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蓮
隨著新一輪城鄉學校布局的調整,集中優勢教育資源辦規模化的寄宿制學校已成為定勢,寄宿制也開始成為眾多學者和人們熱烈討論的一個話題。它可以解決偏遠地區因生源稀少而辦學艱難的問題,也可以讓農村孩子享受到比較優質的教育資源,并有條件開齊開足各門功課;能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解決農村孩子和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學生住進了學校,家長的負擔是減輕了,但學校管理的難度卻加大了;學生長期住校,生活規律機械、單調,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工作量增大,精神負擔加重,心理壓力加大;學生集中住校后,學生自身的衛生狀況不容樂觀等等?;诖?,筆者結合自己幾年來的工作經歷,談談拙見,和同仁們商榷。
一、寄宿制小學管理現狀
(一)學生年齡小,管理難度大,安全隱患多
就目前來看,農村寄宿制小學專職的生活教師太少,對住校生的管理,從早上起床、看護到夜間巡查,大多由班主任及值周教師輪換負責,工作內容看似簡單,但強度很大。城區寄宿制學校雖然向社會聘請了學生宿舍管理員,但只是負責對宿舍樓的衛生打掃,負責樓門的開鎖,晚上在宿舍樓值班而已,而對于怎樣讓學生睡好覺,防止學生夜晚著涼、尿床等卻難以細致到位。學生的一切問題仍由班主任負責,他們需要為學生付出極大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這樣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但他們的付出與回報是極不相稱的。
(二)學生學習生活機械、枯燥,環境單一、單調
農村寄宿制小學大都沒有配備音體美專職教師,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同樣無法正常開設。再加上寄宿學生在校時間過長,教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后就無所事事,生活顯得枯燥、單調。
(三)學生自身的衛生狀況不容樂觀
由于住校的學生多,教師不可能全部顧及,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幼齡學生,衣服、鞋襪臟了不會洗,吃飯后的碗筷洗不干凈,甚至個別有尿床史的學生經常尿床無人過問。平時學生的個人衛生也不樂觀,學生的手、臉、頭、衣服都不能得到及時清洗,很多學生不能做到天天洗腳,更不用說洗澡了,造成教室里、宿舍內異味很大,長此下去,學生的健康問題逐漸凸顯。
二、寄宿制小學管理策略
(一)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行為的準則,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文明宿舍公約》《寄宿生請假制度》《衛生管理制度》《優秀宿舍評比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配備具有濃厚愛心的“媽媽”老師,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
寄宿制學校必須加強保育工作,可從現有教師中挑選具有豐富生活經驗的老師擔任生活指導老師,實行食、宿“雙陪”制。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學生衣、食、宿要進行全程陪同,為他們分飯,替他們鋪床疊被,做到讓學生吃得飽、睡得好,杜絕發生安全事故。
(三)在宿舍管理中,生活指導老師從大處著手,小處著眼
精心細致地關心學生日常生活,把每一名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讓離開家長的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在學校生活得快樂。比如,值班教師在夜晚要不怕辛苦,多次起床查看學生宿舍,叫醒尿床學生按時上廁所,給愛蹬被子的學生蓋好被子,防止他們生病;要教會學生起床后疊好被子,打掃寢室;教會學生刷牙、洗臉,將口杯、盆子擺放整齊;吃飯時督促學生把飯吃完,并將碗洗干凈;學生身體不舒服時要帶其看醫生,并與家長取得聯系,及時處理突發問題;平時給寢室開窗、消毒,讓寢室通風透氣。做到讓學生在校安心,家長在家放心。
(四)強化安全保衛工作
學校要實行封閉式管理和嚴格的門衛制度,對學生出入校園和外來人員進校嚴格把關。實行家長接送制度,確保學生上學和放學路途安全及乘車安全。對住宿學生嚴格管理,因病、有事履行一式兩聯的請假手續,住宿記錄一份,門房登記一份,使宿舍管理和門衛管理不脫節,保障學生的自身安全。
(五)配備音體美勞藝專職教師
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要用學生喜愛的方式在課內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還要更多地開展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例如,南關小學利用少年宮活動場地開展電子琴、書法、繪畫、象棋、輪滑、空竹等興趣小組活動,選擇有特長的老師輔導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對應的興趣小組。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又轉換了學生的思維,為學習書本知識做了鋪墊。
(六)設立小型醫務保健室和心理咨詢室
學校應從現有教師中挑選培養醫務保健教師和心理咨詢教師,加強對學生進行個人衛生保健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學校的疾病防控工作,做到能及時處理學生中的小傷小病,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綜上所述,寄宿制小學的出現,對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促進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作為寄宿制小學的生活指導教師,我們要正視寄宿制小學管理的現狀,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策略,群策群力辦好寄宿制小學,讓寄宿制小學不僅是學生的校園,還是學生的家園,更要成為學生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