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實踐是學習的終點,也是增強學習效果的關鍵。源起于西方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巧妙地將學習和實踐加以平衡,構成了類似體驗式學習的環境。相比真實的實踐,案例教學法讓學員們在教室中制定決策,失誤的成本要低得多。學員面對貼近商業現實的案例,可以充分發揮自由想象,而無需擔心決策的好壞會影響其職業發展。
百年來,案例教學法因為新穎的形式而廣受歡迎,從西方傳入中國之后,逐漸成為大多數企業學習與發展的良方。然而,仍有很多人對案例教學存有誤讀與片面認知,相關做法浮于表面,而未能真正地深入了解。
本期“特別報道”分享了國內外專家在案例教學領域的專業觀點,同時囊括了標桿企業開發和實施案例教學的優秀實踐。其中,中興通訊學院的案例和引導小組通過“儷音七器”,促進手機業務轉型;中國人壽以場景化案例教學方式,打造出“有溫度的培訓”;國家電投領導力項目對案例教學進行了循環式應用,形成“學習—工作—再學習”的循環學習路徑;華潤集團開發華潤三九冠名《爸爸去哪兒》的案例,挖掘出背后所體現的新媒體趨勢下品牌營銷的特點……
案例教學不該是照貓畫虎,而是一個反復思考與實踐的過程。只有深入探索,才能真正有效地培養出具備綜合素養的商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