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蕾昵
10多年前,國內有機蔬菜產業還未成氣候,摸爬滾打多年的川菜館老板張同貴憑借經驗,敏銳地察覺到有機農業的廣闊市場前景。2005年,張同貴在上海浦東創辦了多利農莊。一直以來,多利農莊采用“從田間到餐桌”直供會員的服務模式,嚴格管理、把控有機蔬菜的品質。為了達到高標準的有機種植,多利農莊在全國各地陸續開拓了上海浦東大團基地、崇明基地、海南三亞基地、海口基地、東方基地、陜西太白基地、山東孟戈基地、四川郫縣基地、九寨溝基地等九大基地,累計投資近10億元用于水和土壤的改良。經過10多年的辛勤耕耘,多利農莊現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有機蔬菜種植企業。
投身農業回歸“上游”
2005年創立多利農莊的時候,張同貴已經是擁有30多家川菜館的老板,他的初衷是做上海最正宗的川菜。然而,一份酸菜魚讓他當初的想法發生了徹底改變。當時張同貴發現:現在的酸菜魚怎么烹飪也做不出10年前的味道?正巧有一次,他回四川老家吃了一次酸菜魚,和當年一樣的美味。這樣的經歷讓張同貴意識到問題出在原料上,于是他毅然決定往“上游”走,讓食材回歸它本來的味道。
其實,張同貴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并非是一時沖動。當時他就讀EMBA,正在潛心研究有機農業。2005年,上海市政府剛好出臺了“計劃打造5到10個100公頃蔬菜基地”的政策。張同貴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契機,拿下了位于浦東新區大團鎮一塊面積1750畝土地的經營權。有機農業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土壤和水,為了使土壤和水達到有機種植的標準,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凈化期。這就意味著3年“只投入不產出”,必須前期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多利農莊成立初始,張同貴把全部資金投入到有機生產基地環境改善上面,在投入初期三四年內基地收入幾乎為零。到了第四年,農莊第一批有機蔬菜喜獲豐收,菜販卻給出僅幾毛錢一斤的價格,一氣之下張同貴決定不再賣掉,將蔬菜全部打爛作為綠肥。那些年,張同貴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到了第五年多利農莊才真正開始盈利。
“從田間到餐桌”
“做有機農業最難的并不是技術問題,最難的還是用戶。”張同貴認為,有機產品的成本遠高于普通產品,因而售價相對也高,關鍵是誰來消費呢?多利農莊沒有選擇傳統農業的道路,而是另辟蹊徑開創了“從田間到餐桌”直供會員的服務模式。按照營養師建議提供各種蔬果搭配品種,會員通過互聯網下訂單,接到訂單后多利農莊會安排人員在配送前一天采摘,然后用自建物流系統冷鏈直送到客戶家中,保證了蔬果的新鮮和營養。2010年,多利農莊的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初步實現盈利。2010年11月,青云創投和漢理資本注資多利農莊8000萬元;一年后,以德同資本領銜的4家私募機構再次注資多利農莊1.8億元,加快了多利農莊擴大基地建設的步伐。
經過深入的市場調查,張同貴發現多利農莊的目標消費群體強調的是安全、新鮮、品質,價格因素不是主要的考慮范圍。要滿足這群高端消費者的需求,除了產品品質之外,銷售、物流配送、客戶關系維護等環節,都是提升客戶滿意度的要點。為了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多利農莊打造信息聯網,實現生產到服務整個控制系統的統一和信息的共享。每一個大棚和菜地都有專門的設備進行田間精細化管理,設備可以從技術上測定土壤和植物實時生長狀態;消費者通過包裝上的編碼,通過網絡可以追溯到種子的購買信息、播種、施肥、采收、包裝、物流等每個環節的信息。
“最后一公里”往往是影響用戶體驗的最后一環,只有真正的冷鏈運輸,產品從田間到餐桌不超過24小時,才能最大限度確保新鮮、健康。多利農莊對蔬菜的運輸保護可謂是不惜成本,蔬菜離開田頭就用技術使其快速遇冷進入休眠狀態,再進行冷鏈配送。為準時準點將蔬菜送到顧客家中,張同貴自建物流系統,重資購入冷藏車配送,每單的送菜成本是10多元。
農業與“奢華”結合
盡管有機產品銷售暢旺,但張同貴認為,多利農莊不是單純在賣菜,而是倡導一種生活方式。走進多利農莊,猶如漫步在旅游風景區里,河水清澈見底,天然的河道把多利農莊分隔成一個個小島。島內道路寬闊平坦,沿途加拿大式的尖頂木屋,環保集裝箱改裝而成的接待中心,讓人有一種置身于歐洲小鎮的感覺。在多利農莊,可以舉行商務宴會、企業年會;可以品嘗有機小火鍋的農家菜;還可以有氧漫步,參觀各個種植區,甚至可以進行有機蔬菜種植體驗。
2013年,張同貴重金請來上海世博會德國館原班設計團隊精心打造,在陸家嘴開設了多利有機會所,將農業與“奢華”結合。“我們會所里的餐廳不僅僅是餐廳,主要是體驗。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于CBD。CBD的人看起來很光鮮,以往吃的卻是十幾塊錢不衛生的盒飯。我們建這個會所,一是解決我們員工吃的問題;二是品牌展示,因為到農莊太遠了。所以才把體驗中心放在陸家嘴。”
大膽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為有機農業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很多農產品可以搬到網上去賣了。大道至簡,不想方設法突破瓶頸,就可能永遠看不到希望的曙光。目前,多利農莊在會員制直銷模式后,又開拓了直營電商模式,用上了多利官方商城、微商城、微信和APP等線上工具,產品線也從有機蔬菜延伸到米面糧油、水產海鮮、肉禽蛋奶等,逐步擴大了消費群體。此外,多利農莊還加強了用戶體驗,去年6月份與法國麗世集團簽約打造“中國首個美麗鄉村酒店”——多利農莊深度有機體驗生態游,還將建立“多利島”打造O2O體驗店,并抓住迪士尼項目讓更多的人認識多利、了解多利、走進多利的有機生活。張同貴表示,多利,多利,意思是多方得利。從上海起步到基地遍布全國,這是多利人的夢想,也是多利一直堅持并將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全品類健康優質食品努力的方向。
2016年,中國平安戰略控股多利農莊,聯手多利開啟“平安好生活”項目。在“平安好生活,多利來‘食現”口號的引領下,多利農莊立足于有機蔬菜生產,并放眼全球優質食材供應鏈,以多利的品質標準,轉型升級為:為中國家庭用戶提供新鮮、安全、健康、美味的全品類食材,以建立全品類、全渠道營銷體系為目標,構建新一代大眾安全食品供應鏈體系,提供產品從生產基地直送到用戶餐桌一站式服務,打造面向全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