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傳統方法,簡稱為“中醫四診”法。醫生運用這四種手段來收集疾病的癥狀,通過歸納分析,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變的部位、性質及其內在聯系,最后確定治療措施,下藥除病。通過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總結,本人認為:如果能把“中醫四診”法靈活地運用到班級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望”
“望”就是運用視覺,通過察言觀色,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因為人的精神、表情、言語及動作等是其內心活動的外在表現。通過留心學生這些方面的變化,就能及時了解其思想變化,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收到較好的效果。
我班有位女同學,剛開學時精神狀態不佳,整天心事重重,少言寡語。我觀察到這些情況后,與其談話,了解到其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父親年紀大了,母親又生病;另外,她擔心自己成績不好,對不起父母。獲知這些情況后,我耐心地給她做思想工作:目前家庭的經濟困難只是暫時的,等你母親身體康復以后,困難就會小得多。班級有兩個困難家庭生活補助的指標,一定安排一個給你,你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放下包袱,刻苦學習,以優異成績去回報父母以及所有關心你成長的人。通過這次談話,這位學生思想穩定下來,學習也很刻苦,還擔任了班干,現在學習、工作都比較出色。班主任的“望”及時地了解了學生情況,使學生輕松學習。
二、“聞”
“聞”就是運用聽覺,收集有關班級的信息,真實、快捷地掌握班級情況。有時班主任在班里,僅靠“望”還不能了解到所有的情況。這時,班主任就必須設立自己的信息渠道,而且這個渠道是多方位、多層面的,信息源有授課老師、班干部、學生等。只有多渠道收集信息,才能做到“兼聽則明”。
有一次,我聽說班上有位學生過生日,當時也沒放在心上。傍晚,我來到學生宿舍,卻見了一場“奶油大戰”,十幾位學生用奶油互相涂在臉上,興致正高。事后了解到,這場生日聚會花去近200元。而且有學生還打算統計全班同學的出生日期,準備大興生日聚會之風。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在班級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圍繞生日我們慶祝什么?該怎樣慶祝?錢從何而來?這幾個問題在班級展開大討論。通過班會,學生們的觸動較深,最后大家的意見也達成一致,同時做出明確要求:今后任何人不得以慶祝生日的方式鋪張浪費。之后,再也沒有同學鋪張浪費去過生日了。
三、“問”
“問”就是噓寒問暖,關心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時刻把學生的學習、生活放在心上,關心他們的學習,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在班級管理中,才有更強的感召力。
班上有一位男生,他平時上課特愛講小話,不專心聽課,多次規勸他,但屢教不改。一天上課,他竟意外地伏在了桌子上。于是我走到他的座位旁,“問”其原因。原來是頭痛,沒有精神,滿臉通紅,可能是感冒了。我讓班長組織其他同學學習,然后馬上送該生去醫務室,經檢查,確實是感冒發燒。這次之后,這位學生更加尊重老師,上課時的一些壞毛病也改了。他說:是老師的“問”使他減輕了痛苦,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愛,他一定會遵規守紀、好好學習,這樣才對得起老師。
四、“切”
“切”就是做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找準切入點。謬·詹姆斯說:“每個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個人天生都具有獨特的視、聽、觸以及思維的方式。每個人都能成為富于思想與創造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一個成功者。”細心的教師會注意學生的“獨特方式”,一旦發現他的某種特長潛能,就滿腔熱情地因勢利導,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設條件等手段強化它、發展它,這就是要找準的“切入點”。
我班有一女生與一男生坐前后位,平時交流的機會比較多,開始時只限于在教室討論學習,后來發展到在校園中“討論”,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我準備找機會做工作,但由于事情本身并不明朗,不宜貿然做思想工作,否則容易適得其反。機會終于來了,“五四”即將到來之際,學校團委要發展新團員,該男生遞交了入團申請書。我趁此機會做他思想工作:一是答應他的入團申請;二是告訴他,如果入了團,就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學習上,放在提高自己全面素質上,這樣才符合做一個團員的要求。三是同學之間,尤其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是正常的,但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影響學習,更不能違反學校紀律。婉轉的批評,雖未點破題,但他已明白其中的含義,欣然接受了批評并及時改正。這位學生現在不僅專注于學習,而且工作也認真負責,得到同學們的認可。
“四診”法是中醫診療的精髓,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班主任工作中,巧妙地運用中醫診療的“四診”法,往往能獲得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