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肖男

摘要:文章對先簡后支連續(xù)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施工技術特點進行分析,闡明其施工工藝及質量措施,指出該技術先進實用,經濟性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先簡后支;連續(xù);混凝土箱梁;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4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5—91—02
前言
為了讓車輛能在高等級公路以較快的車速平穩(wěn)、舒適地行走,橋梁結構必須具有很高的連續(xù)性。簡支梁結構具有施工快速、構造簡單的特點,但其不足之處就是橋面連續(xù)性差,經常出現(xiàn)跳車現(xiàn)象,難以滿足車輛行使要求。采用先簡支后連續(xù)技術,能使橋梁結構接縫大量減少,保證行車舒適性及平穩(wěn)性。采用該技術進行施工,可加快施工速度、造價便宜,目前已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廣東地區(qū)大量應用。
廣東某橋,地處珠江三角洲,河流密布,軟基較深,路段較長,處理軟基需要較高費用,不穩(wěn)定因素較多,且施1212期較短,經綜合比選研究,確定采用等跨先簡支后連續(xù)小箱梁高架橋設計,它既解決了簡支梁較多接縫的問題,又克服了連續(xù)梁箱梁投資大、施工速度慢的不足。
1小箱梁施工難點及質量控制措施
某橋梁,采用小箱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形式,橋長148m(兩側橋臺外距),上部結構采用4×35m先簡支后連續(xù)的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結構,全橋共需要35m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32片。
2先簡后支繼續(xù)小箱梁施工工藝
3小箱梁施工關鍵工序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3.1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預制
在進行此工序施工時,容易出現(xiàn)箱梁底板與腹板交接處的施工不密實、漏漿,引發(fā)冷縫、水波紋、孔洞等情況。認真分析其原因,隨在設計上存在不足,導致鋼筋間距及保護層過小,施工質量不過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嚴格按工序進行施工,沒有進行準確的骨料級配采用粒徑偏大的粗骨料,在底層波紋管上緣,粗骨料易堆積在一起,在振搗腹板波紋管下的混凝土時,為確保梁體密實性,沒有按規(guī)定振搗,如振搗過度時,波紋管下緣處就會形成砂漿層,從外觀上看,梁體在腹板局部出現(xiàn)不密實或沿底層波紋管方向出現(xiàn)一層水波紋。
為避免上述問題出現(xiàn),施工時要注意做好以下質量控制措施:
(1)加入橡膠條。把橡膠條嵌進模板和模板接縫處,可以防止出現(xiàn)漏漿;
(2)澆注混凝土前,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施工中做到各工序緊密銜接,
(3)澆注腹板波紋管以下混凝土時,要篩選粗骨料,保證粗料粒徑符合施工要求;
(4)保證混凝土坍落度。適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有需要時可用小直徑較振搗棒進行振搗,振搗時間控制在30s~50 s為合適;混凝土澆注順序應從梁的一端開始,逐步向另一端推進。
3.2預應力張拉及壓漿
預應力孔道宜采用鋼制波紋管,按規(guī)定布設管道位置,不能有偏差。
按梁長方向每隔1 m左右設置一道定位筋,曲線部分適當加密,以確保管道坐標的準確。
安裝完預應力筋后,要檢查位置,保證其位置正確,直線線形要呈順直狀,曲線線形要圓滑,預應力筋要緊密牢固,接頭完好無損,管壁不得有破損,如出現(xiàn)破損,要及時進行修補,安裝錨墊板位置要準確等。
安裝錨具時應使錨板對中,夾片均勻打緊并外露一致。
安裝千斤頂時,對直線鋼束應使張拉力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重合,對曲線鋼束,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的末端切線重合。
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90%以上時,方可進行張拉。進行張拉作業(yè)時,要在鋼絞線兩端,同時對稱張拉,以油壓表應力控制為主,要校核張拉伸長值,實際伸長值應達到設計要求,如出現(xiàn)偏差,不能超過理論伸長值6%,如超出偏差值,需要暫時停止作業(yè),查找原因并進行解決。
總結以往實踐經驗,發(fā)生誤差的原因主要包括:
(1)油表讀數(shù)精確度不夠
目前,普遍的油表讀數(shù)最大精確數(shù)是1 MPa,小于1 MPa的讀數(shù)無法讀出,只能估讀。持荷期間,油表指針不停來回擺動,也容易導致讀數(shù)不準確。
(2)千斤頂校驗存在不足
千斤頂校驗時,是通過加壓(包括主動和被動加壓),整數(shù)時對應的千斤頂讀數(shù),繪制成校驗曲線,進行施工作業(yè)時,把張拉力對應的油表讀數(shù)在曲線上找點或內插,這種情況下所得出的油表讀數(shù),會和千斤頂實際拉力存在著系統(tǒng)誤差。此外,如果千斤頂油路發(fā)生故障,會引發(fā)油表讀數(shù)不準確,和千斤頂實際張拉力不符。
(3)計算理論延伸量時,預應力鋼絞線彈模取值不準
彈模取值通常是通過試驗確定,取試驗值的中間值作為彈模取值,進入到施工現(xiàn)場的鋼絞線,雖然有出廠合格證,達到規(guī)范要求,但由于鋼絞線具有較大彈模離散性,沒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進行延伸量實測時,會和理論延伸量產生較大誤差,與規(guī)范要求不符。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應采取相關應對措施解決。
(1)張拉工作要由專人負責,不應隨意更換,張拉時要控制應力和伸長量。
(2)定期校驗油表、千斤頂。張拉進程中,如出現(xiàn)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yè),檢查原因,同時要對油表、千斤頂再次進行校驗。
(3)校驗千斤頂、油表時,宜采用率定值,也就是根據(jù)實際初應力、控制應力校驗對應的油表讀數(shù)得出的數(shù)值為依據(jù)。
(4)增加對鋼絞線檢測次數(shù),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每捆鋼絞線,均需抽取樣本,進行彈模試驗,以保證鋼絞線理論延伸量的準確。完成張拉作業(yè)后24 h內,必須進行壓漿,否則,會容易預應力筋出現(xiàn)銹蝕,導致預應力損失。
壓漿過程中,技術人員要跟進檢查施工情況,確保灰漿壓力,對較長孔道壓漿時,要適度加大壓力,此外,如需要進行一次性壓漿時,壓力也要加大。要持續(xù)壓漿,直到孔道另外一端飽滿出漿、排氣孔排出的水泥漿達到規(guī)定稠度時,方可停止壓漿。
如壓漿未滿需要中途停止壓漿時,要馬上用壓力水進行沖洗,直至沖洗干凈,做好相應措施后再進行壓漿,完成壓漿作業(yè)后要立即清洗壓漿機和壓漿管,避免堵塞,以便能順利進行下次壓漿。
4現(xiàn)澆連續(xù)段施工及體系轉換
連續(xù)段的轉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是先簡支后連續(xù)混凝土箱梁最關鍵。澆注混凝土時,要對預制箱梁梁端與接縫混凝土連接面應鑿毛處理,要把原來混凝土表面全部鑿至露出石子,并進行沖洗,保證石子干凈,澆注前先對石子灑水濕潤,確保混凝土接縫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澆注混凝土的時間宜選擇在一天氣溫最低時進行,這樣可保證混凝土產生拉應力較小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當接頭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并有足夠的養(yǎng)生時間后,可進行合龍段預應力束張拉。張拉應遵循對稱張拉、先邊墩后中墩、先腹板合龍束后底板頂板合龍束的原則進行,并嚴格執(zhí)行張拉工藝。張拉后及時壓漿封錨。
當每一聯(lián)的預應力施加完成,且管道水泥漿達到設計強度時,就可以進行體系轉換。體系轉換的目的是將預制板由簡支變?yōu)檫B續(xù),直接關系到連續(xù)梁的承載能力。由于這種結構支座間距大,易造成梁體三條腿受力現(xiàn)象,使箱梁扭曲而影響使用壽命。一般采用在濕接縫施工前先將永久支座置于墊石上,放好后在支座外周圍安裝底模,并采取有效措施密封,嚴防漏漿,然后將支座鋼板放置在支座上,并進行預壓,以消除三者之間的空隙和一部分非彈性變形,再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臨時支座拆除過程中應保證箱梁同時下落,可優(yōu)先選用鋼砂頂臨時支座。
5箱梁頂面調平層裂縫防治
由于結構本身的特點和由于施工不規(guī)范等因素,箱梁頂面調平層極易產生裂縫。一般情況下,根據(jù)設計要求,箱梁頂面調平層的厚度都在10 cm以內,由于安裝過程中產生的誤差以及箱梁張拉起拱產生的差異等原因,都會造成箱梁頂面調平層厚度不一,部分橋面有的地方偏厚,有的地方偏薄,使到橋面鋪裝層的承載能力和剛度受到影響,鋪裝層容易受到破壞。
在中墩支座處是負彎矩區(qū),上緣受拉,有的設計要求調平層與箱梁頂板必須按施工縫處理,這樣即使橋面鋪裝與箱梁形成整體后,鋪裝層參與受力,按三角形應力分布圖式,越是距中性軸越遠的地方,應力越大,越容易開裂,而且箱梁是預應力混凝土,調平層是普通鋼筋混凝土,熱膨脹系數(shù)不一樣,會導致混凝土調平層會因時間推移出現(xiàn)開裂。
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要把存梁期限定在合適范圍內,不能太長。完成吊裝梁的作業(yè)后,要盡早施工鋪裝層,施工鋪裝層時要盡量保證厚度均勻一致。施工材料要嚴格把關,以保證混凝土的整體強度,如條件許可,可在調平層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摻聚丙烯纖維,可有效防止鋪裝層裂縫出現(xiàn)。
鋪裝層施工前,要在梁表面鑿毛,并清理干凈,增強鋪裝混凝土與橋面的粘聚力,避免產生空鼓情況;設置鋼筋時,要保證定位準確,避免施工過程中操作失誤令到鋼筋移位,影響鋼筋網承受荷載的能力;完成調平層施工作業(yè)后,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養(yǎng)護,避免產生干縮裂縫;在橋面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變形未完全穩(wěn)定的情況下,不能提早通車,否則橋面因早承受重載作用,出現(xiàn)橋面損壞。
6結束語
先簡支后連續(xù)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進度快,結構體系連續(xù)完整,行車舒適、經濟性較高等特點,特別適合在中小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應用。該技術應用前景廣闊,進行先簡支后連續(xù)梁橋施工時,雖然技術不是太復雜,但要做好關鍵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保證橋梁質量達到驗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