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香
摘 要:所謂的校本資源是要求教師選擇和巧用資源,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使學生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得到發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無窮的活力。也就是說,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有意識地開發校本資源,有效地將多種資源應用到教學活動之中,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有意識地開發校本資源,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校本資源;社會;學校;生活;探索
校本課程就是以教師為主體,在實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學校、社區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開發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立足于學校,要從多角度、多方面來開發農村的校本資源,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方面入手對如何開發農村校本資源進行探索,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一、社會資源的開發
眾所周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是著名的休閑度假勝地,而勸農山鎮是一個風景名勝以及文化底蘊較深厚的地方。所以,在校本資源開發和實踐的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積極地開發社會、自然資源,要有意識地將這些資源納入我們的教學活動之中,一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們當地的相關知識,進而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保障工作。那么,我們應該將哪些社會資源與我們的實際教學結合在一起呢?
比如,引導學生參觀“長春世界風景園”,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并順勢向學生滲透熱愛家鄉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我們家鄉的美,同時,這樣的寫一寫活動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又如,引導學生了解我地區“退耕還林”的項目,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以為學生健康地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當然,除了上述的兩方面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滑雪場”“鴕鳥山莊”等資源帶入我們的課堂,引導學生在實際觀察或者是圖片展示中學習相關的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二、學校資源的開發
學校資源的開發也是校本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很多教師常常忽略的環節。所以,在校本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發現教材之外的相關內容,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有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學校文化長廊”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對學校組織的活動等進行學習,以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以學校組織的運動會為背景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在春季運動會時,五年級參與運動會的人數為12人,六年級參加的人數為14人,請問這兩個年級一共參加了多少人?等類似于這樣的設計,有效地將當時的場景進行還原,并引導學生進行內容思考,這樣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二來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又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為學校的一些公共場所設計標語,比如,草坪、水房、廁所等等,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自己設計出具有特點、意義明確的標語,進而也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學校各方面的資源,組織多種活動來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基本的知識,鍛煉能力。
三、生活資源的開發
生活資源的開發是指讓學生從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入手來進行學習,以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保障工作。那么,我們應該開發生活中的哪些資源來豐富我們的基本資源呢?
首先,從身邊中的小事入手。比如,引導學生觀察父母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這段時間做的所有的事情,引導學生去體會和感受父母的辛苦,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親情意識,并促使學生學會回報父母。
其次,從生活中的經歷入手。比如,組織學生將自己經歷過的、聽過的、看到的一些對自己有觸動的事情分享給其他學生,引導學生在互相學習中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這對學生全面地發展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綜上所說,不難看出,除了學習教材內容之外,社會、生活、學校等方面還有很多知識點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也是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從各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校本資源。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有效地開發農村校本資源,并借助多種教學形式來展現資源的價值,最終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劉德慶.農村小學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