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摘 要: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就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由此可見,教師優雅的舉止、淵博的知識、翩翩的風度,無形之中都會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以修身養德、溫文爾雅來作為論述,探究了教師應該厚德修身,并做一名儒雅的教師。
關鍵詞:修身;儒雅;教師
教師禮儀會讓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表現出師者應有的氣質和風度。在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教師禮儀不只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職業修養和職業素質的教育,一種道德修養的教育,一種道德境界的教育。
一、修身養德以正其心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就是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須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
1.厚德正心
在“禮儀規范年”實施過程中,我校將禮儀融入教師的師德教育與考核中,開展了“弘揚高尚師德,做四有好教師”“人人講文明,處處見師表”等主題活動。我校以“名師工作室”為引領,倡導全體教師努力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我校市級名師楊冰冰老師一直走在自己的教育理想之路上,不斷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先后獲得了省市級的優質課一等獎,自己看一本書、一部電視劇也能與教學聯系到一起,寫成小論文,并在各類報紙雜志上發表。在楊冰冰老師的引領下,我校中青年教師潛心研究,備課參賽寫論文,為自己的夢想堅持著,追尋著……他們用行動詮釋高尚的道德情操,廣博的仁愛之心。
2.書香養心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提升教師內在素養的有效途徑,作為師者,我們更應該讀書養心,進而影響學生。我校舉行了“最是書香能致遠”校長贈書活動,“愛生智慧,情動教育——讀《做最好的老師》”“書香潤澤,悅讀分享”——讀《懂你的孩子》”“備課:精彩的背后——《備課的變革》”“暢讀吧——好故事分享”讀書交流活動。這些書籍或講述愛的箴言,或分享心靈的共鳴,或陳述專業的引領,書香浸潤教師的生命,既有專業的指導,又有文學的滋養,讓書籍引路,我們的教育教學增添了一份涵養。
二、溫文爾雅以表其質
古人云:“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身,外正其容。”舉止文雅、穿著得體、儀態端莊、作風正派的教師,很容易在學生之中形成威信。教師的氣質不僅應該是高雅的,而且應該是睿智的,并有親和感。為此,我校將《教師禮儀規范》教材式細化,學習形式和方法設計的靈活多樣,如定期開展禮儀修養課,從衣著服飾到妝容發飾,從站立姿態到上課形象,進行專業指導和觀摩學習,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和考核。
1.儀容儀表端莊親和
教師育人,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使他們成為高尚的、有智慧的人。
(1)坐立行走有姿態,做個端莊有禮的教師
身為教師,我們應對鞠躬、站、坐、行等方面的身姿規范進行了解,認真學習那些文明優雅的舉止動作,從細節處訓練自己,努力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鞠躬是教師每次上課的必行禮節,通過鞠躬,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營造平等友好的學習氛圍。在學校的學習習慣規范中,制定了規范的師生問好禮,即:在學生問候老師后,教師采取端正的站姿,雙目注視學生,上身平緩地前傾約30度鞠躬回禮。禮畢后面帶微笑,雙眼有禮貌地注視學生,然后開始上課。上課結束時,教師可再次面對學生從容施以鞠躬禮,以表示對學生積極合作的感謝。坐立有格,儀態大方,不僅是與學生平等相待的體現,更是教師良好的個人修養與師表風范的展現。
(2)笑顏如花掛嘴角,做個善于微笑的教師
微笑,其本質就是愛,學會微笑,就是學會愛。一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一份發自內心的笑容,是對學生真誠的喜歡、是對教育的全身心投入,也出自他很高的學識與修養。微笑是維護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潤滑劑,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課堂上,一個鼓勵的微笑勝過一個苛求的批評,會讓學生如沐春風,提高學習的質量;班級里,一個嗔怒的笑容好過一個嚴厲的指責,讓犯了錯的孩子自我反思,改正錯誤。一個和風細雨似的笑臉,讓教育變得簡單而又有詩意。
教師錄制的講課視頻,自我觀課,審視自己的課堂肢體語言是否得體大方,自我糾正;在學校組織“賽課”活動時,也將教師的儀表列為評價標準。多種形式的落實和考核,強化教師的禮儀修養,使禮儀意識自覺貫徹到教師的日常行動中去。
2.暖言善語芬芳潤心
教師的“暖”言、“暖”光,會讓人覺得沐浴在花香之中,沁人心脾。
(1)把握好暖言的運用,做個溫暖人心的教師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就要用熱情的話語鼓勵他;當學生受窘時,不妨說句解圍的話;當學生自卑時,別忘記用他的“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當學生痛苦時,應盡量設身處地地說些安慰話。春風化雨的談話,不僅讓孩子忘記自卑、忘記困難、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是在孩子的心里播種了愛的種子。
(2)把握好目光的運用,做個會用眼神說話的教師。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可以反襯出一個人心中的一切波瀾。在講臺上,教師要善于應用自己的目光,表達自己的思想。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教師無需點名,目光的交流中傳達的是信任和喜愛。當老師發現某個孩子的眼神游離,當堂指出既耽誤時間,又讓其失了尊嚴,一個眼神過去則飽含著批評和包容,目光更顯默契,更具魅力。
在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當教師文明優雅的口語與體態語、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有機融為一體時,就會構成和諧的教學整體旋律,彈撥出教書育人的最美樂章,這也是一名教師駕馭事業走向成熟的表現。
內正其心,外修其表。身為人師,內要加強學術道德修養,心態平和,治學嚴謹,外要注重禮儀,言傳身教,真正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真正做到厚德修身,儒雅示人。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