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賢
摘 要:隨著社會進步和農村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村級黨組織隊伍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當中的作用逐漸凸顯,農村黨支部書記作為村級班子的“領頭雁”,更肩負著抓班子、帶隊伍,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帶領農民致富的重大任務,因此,抓好“領頭雁”,選好“帶頭人”成為目前制約農村發展刻不容緩的任務。
關鍵詞:基層黨建;村黨支部書記;干部素質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5-0128-02
當前,農村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村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第十屆村級黨組織換屆已圓滿完成一周年,但部分村級組織帶頭人還存在工作動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崗位適應度不高的問題,如何抓好村級黨組織“領頭雁”工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轉意識、重職責,進一步突出村支部書記在農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村支部書記是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落實的直接推動者。作為農村工作的帶頭人,各項工作都關聯著黨的農村政策,時時事事都離不開黨的“三農”工作大政方針。不但要自己帶頭正確理解、模范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而且要善于從黨的根本利益出發,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依靠群眾,推動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基層的貫徹落實。只有村支部書記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才能直接推動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落實,真正達到惠民、強民、富民的效果。
2.村支部書記是農村科學發展的重要引領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農村基層雖然是最小的組織,但卻涵蓋了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等諸多方面任務,國家的每一項大政方針的實施最終都要落實到基層,然而在這其中,村支部書記對于各種政策的理解和把關會起到一個相對決定性的引導作用,只有準確把握農業農村科學發展規劃和政策,才能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增加農民收入。村支部書記必須牢固樹立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在農村發展中發揮好科學謀劃、牽頭帶動、組織協調、整合資源、提供服務等作用,努力實現本村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村支部書記是農村事務的主要管理者。農村支部書記處于農村第一線,是農村黨務、財務、人口、民政、計生、社保等事務的主要管理者。在新的形勢下,強化依法治國,管理好農村事務,就必須摒棄傳統的包攬型領導方式,改“指令式領導”為“引導式領導”,由“以人治村”過渡為“以法治村”,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在依法享受權利的同時,依法履行應盡的義務。
二、抓班子、帶隊伍,進一步落實農村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
1.選準“領頭羊”,抓好“帶頭人”。一個村因一位帶頭人的突然離任,由好轉亂;選錯一位帶頭人,由亂致癱;選好一個帶頭人,由癱變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當中,鄉鎮黨委及上級組織部門一定要把握好選人用人關,對于候選人個素質方面要有一個整體的掌握,盡可能地選出讓農民群眾滿意的帶頭人。要強化落實黨支部書記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讓其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排頭兵,真正帶領投身于基層黨組織建設當中。縣鄉兩級要時刻把村級黨組織建設抓在手上,鄉鎮黨委要定期對村級組織進行分析研判,重點掌握黨組織書記狀況和思想動態,對一些存在的隱性問題,該提醒的及時提醒,保持村級班子的穩定性。
2.鍛煉黨員隊伍,強化工作落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為黨員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制訂黨員每年發展計劃,嚴把黨員的“入口關”。積極組織有特色的黨員活動,讓黨員服務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中,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先鋒帶頭作用。同時,做好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改變村班子后繼乏人的局面。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注重把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干部和外出務工經商能人,納入后備干部人才庫,進行重點培養,跟蹤管理,儲備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后備干部隊伍,解決好村級班子的新老更替問題,保持基層班子的連續性。
3.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筑牢戰斗堡壘。“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級黨組織作為最小的戰斗細胞,卻承載著基層一線團結群眾的巨大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始終是我們要做好的課題,要進一步加強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新形勢要求。要深入探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路,努力建立健全“有持續穩定的集體收入、有功能齊全的活動陣地、有先進適用的教育平臺、有群眾擁護的支部、有充滿活力的黨員納新機制”的基層黨組織。
4.量化業績考核,健全規章制度。村支部書記作為農村黨建“第一責任人”,應將基層黨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把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全村重要的議事日程,同時,要把村支部書記的業績量化考核納入到年終黨建目標考核之中,且把對村支部書記的考核權重提高到40%以上,進一步提高村支部書記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意識,同時,考核結果直接與村黨組織書記報酬待遇掛鉤,盡可能增加轉移支付投入,落實經費保障,進一步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進一步調動其帶領農民致富的積極性。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的各項工作制度,落實坐班制度、強化“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基本組織生活,探索開展體驗式、開放式組織生活,把“三會一課”執行情況、黨員參加情況納入黨組織考核、黨員民主評議重要內容,切實提升“三會一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嚴格“四議兩公開”,加強村級民主監督管理。
三、強措施、重發展,進一步發揮村支部書記“雙服雙帶”作用
1.提升素質是前提。村干部的個人能力素質,對一個村的生產發展、鄉風文明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鄉鎮政府和上級部門應該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村干部培訓班,包括涉農技術、紀檢、選舉、信訪、計劃生育、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內容的培訓。建立健全培養提高機制,有計劃、分批次地做好村級組織帶頭人輪訓工作,重點提高黨性修養,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覺悟。把村干部培訓納入縣級培訓計劃,定崗定人專職負責。要充分利用黨校培訓班、村級現代遠程教育、農業推廣中心等方式加強黨的方針政策、農村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著力提升村黨支部書記綜合能力。同時,要定期組織村支部書記實地考察走訪學習,親身體驗先進地區的先進模式和經驗,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和效果,為改革新農村發展建設提供新想法、新思路、新舉措。
2.促進民富是保障。積極培育“能人經濟”,讓村支部書記牽頭,鼓勵和支持有技術特長,懂市場經營的能人帶頭致富,讓村干部走在帶頭致富的最前沿,結合村內的具體狀況,探索合適的發展路子,例如:利用互聯網+食品加工、旅游業、多種經營等等。村支部書記要積極帶領村民致富,積極培育本村的特色產業,培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產業,示范、引領廣大干部群眾興辦各類合作社和經濟實體,從根本上解決好“有錢服務”的問題。要按照“定一個好計劃,找一條好路子,富一方群眾,活一方經濟”的思路,依托本村優勢,因地制宜,拓寬發展領域,形成“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模式,多途徑開辟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創新轉化思路,有序攻堅推進,尤其是在解決軟散村致富產業調整、“一把手”創新創業上加大扶持力度,增強村級組織自身“造血”能力。
3.壯大經濟是基礎。集體經濟實力增強了,就越有條件為群眾辦事,政令就越暢通,發展也越有后勁。因此,村支部書記要帶領村班子成員,積極探索引導農村集體經濟資產流動和優化組合,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努力找到化解村級債務的措施和辦法,轉變思路。積極采取措施,如清收還債、核銷減債等方法,切實化解村級債務,減輕村集體和農民負擔。與此同時,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防止新債務的產生。只有提高村集體積累,把村集體經濟真正壯大起來,才能讓農民真正挺直腰桿,村支部書記才能更加獲取群眾的威信,才更加有利于農村發展生產,帶動致富。
4.落實民主是根本。村班子因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實,給群眾留下一本糊涂賬,引起群眾的質疑,影響村民對村級黨組織的信任度。要充分調動農民真正參與到議事決策過程當中,發揮主人翁作用,強化集體主義責任感,獻言獻策,集思廣益。村支部書記要帶領村級班子規范“四議兩公開”、“村務監督委員會”等工作制度,抓好民主管理、民主理財等制度的健全落實,要把監督管理關口前移,決策讓群眾參與,過程讓群眾監督,村務向群眾公開,用制度管人管事,改變過去少數人或一個人說了算的局面,做到“決策講民主、辦事重民意”,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5.改進作風是原則。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下,全黨上下掀起深刻整風運動,對于村干部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黨性、作風教育。扎實推進村黨組織書記作風建設,轉變工作態度,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有利于團結和依靠人民群眾,獲取群眾的支持和幫助,有效地推動工作的全面開展和落實。只有黨組織書記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才能形成典型示范效應,帶領村班子集體、黨員干部群眾共同打造正風肅紀、清正廉潔的新時期農村干部新形象。
參考文獻:
[1]后晨.沭陽縣“四提四有”構建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J].村委會主任,2012(14).
[2]閆春雨.黨的基層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營造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3]劉基.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1.
[4]劉積高.提高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刻不容緩[J].農村經濟,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