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安
摘要: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交通運輸事業得到了充分的關注。它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便民利民的市政工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路橋施工建設也是交通建設中的一部分,由于本身下部懸空的構造,對它的施工安全有更高的要求,有更高的標準和規定。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施工的質量,減少了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本文將從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現狀出發,剖析不足,提出一定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U445.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5—77—02
引言
道路工程建設,施工量大、環境復雜、質量要求高,對施工中技術的應用有更高的要求。隨著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國對施工技術的應用做了一定的探索,收獲了自己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技術革新,提高了工程建設施工質量。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減少了施工中問題的發生,成為檢測道路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對該技術的應用分析,可以發現不足,減少不足,提高施工質量。
1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概述
目前,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廣泛的應用于路橋施工中,主要進行的普通混凝土和特殊材料鋼纖的混合,經過均勻的摻和,產生的混合料可以減少道路施工中內部裂縫和外部裂縫的產生,同時也可以提高控制基力的能力。剛進行施工時,混合料中的主要受力對象是普通的水泥。隨著時間的延長,各方面因素的侵蝕,水泥出現一定的裂縫,這樣力就轉嫁在了鋼纖維上。當外力過大,就會對鋼纖維產生損害,導致整個工程的外觀發生變形。
鋼纖維混凝土與普通的混合材料相比,有諸多的優勢。鋼纖維自身剛度大,強度高,有一定的重量,抗壓性好,韌性強,不容易產生變形的現象;同時它還具備強大的抗沖擊力,當然這要根據鋼纖維在混合料中的配比而定,得出的抗沖擊力作用程度也不同。除去以上優點,它還有一定程度的抗凍性、抗拉性、抗裂性能等,優勢突出,效果明顯。
2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2.1進行橋面的鋪設
在實際操作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便于后期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鋪設之前,要做一定的測驗,做好各個施工條件的精準測量,減少誤差。對于材料超標的部分要及時清除,保證橋面的干凈和平整。對鋪設的厚度要求要適宜,不能過厚,也不能過薄。鋪設過厚的話,容易造成橋面高,造成材料的浪費,增加了鋪設成本;太薄的情況下,容易達不到質量合格的標準,增加了施工中危險系數,影響了施工質量。所以對橋面鋪設的厚度要進行科學的評估。當鋪設層與橋面的底板進行連接,要對底板的表面進行特殊處理,進行鑿毛。完工后,進行路面的清掃,減少雜物的堆方,保持路面的平整,同時也要做好保濕養護,定點灑水。混了一定量的人鋼纖維,增加了橋面的堅固程度,減少了發生裂縫的機會,保持路面的平整和不易變形,提高了路面的耐力,實現了受力平衡,保證了行車速度和行車安全。
2.2橋梁上部承受載重部分加固
這個部位,是承載重量最大,強度最高的地方,需要進行特殊的加固處理,提高了抗壓性和穩定性。在橋梁建設施工中,需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提高重視。在這個受外力作用最大的部分,要進行最大程度的加固,增加鋼纖維的應用量,提高它的受力性能,韌性和耐性,減少變形發生的機率。在加上鋼纖維硬度高,體積小,可以減小橋梁本身的重量,轉變橋梁本身的架構,向更輕更寬敞的方向發展,優化了結構性能,提高了美觀程度。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和調試,可以加大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成本的浪費,提高了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2.3路橋結構的加固
在路橋結構的加固中,也是可以進行該技術的應用。路橋結構是整個工程的框架體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內部框架結構不穩定,不堅固,容易造成整個工程的坍塌,容易發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影響了人們群眾的人身安全,增加了國家的建設修繕費用。在路橋結構中進行鋼纖維的應用,可以有目標、有針對性的進行開展,主要對路面中已經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決,比如路橋面板的開裂、表面的損壞等,都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復。同時也可以在施工中做好預防。
修復過程中,需要采用噴射機,在壓力的作用下,將混合料噴射在問題部位。通過修復,可以增強結構的穩定性,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加固了整個工程的框架。同時在對混合料進行剪切處理的時候,要做好配比,可以加入其它的一些材料輔助,進行技術的優化。這些都是在施工過程中慢慢摸索的,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技術的更新和改造。
2.4邊坡加固與隧道襯砌中應用
在成功完工的路橋中,可以看到橋上有小隧道的設計,這是為了增加抗洪性能,增強水的流通能力,防止橋面溺水,同時也可以增強一定的美觀度。但是,這樣的設計是對技術有相應要求的,對框架結構的穩定性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整個橋梁的堅固標準更高更科學。
同時在路橋的邊坡階段,施工環境比較復雜,地質條件不好,有比較多的軟土結構,這加大了邊坡施工的難度,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固處理。在對邊坡的處理中,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施工環境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混合料的配比也有所不同。
鋼纖維的應用,為路橋的多元化設計奠定了基礎,增加了安全系數,在提高質量的同時,也豐富了美觀程度。
2.5土樁部分加固
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對土樁部分的加固主要是對土樁的頂尖部分進行處理,很少全面進行加固。這個秉承的也是集約經濟的觀念,可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事實上,在施工中,也是要在成本合理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提升工程質量。好鋼用在刀刃上,材料也應該用在最關鍵的部分。通過鋼纖維的加固,可以增強樁頂部位的抗沖擊能力,保持樁頂的完整性,可以提高樁頂進入土基的速度,增強施工效率。但是如果在成本預算合理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全面的加固,有助于減少后期問題的出現,保證工程的綜合性能。
3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發展策略
3.1提高技術的高性能化意識
雖然技術發展日漸成熟,應用度也得到了廣泛的發展,但這不是停滯不前的理由。社會在發展,滿足于技術現有的應用現狀,是錯誤落后的想法,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需要技術人員不斷的探索,秉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觀念,從而提高科學技術的創造能力。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要想實現技術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各部門的力量來支持,提高政府部門、施工單位、廣大民眾的重視,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能力,從意識上進行扭轉,從思想上提高覺悟,從技術上加強創新,增強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責任感,減少成本和能耗,節約資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施工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個社會協作的過程,需要社會各界進行不同的分工,國家要加強宣傳教育,民眾要提高重視,齊心協力,共同促進技術的變革和發展。
3.2建立健全相關技術的政策和機制
技術應用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然而關于實際應用的理論水平還存在一定的欠缺。沒有明文規定,沒有具體的政策法規,加大了施工人員在施工中摸索的時間,延長了工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施工人員在現有發展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所以,相關部門要健全該技術的政策和法規。通過法規將責任分散到人,實現國家、施工單位、民眾之間的有機聯系,明確分工,共同推進;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市場的特性,結合實際的應用特點,進行政策的完善。提高與市場的接軌程度,民眾的參與程度等,規范技術應用范圍、應用條件、應用程度,從而從理論上對技術應用做一個總結和歸納,便于后期工作的進行。
3.3開展研發工作
這是一個技術進步的過程,需要不斷探索和發現。在技術研發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技術本身,還要加強相關聯技術的研發和改進。在現場施工中,技術人員要做好測量數據的記錄,最后做好歸納總結,做一定的整理,便于理論探索研究。其次,要對施工中用到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對技術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提升,降低成本消耗;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綠色覆蓋面積,減少施工對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后期做好對工程的監控,完善監管體系,減少風險,提高施工質量。
4結語
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建設中,要提高技術研發意識,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引進相關人才,促進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全面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