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安
【關鍵詞】 新課改;教師;角色;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5—0076—01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開設的課程和教學模式也需要進行全方面的改革。改革方案需要適應社會的進步發展,因此需要對我們的教學實踐活動作出新的調整。整個改革過程包含了教育的全部參與者,這次改革給老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更多的機會,但也對老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課程改革中,學生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負責引導。這些變化表明,在課程改革過程中,老師應該主動地適應新階段教育的發展,改變教學模式,及時地變換角色,順應新形勢下教育的發展。
一、高尚的道德境界
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青少年心地善良,懵懂無知,在其內心里并沒有成年人所具有的庸俗價值觀。他們缺少對事物的認知,對與自己朝夕陪伴的老師有著較高的道德期望。如果老師給他們的印象是道德素質極其高尚的,那么該老師就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認可;如果老師的道德素質低下,眼里只看到金錢,甚至和學生相互較勁,那么學生就會對該老師置之不理。如果讓道德素質欠缺的老師教導學生,反而起不到教書育人的效果,只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反之,如果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師教導學生,他的品德和學生心目中的期望一致,時間一長,他的生活習慣就會被學生竟相學習,他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擁有這樣的老師是多么的自豪和驕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在教學過程中,他的行為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他的做事方法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他在解決學生矛盾時不僅公平,而且還有人情味,那么必然會得到學生的敬重。因此,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才可以落實好課程改革工作。
二、扎實的專業知識
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如果經常被學生提出的問題難住,經常念錯字的讀音,經常寫錯別字,那么這樣的老師是得不到學生認可的,老師好不好只有學生最清楚。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學生認可的老師,就必須要對本專業的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多閱讀相關資料,對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理解。例如,給你一篇千字的文章,在很短的時間內,通讀幾遍,要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作者的表達意向和作者的寫作特點等。在教學過程中,不要認為參考答案就是準確的,給學生布置的習題,一定要做到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再根據參考答案,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最佳答案,做好備課工作。老師還要做到觸類旁通,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一反三,這樣會產生較好的教學成果。一位合格的老師能夠坐下去,靜下心研究教學工作。因此,豐富而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決定老師素養的主要方面。
三、各種廣泛的知識面
老師不僅要研究學科方面的知識,高中的各學科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的焦點知識,老師只有把各學科綜合起來一起研究才會發現其中的聯系。比如,古詩詞其實就相當于古代的歌詞。如果語文老師對音樂也有一定的研究,有能力給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配上旋律,讓學生在聽音樂時體會到詩詞的優美意境,那么就會讓學生產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還有美術的線條美,數學解題方法有許多但答案只有一個,物理化學生物是對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奇妙的互聯網世界等許多方面。這些知識都能夠當作語文教學的學習資料,大語文觀的含義告訴我們,語文就是生活的延伸,語文就是過濾之后的生活。這就對高中語文老師的自身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創新的教學理念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變為主動,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時角色發生轉變,要從教授知識的角色轉變為指導學生學習的角色,這就對老師的自身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在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指引學生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的,老師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組織好課堂紀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過去老師像一部獨角戲的演員,而現在的老師需要成為一名導演,這就需要老師具備更高的素養。所以,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及時了解本專業發展的新動向。積極主動地參加課題研究活動,重點關注國內外教育理念的新發展,要學會思考問題,養成隨筆寫教學經驗和教研論文的習慣,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這應該成為目前高中老師具備的素養。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就需要對課程改革工作有一定的理解,主動地參加到課程改革活動當中,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角色進行相應的轉變,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以滿足課程改革的需求,進而為課程改革工作做出貢獻。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