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
每個人都追求快樂,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在把快樂當作國民幸福的一個指數,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將這個指數考慮進去。正如2015年的《世界幸福報告》所指:“快樂越來越被視為社會進步的一個適當的衡量和公共政策的一個目標?!蹦敲?,什么才能讓人民快樂呢?哪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最高呢?
“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國家”
丹麥,一個天寒地凍、欠缺天然資源的小國,居然創造出全球獨見的富裕與快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公布的2015年《全球幸福報告》顯示,全球最幸福國家前三名是瑞士、冰島和丹麥。在2015年《全球幸福報告》中,研究人員按預期健康壽命、社會支持度、人均GDP、國家中兒童的幸福指數、社會資本、民間經濟、腐敗程度以及個人幸福等因素對世界各國進行排位。瑞士排名全球第一,丹麥排名第三。此前的調查顯示,丹麥在“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和地區”中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丹麥排名第一,2015年降至第三。不過被幸福包圍著的丹麥人,或許無暇顧及名次的小滑落。
丹麥之所以能被評為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因為其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國民的物質和心理需求。在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編制的《更佳生活指數》進行對比之后發現,最幸福的國家都是那些建立了更強大的社會紐帶、管理得更好的社區以及一種強烈的團體意識的國家。丹麥是一個帶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國家,貧富差距相當小,擁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國民享受極高的生活品質。
典型的“三高國家”
丹麥是典型的“三高國家”——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丹麥的福利體制屬于典型的“北歐模式”。丹麥人工資很高,略高于美國和日本,是中國香港的近兩倍,是中國臺灣的三倍。以2015年為例,丹麥人均月收入為人民幣27806元,全球排名第8,同期人均收入美國24921元,中國香港15366元,中國臺灣8889元,新加坡15828元,韓國9574元。丹麥的福利建設起步早,覆蓋面廣,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根據OECD統計,丹麥的社會福利占政府支出高達29%,各部門教育支出近GDP的7%。丹麥優越的福利政策建立在高稅收的基礎之上,近些年來所得稅率高達50%-70%,幾乎所有的社會福利都來自直接或間接的稅收。這些稅收被大舉應用在社會福利與教育上,有效地縮小了國民的收入差距。據丹麥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國家稅收約72%用以支持各項福利建設,包括政府養老金、老弱公民補助、失業救濟、教育科研及醫療保健等。即使在當前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丹麥政府也出臺新的政策,比如適當降低個人所得稅,保證國民的生活質量以及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促進消費。
“為何丹麥人民愿意繳高額稅款?為何高收入者不想辦法逃稅避稅呢?”我的疑問在哥本哈根機場執行長尼爾斯那里獲得了答案。聽到我的問題后,他哈哈大笑:“繳稅是一種責任。我也算是一個很有錢的人了,但我愿意繳稅,因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窮人。”“這里,有錢人樂意繳稅,幫助能力差的人。”
丹麥是工作與生活平衡度最佳的國家,只有百分之二的就業者稱工作時間太長,其在環境質量、公民教育和技能培訓、就業和工資、收入和財富以及個人安全方面的得分也高于平均值。
在丹麥這個國度,弱勢群體與富人同樣受尊重。養老保險制度是丹麥福利政策的核心,其宗旨是讓所有丹麥公民在退休后生活有保障。丹麥公民年滿65歲即開始領取政府養老金。按照這個國家最新公布的養老金計算標準,最低的基本養老金稅前每月為5552克朗(約合5291元人民幣),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如婚姻、退休前的工作等狀況的不同而有所浮動。如加上房屋、交通費用等方面的補助,基本養老金稅前可達約1.1萬克朗(約合1萬元人民幣)。
丹麥,生孩無憂
在丹麥,生孩無憂,升學無懼。
早在1814年,丹麥便規定七年國民義務教育,領先法、英、美這些老牌發達國家。十九世紀初,丹麥人民之父葛隆維倡導設立民眾高等學校,主張教育的精神是要創造“自由而平等之人”,不但廢除入學與畢業考試,也開放大門,讓全民皆可入學。如今,丹麥公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學費全免,不但如此,讀書還可以領生活津貼。丹麥的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比較完善。據2011年丹麥議會通過的“家庭津貼”修正案,“家庭津貼”改為“兒童及青少年津貼”,每個0至17歲的孩子視年齡段不同,每年可獲近1.7萬丹麥克朗、1.35萬克朗和1.06萬克朗不等的津貼,年齡越大獲得的津貼越少。每個家庭領取該項津貼的上限為每年3.5萬克朗。18歲以上學生可以領取的生活津貼數額視學生是否居住家里而定。丹麥學校不選三好生,12歲以下學生沒有成績單,老師與家長鼓勵孩子發展不同的天賦,不鼓勵比較。
幸福感來自對彼此的信任
有調查顯示,丹麥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他們稱自己的幸福感來自對彼此的信任。丹麥地處北歐,氣候寒冷,即使國土最南端,也在中國黑龍江以北。每年一月,日照僅僅五六個小時,人們時常在零度以下出門,摸黑回家。
然而,縱使天氣惡劣,丹麥父母卻淡定地暴露孩子于戶外。有一個很特殊的街景在丹麥隨處可見:明明很冷,在哥本哈根街頭,母親卻把內載嬰兒的娃娃車丟在路旁,而自己跑進店里購物或喝咖啡。她們不怕小孩凍著?原來,她們是在刻意鍛煉孩子的體魄。不過,這一情景也傳遞出這個國家的一種社會狀態:人們不怕小孩被偷,不怕被綁票,因為在這里,社會的互信度很高。丹麥奧胡斯大學教授克里斯蒂安·比約斯科夫認為,丹麥人有相互信任的傳統,并一代代傳承下來。他說:“丹麥人的信任傳統也許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維京人生活的時代?!北燃s斯科夫還指出,有調查顯示,十九世紀移民美國的北歐人的后代是當今美國最值得信任的人。
在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街邊,一個鮮花攤顧客紛至沓來,卻看不到攤主,買花人選中花,把錢按標價放到旁邊的空花盆里?!跋襁@種無人售貨,只有誠信社會才能維持下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菲舍爾說,“良好的誠信度不單是司法體系和教育機制運行良好的標志,更是發展經濟和增強競爭力的無形財富。丹麥人相互信任的傳統能帶來經濟效益。”由于彼此信任,丹麥人從事貿易活動時甚至不需要合同,從而節省了訂立合同的時間以及制定和執行合同的開銷費用。鑒于傳統上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的國民生產總值僅看重物質財富的數量,經合組織開始致力于把國民幸福指數這種無形財富納入衡量社會財富的指標。
人們常常以為,丹麥是一個冰雪世界的童話王國,實際上,丹麥非常宜居,與同緯度的俄羅斯相比,這里的氣候大相徑庭。丹麥的左邊是大西洋,右邊是波羅的海,溫帶海洋性氣候相當宜人。在丹麥,夏天最高溫度不超過攝氏25度,冬天平均溫度也在攝氏0度以上。由于受到大西洋吹來的西南風影響,丹麥氣候冬暖夏涼,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不過攝氏15度至17度。從自然環境、城市建設、居民素質、氣候地理等一系列綜合因素考慮,哥本哈根曾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并給予“最佳設計城市”的評價。
最有權力的人和最沒有權力的人差距很小
丹麥外交官克拉夫斯·霍爾姆說:“外界不了解丹麥人為什么這么幸福,因為他們不了解丹麥人獨特的價值觀?!?/p>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丹麥人常常會滿足于生活中一個個簡單的“小幸?!保涸谙娜盏奈绾螅溔巳宄扇喝ジ蹫秤斡?,然后躺在陽光照射的草坪上,把自己暴露在紫外線照射之下。在丹麥人看來這是件樂事,而其他地方的人很可能會覺得戶外暴曬有損健康。一個丹麥人在雨中頂風騎自行車冒雨前行,只是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但對于有些國家的人,可能會好奇地問:“傻瓜!他為什么要頂著大雨這樣做?”
在丹麥,職業沒有貴賤之分。當農夫也好,當工匠也妥,這就是丹麥人認可的價值體系。丹麥副總理曾是農校出身,部長中不乏高中畢業生,但通過終身學習,他們同樣可以治國。就連丹麥女王也十分低調,甚至自己上超市買東西。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廠,我們看到,110位工匠及24位與職業學校合作的學徒,一起一絲不茍地拿著彩筆,聚精會神地正在涂油彩?;始腋绫竟善鲝S的藝術指導索倫·尼爾森說:“很多來這里的人厭倦讀書,但他們有很棒的藝術天分,這是最重要的。你可能不知道,他們在學校的成績一度很差,分數少得可憐。”
因為職業平等,在校園里,孩子們已經有機會了解各行各業,從而使得因為“入錯行”而不快樂的人大大減少。
世人向往的“大同世界”竟在這茫茫雪原的國度里實現了。這是多么不可思議!丹麥的福利政策面向全體公民,不分階層和經濟狀況,真正做到了“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病有所醫。”丹麥良好的社會秩序、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獨特的價值追求,福利政策的普遍性和完整性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