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敏
摘要:百香果生產是博白縣的新興產業。本文探討了博白縣百香果產業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及發展對策,將對推動博白縣香果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促進全縣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博白縣;百香果;生產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0.063
博白縣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太陽輻射能總量111.82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時數1778.3小時,年平均氣溫22.1℃,極端最低溫0.5℃,≥10℃年均積溫7392.5℃,無霜期長達351天以上,非常適合百香果的生長。百香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飼料。百香果果瓤多汁液,含有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營養價值很高,用它為原料,加工制成果汁、果露、果醬、果凍,風味獨特。百香果還具有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1 博白縣百香果產業現狀
1.1 種植初具規模
目前,博白縣百香果種植主要在江寧、那林、浪平等相鄰的幾個鎮。2014年開始規模種植,目前總面積約4500畝,其中江寧鎮3200畝。百香果種植投資少,見效快,年投資約1000元/畝,第一年掛果量約2000公斤,產值8000元以上。百香果既適合丘陵、坡地種植,也適合水田種植。
1.2 百香果管理較容易。見效快,效益好。政府支持
百香果能自花授粉且坐果率高,當年就可以掛果,收益快;百香果一般可以掛果好幾年,而且一年可以掛兩批果。百香果種植主要做好施足基肥和加強前期肥水管理兩方面,做好提苗搭架,即可獲得理想的產量和效益。近年來百香果的市場價格都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基于百香果種植的良好經濟效益,當地政府已將其作為村民脫貧的主導產業,村民種植熱情高漲,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村經濟向前發展。
1.3 種植水平不高,管理粗放,產量有待提高
目前,農村大部分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務農的勞動力主要是老人及婦女,務農意識不強,造成種植大戶、小戶、散戶缺少勞動力,管理粗放,耽誤施肥、搭棚架、病蟲害防治以及防寒等工作,再加上普遍種植水平不高,導致廣種薄收,產量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1.4 缺乏健全的種苗繁育體系
由于缺乏資金、推廣時間短,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缺乏種苗繁殖基地,種植戶大多都自行扦插繁殖。技術水平不高,意識不強,缺乏勞動力,在繁殖苗木剪取壓條的時候很難挑選到充分老熟、飽滿、無病蟲的枝條,導致苗木參差不齊,一些苗木掛果后果實偏小,商品果率低,極大地降低了經濟效益。
1.5 銷售渠道不穩定
雖然簽訂了一些購銷合同,但是價格高漲的時候,一些外地商人出高價收購,有些種植戶不履行合同,私自出售;同時,一些種植戶會再次等待高價的降臨,錯過采摘時間,造成爛果。
2 博白縣百香果產業發展對策
2.1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種植水平
針對果農技術水平低的情況,在生產季節充分利用農閑時間以及晚上等進行各種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生產,發放栽培技術資料,提高種植戶生產管理水平。
2.2 加強田間管理。提高百香果商品率
百香果田間管理包括合理施肥、整枝修剪、病蟲害、自然災害防治等。
2.2.1 合理施肥 在開花結果期間保證水分供應,同時在每次開花結果5天后每株淋施50克復合肥或250克生物有機肥補充養分。
2.2.2 整枝修剪 前期可采取疏引或剪除無果枝的方法,保證植株采光均勻;采摘后則要及時將結果枝、病蟲害枝和殘枝剪去。
2.2.3 病蟲害防治 百香果的抗病能力比較強,病蟲害較少,主要以實蠅、蜂類為害果實和地下害蟲(雞母蛆、蟻類)為害根部為主。首先是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尤其是水田和低洼地;其次是注意修剪,增加通透度以及清理病枝、病葉、病果到園外燒掉;再次是形成定期的預防制度,每月全株噴1~2次1%石灰水或者在雨季來臨前的5~6個月對30厘米以下涂白;最后是發現病害后及時用藥,可用敵克松800倍和托布津1000倍防治根腐病和炭疽病,用瑞毒霉錳鋅1000倍或銅大師2000倍噴施防疫病。
2.2.4 自然災害防治 首先是要做好園地的排水和灌溉,其次是要積極做好防凍措施,地表畝撒10~50公斤石灰粉,同時枝蔓可噴施石硫合劑或0 5%~1%的石灰水或者用石灰水對修剪后的根蔓進行涂白1米以上,并且按每株腐熟農家肥5~10公斤、復合肥100克加少量防蟲藥或生物有機肥1.5公斤在距根部50厘米處開環溝與泥土混勻后施下覆土,最后覆蓋稻草等保溫措施,也可在架上鋪上薄膜防止主蔓凍傷。
2.3 完善種苗繁育體系
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果實的大小、品質、坐果率,最終影響經濟效益。繁殖苗木的壓條應該選擇掛果多、果大并且沒有感染病毒的健壯植株進行扦插,同時也要求藤蔓充分老熟,芽眼飽滿,無病蟲。博白縣為了百香果的長遠發展,要充分利用全縣眾多從事農業科研、推廣的農業技術干部的優勢以及依靠產業龍頭企業和政府的支持,建立本地百香果種苗繁育基地,培育一批百香果名優品種,做大百香果產業。
2.4 加快土地流轉,推進百香果規模化生產
為了解決當前百香果生產不集中、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土地丟荒嚴重等現狀,要繼續完善土地流轉機制,讓一些種植能手和經濟實體把耕地集中起來,發展規模化種植、實行機械化,有效利用耕地資源,實現百香果生產由分散型向規模型的轉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訂單農業中的作用,確保果農、企業雙方利益不受損失,從而走上產業化可持續發展道路,提升產業效益。
2.5 鮮銷為主,發展加工業
以鮮銷為主,積極發展加工業,擴大加工量,積極引進深加工企業,推進百香果生產經營一條龍,提高百香果產業的附加值,把百香果檳、百香果醋等飲料、百香果酒等投入市場。既拓寬了銷售渠道,又增加了果農的收入,同時解除了果農的后顧之憂,使之更積極,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