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新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營業稅改為了增值稅在很多企業試行,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對于企業的稅負變化的影響尤其明顯。本文主要是在分析營改增對企業的稅負變化帶來的影響的基礎上,探討其政策優化的具體措施和途徑,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稅負;變化;政策優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企業的管理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我國政府也針對經濟的發展,對企業的管理推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政策,“營改增”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所謂“營改增”,就是指企業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這一政策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上海等地的企業中進行了試點,同時也拉開了其在全國企業中全面推行的序幕。從行業方面來看,營改增的政策目前主要在交通運輸和通信、郵電等行業中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推行,并且范圍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營改增”政策的推行是當前我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對我國稅制作出的一個重要改革,不僅對企業的稅負和財務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對于企業的整個管理工作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營改增”相關政策對企業稅負的重要影響
“營改增”作為我國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稅制改革政策,對于企業的各項管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特別是財務活動和稅負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營改增”政策也不例外。它對企業的影響既有正面的,又具有負面的。本文主要從這兩個方面來分析“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1.“營改增”相關政策對企業稅負的正面影響
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分析,我們將“營改增”相關政策對企業稅負的正面影響大致歸納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行業的稅負與原來相比減少了。我國之所以要實施“營改增”的政策改變,從國家的宏觀角度來說,其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企業的財務活動以及其他管理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特點與趨勢。因此,國家相關部門為了能夠實現對當前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的目的,并且在詳細的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營改增”政策,希望通過這一舉措能夠實現我國傳統的稅收格局與模式能夠向減稅的整體計劃的方向的轉變,從而使得企業的稅收壓力能夠適當降低,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在當前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增值稅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意義,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的稅負,從而有利于降低市場活動主體的經營壓力,能為其帶來積極的影響;第二,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之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市場發展對經濟活動的優化作用的發揮,能夠對企業各方面的發展產生一種正面的激勵作用,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對當前“營改增”政策的試行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為很多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在交通運輸行業。在原來傳統的營業稅的計算方式中,不能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外購服務費進行抵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稅負。而就愛那個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值稅的抵扣環節聯系起來了,從而便于企業在經過詳細的稅務籌劃準備之后,可以有效減少稅負。比如,在交通運輸企業中,假設其當期的交通運輸費用為30億元。那么在營業稅更改之前,企業要繳納的稅額就為0.9億元。而在營業稅變為增值稅之后,則其稅費為3.3億元。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還有15億元的外購服務費用,則這一部分的稅額為2.55億元。因此,通過二者稅額的抵扣,可以得出“營改增”之后,該企業要繳納的稅額為0.75億元。與原來的營業稅時的稅額相比,減少了0.15億元。因此,通過這一計算就可以看出,“營改增”相關政策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的稅負,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營改增”相關政策對企業稅負的負面影響
“營改增”相關政策的推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但是不可否認,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營改增”政策也不例外。對于某些行業和企業來說,它確實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并沒有真正地享受到這一政策改革帶來的減少稅負的優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稅負,比如一些物流和建材行業等。當前我國的建材企業大多是私人創辦的,常常會在某一時期內開展很多的現金交易的活動。但是根據我國當前的稅收制度,這類活動的金額是無法開具增值發票的,這就使得企業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獲得抵扣的憑證,從而使得企業的稅額不能得到有效地減少。而且建材企業的商品一般都要通過物流運輸運往買家,在這一過程中,很多貨車的司機不樂意接受建材公司開具的燃油或者維修類的發票,同時工人的工資和過路費等費用也不能和稅款進行抵扣。因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差距,從而導致“營改增”政策推出后這些企業的稅額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而且這種稅額還不能得到政府的補償,這就更是加重了企業的稅費負擔。
二、優化征稅制度的相關對策與途徑
在“營改增”相關政策推出的背景下,我國很多企業的稅負都發生了變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變化都是有利的。因此,為了讓“營改增”政策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對所有企業的稅負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就要對當前的征稅制度進行優化。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我國的稅收政策,成為了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將對其具體措施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1.注重對企業的引導,提高企業的議價能力
企業的議價能力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影響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這一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利潤的提升。因此,在“營改增”的政策背景下,優化征稅制度的過程中國,要加強和注重對企業的引導,提高企業的議價能力。對于一些混合性較強的企業,要對其銷售模式進行適當拆分,并且制定出不同的稅率,從而引導企業對其結構進行一定的變更,設立一個獨立的繳納稅務的主體,從而讓企業能夠擁有一個較高稅率的進項稅的抵扣額度,減小企業的稅負。首先,企業要加強和重視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企業的議價能力是和企業所獲取的信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企業對當前市場中的信息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全面的話,就會讓企業在議價的過程中陷入被動的局面。因此,企業要不斷加強自身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為搜集最新信息提供技術支持。其次,企業可以采取集體議價的形式,避免議價過程中出現不利影響因素。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完善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搜集市場信息等,都將花費大量的成本資金。因此,他們可以采用集體議價的形式,讓所有參與議價的企業一起搜集和分析相關的市場信息,從而有效地降低自身的資金成本。
2.在“營改增”政策的背景下對征稅制度進行適當調整
在推行“營改增”政策之后,對很多地方的企業的稅負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優化征稅制度政策的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在“營改增”政策的背景下,對征稅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可以適當地擴張獲得財務收入的途徑與渠道,加大對房屋和自然資源的稅收的扶植力度,并且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情況對稅收進行調整。此外,政府為了解決一些中小企業難以獲得進項稅抵扣的機會的問題,可以適當地對一些中小企業提供稅收優惠的相關政策與方針,從而減輕這些企業的稅費負擔,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靜,李曉紅.營改增對公路運輸企業稅收負擔影響的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3(08):130-131.
[2]黃義晏.“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稅負的變化及政策優化建議[J].稅收與稅務,2015(03):126.
[3]楊亞西,楊波,程鵬.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2(07):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