發展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5—09—02
前言
業內人士都十分清楚,道路路基的施工質量,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市政道路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因此在路基施工階段中,有關技術人員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嚴格制定出對應的質量控制策略和方法,提高整體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質量。對施工地區的氣候情況,地貌特征都要仔細研究,這樣才能確保施工路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道路路基施工遵循的原則
第一點,要確保路基完工后有很好的穩定性,這樣在以后的使用中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同時也不會給日后的維護帶來很大的麻煩。在具體施工中,如果沒有詳細考慮到外部載荷以及其其他因素的影響,那么路基的穩定性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使用和運行中,容易直接變形和結構遭到破壞,因此在施工前都要做好合理的維護措施。
第二點,確保路基完成后整體的強度,在來往車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如果路基強度不夠,或者外力超過其所能承擔荷載的范圍,那么表面或整體就會發生變形,整體結構遭到破壞,這些都是不可逆的,因此在這發面也要嚴加控制。
第三點,保證路基在水溫條件下的穩定性,在路基施工中,避免不了地下水與地表水的影響,這樣路基強度明顯下降,這樣情況都是發生在水溫和氣候變化明顯的時期,因此施工技術人員在這方面也要加以控制,保證路基水溫的穩定性。
2市政道路施工中注意的重點
在現代道路施工中,為了提高施工的速度和質量,完滿的完成市政道路工程,普遍都是使用機械來進行施工,而技術人員要合理的利用施工工具和操作方法,把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都合理搭配,充分調動起來,形成一種綜合的作業模式,一方面避免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滯無用,而其他施工場地卻設備不足,與此同時,也要避免所有設備都在施工現場,畢竟施工現場空間有限,而且有些操作不需要太多設備,從而導致幫倒忙的問題。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設備之間的輪換,一旦設備出現故障,要保證有設備可以進行替換,避免影響整體的工程進度。
在路基施工中,做好施工流程的控制,如果建設小型的配套構造物,可以與路基同時施工,避免先進行路基施工,后進行小型構件施工,在挖掘小型構件過程中,影響路基的施工質量和進度。與此同時,在現場施工的所有人員,都要聽從管理人員和監理人員的指揮,根據一定的流程進行施工,先處理路基基底,然后選擇適合的填料,最后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做好路基的碾壓工作。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控制質量的措施
3.1控制測量中放樣的質量
進行路基施工前,先要做好路基的放樣工作,其在路基施工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導線、中線和水準點復測是放樣工作的三個重要環節。在控制器質量的時候,主要是做好以下4個方面:第一,放樣的技術人員在接到任務后,要仔細分析和了解施工的具體圖紙,在具體知道基本測量數據后,對其有關參數做細致的檢查,對各個參數做好復測工作,其結果和設計中的參數進行對比,觀察是否一致,如果有出入的數據,就要和有關設計人員核實,確保無誤后才能繼續進行施工測量。第二,在施工測量中,其有一定的引用要求,因此在測量中線的過程中,應該把水準基點和加樁的地面的標高都設計好,以此來確保整體工作的質量。第三,在放樣測量過程中,由于設計和實際一定是由誤差的,但是在各個環節中的測量過程中,要把測量的誤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除此之外,在測量縱斷面和橫斷面的尺寸中,一定要保證定位的準確和精度。在另一方面,其中還會涉及到路基一些配套的構造物,在對其進行測量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確保構造物幾何尺寸和定位的準確度。第四,在進行施工測量過程中,首先必須把地下的管線以及管線的走向都標注清楚,避免由于圖紙中標注不清楚,或者測量中出現誤差,造成施工中破壞了地下管線。
3.2控制好路基的施工質量
首先是進行路基填方施工的控制。為了確保最終路基的施工質量,在填方施工中通常使用分層的施工方式進行,在完成上一層的施工后,技術人員要檢查其施工質量,確保符合要求后繼續進行下一層的操作,下一層填筑操作完成后,要對其中的含水量做好測量,確保有最佳的含水量。然后再進行填方的碾壓操作,碾壓的技術人員必須認真仔細,操作碾壓設備時保證一定的速度,不能過快也不能過緩,確保碾壓平面的平整性。在此之后,進行土質干密度的實驗,針對干密度不同的土層,其碾壓的壓實度要做不同的評定。填筑施工使用分段方式進行,在縱向搭接的兩個地段,如果沒有必要進行同時施工,那么先進行填筑的地段要留出對應的臺階。如果需要一同進行填筑操作,那么就改用分層交替銜接的方式進行施工,在施工前留出2米的搭接的長度,如果不做這種準備操作,那么施工后的路基一定有不均勻沉降問題發生,就保證不了最終的施工要求。
在路基施工中,松鋪厚度是路基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控制松鋪厚度的時候,必須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同時分析這些路基土質的密度,制定出具體的壓實方案,該方案包含選擇的碾壓設備型號,設備的臺數,以及每一次碾壓的數度,碾壓的遍數等,通過壓實度作為基準,控制好松鋪的實際厚度,一般情況下而言,保證松鋪厚度在8厘米以上。
其中進行路基施工中,控制好路堤結構的參數也是一個技術要點,其所涉及到的主要技術內容就是坡度和幾何尺寸,技術人員進行填土操作過程中,謹記單側填土寬度一定要超出設計寬度30厘米以上,而其中壓實度卻要大于設計中的寬度。完成碾壓工作后,就要對之前設置的坡度進行削平,但有一點要留意,保證路堤的整體性和平穩性,不要把坡度削的太大,造成缺坡問題的發生。
3.3壓實方法的技術要點
對路面的壓實操作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其關系著市政道路整體的質量,影響著道路交通作用的發揮。因此技術人員在對路面進行壓實工作中,必須做好施工順序的確定,壓實的頻率和強度也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控制,除此之外,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先兩邊后中間的施工順序對道路路面進行壓實,這樣可以形成路拱。選擇施工強度過程中,一定要應用先輕后重的施工方式,這是由于在逐漸的碾壓中,路基也變得越來越密實,因此后期必須使用重型的碾壓設備予以碾壓,同時這種先輕后重,分層次有條理的施工方式,避免碾壓密度不均勻,導致后期道路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沉降問題的情況。在具體的碾壓前,對道路路面做好平整操作,避免松土鋪設不均勻,致使機械設備就開始碾壓,這樣會呈現比較硬實的板結,不僅人工處理不方便,機械設備處理也不靈活。實施從中問到兩側的鋪展,要形成2到4度的橫坡,這樣能做好道路的防水工作。進行彎道碾壓的時候,通常都是由低的一側向高的一側進行,這樣可以形成一種單向的橫坡,同時要確保碾壓發生重疊的范圍在15到30厘米,最后進行壓實,可以防止市政道路應用中發生不均勻的沉降。
4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的監管重點
由于道路工程施工時間長,所涉及到的施工工藝和設備材料比較多,因此就一定要加強對其在施工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工作。由于市政道路在施工完畢后,其在實際使用中最大的威脅莫過于地下河水和地表水的侵襲了,為了有效避免這些水質對路基造成滲透和軟化的侵蝕,發生不均勻沉降、道路坍塌和護坡滑坡的危害,必須加強對其排水質量的監管。檢查路基和附近排水系統是否緊密的聯系到一起,如果雨水比較大,觀察其能否在規定時間內排完雨水,觀察是否有路面長時間有積水問題,保證道路排水的順暢。為了加強道路排水,可以在道路中加入橫向排水管、縱向排水管,以及中央分隔帶的設計,保證路基不發生損害。
5總結
在進行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由于其施工周期比較長,而且工程量非常大,因此會涉及到很多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要點,那么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確立好整體的施工方案,然后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標準來執行,再加上有關監督管理部門的配合,才能確保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