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小學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三種策略:讀誦結合策略;讀寫結合策略;互教互學策略。以期提高小學文言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文言文;教學策略;讀寫結合
如何把文言文這棵“根”培植在學生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實呢?引用朱文君老師的話:“其實方法很簡單,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所以在進行課題研究時,策略以“讀”字當頭,在讀中拓展。
一、讀誦結合的教學策略
1.就地取材,靈活銜接
聽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教文言課文《楊氏之子》,讓我深受啟發:因為對課文早就爛熟于心,教學中,他不作任何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聲情并茂范讀,“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聲調里曲曲傳達出來,讓學生耳與心謀,得到深切的了解”(葉圣陶語)。看似難理解的文言詞語,通過看于老師傳神的朗讀表演,學生就豁然開朗。
學習課文《鄉下人家》前,我以小古文《鄉村》引入:“鄉間農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绷攘葦嫡Z,卻描繪出鄉村依山傍水、鳥語花香、簡潔靈秀的獨特景致。文意淺顯,朗朗上口,讀完后再學習白話課文《鄉下人家》,在文白兩種不同表達方式的對比中體驗異曲同工的獨特魅力。
2.文白對照,搭建橋梁
在學習白話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對照朗讀學習文言文,使學生在對兩種不同文本的對比朗讀學習中既體會了朗讀文言文的樂趣,又感受到自主學習文言文的成就感。文言文中的“文言”讓人覺得艱澀難懂,如果一味地逐字逐句講解,學生可能就是手忙腳亂、囫圇吞棗地將其記下,這樣就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言的能力,甚至會抹掉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起到消極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摘來的果子好吃”,教師利用好教材資源,采用師生抽句子文白對照朗讀的方法,讀得有聲有色,興致盎然;學生可借助文本中的注釋自讀自悟,學起來更是輕松自如。
二、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
在學習小古文《日月星》:“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庇泄澴嗟刈x懂后,讓學生改寫成白話文,要求用上一兩種說明方法。學生甲改寫如下:“白天之所以叫白天,是因為太陽公公出來了,他都40多億歲了,還是那么燦爛明亮,把大地照得清清楚楚。尤其到了夏天,他就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小草彎下腰,曬得小河都懶洋洋地流淌。那時候我最喜歡夜晚了,晚上白白的月亮姑娘升起來,她沒有太陽公公那么亮,就像一個大玉盤,隱隱約約地還能看見幾顆星星,老師說,這叫月明星稀。于是我就等沒月亮的夜晚出去看天空,果然有數不清的星星閃閃爍爍,就像無數顆珍珠,它們看上去沒有月亮明亮,其實它們是一個個像太陽一樣的恒星,很多甚至比太陽還大還熱,不信,看看《宇宙奧秘》這本書,你就會相信我說的話了?!睅资值奈难晕?,被學生改為幾百字生動的白話文,添加上自己所知道的課外知識,變成簡單有趣的科普小品文,還運用了列數字法——太陽公公40多億歲了;打比方法——月亮就像一個大玉盤。這樣讀得有趣,寫得簡單,學生樂學之情,溢于言表。
學習《日月星》時重點理解文中“之”的不同用法后,讓學生仿寫句子,用上“……三者之中……最……次之……又次之……”師先示范:“荷菊梅,三者之中,吾最喜荷,梅次之,菊又次之。”學生仿寫“馬牛羊,三者之中,牛最大,馬次之,羊又次之?!薄疤倚永?,三者之中,桃最大,李次之,杏又次之?!焙竺嬖趯W《荷》中的“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這句,引導學生先理解“或”字的意思是“有的”,再仿寫就容易了。學生有寫“園中種桃,春日開花,或紅或白?!庇袑憽凹抑蟹N菊,秋日開花,或黃或白?!边€有寫“課間休息,同學活動,或跑或跳?!边@樣抓準了點,學生幾乎是雀躍著完成了仿寫,與大家交流時,自豪開心溢于言表。
三、互教互學的教學策略
在三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課文中有一篇《矛與盾的集合》,我的理解是,課文旨在突破成語自相矛盾的慣性思維,重新演繹,體現創新思維,這恰恰能鏈接小古文——自相矛盾。以前孩子們大多聽過這個故事,但是文言版的《自相矛盾》卻沒見過,這是我第一次隨堂鏈接文言文,讓學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義,還要理解成語的本意。上課時從范讀到帶讀,從師生對讀到男女生PK讀,運用多種讀的方式,以求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可是讀了七八遍,問了幾個小問題,就發現有的學生嘴上讀的興高采烈,眼里還是茫然一片。但部分學生卻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解答問題,這給了我靈感,何不讓孩子“好為人師”互教互學。在理解文意“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睍r,我適時把話語權交給了學生,學生甲就是個設疑小專家,從生活實際入手,“如果是你要賣盾,你會怎么說?”這個簡單的問題把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的生3都調動起來,大聲喊:“快來買我的盾呀!”這當然不是“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這句的意思,學生甲很善于思考,還是立足生活,反問生3:“為什么要買你的盾?你的盾有什么好處?你說清楚?!眴l了生3明白了“吾盾之堅”的意思,后又以“那別人的盾說不定比你的還堅固呢?!眮韱l大家明白“物莫能陷也”之意。后來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孩子們為了當小老師考問組員,深入思考,大膽設疑,從字詞到句子,在問答練習中,學得輕松快樂,這讓我深悟在教學中“好為人師”并非總是貶義詞,它所產生的學習內動力,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的質疑解疑能力大幅提升。
文言文語言精練,言簡意賅,在小學教學中重在點燃興趣,掌握了基本的方法“讀”后,拓展開來,形成讀、寫、教等策略,讓學生充滿快樂地去讀、去悟、去積累。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