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柱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及農業的發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逐步深入,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已經成為各大媒體及社會討論的焦點。隨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村土地流轉也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和新趨勢,尤其是目前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快,農村土地流轉開始向合理化、標準化以及市場多元化轉移,規范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新常態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目標。
關鍵詞: 土地流轉;現代農業;土地制度
一、新常態下農村土地流轉的發展、問題和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影響
(一) 土地流轉過程中產權向市場轉移但主體不明確
如今,農村土地流轉呈現出向市場化轉移的特征。這不僅讓土地流轉實現“合理”與 “高效”的協調,同時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體現。土地流轉的過程中,通過市場機制和其他各方的定價,各類分散的土地經營農戶將個人土地轉讓給以企業化發展的地方各大農業龍頭和商家。目前,很多地方的農業龍頭企業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這些企業直接參與土地所在農村地區的開發和推進,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土地流轉市場化,不僅解決了農業生產過于分散的經營和管理,而且農村土地流轉已經成為新常態下農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當前形勢下,土地出讓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是土地所有權主體不明確,這樣的模糊現象出現,并不符合新常態下的現代農業發展。雖然法律規定土地是集體的,但農民卻可以自由轉讓土地的所有。從政策上來講,農村的政府及居民組織可以被認定為農村土地的主體,因此農村土地使用權的邊界是模糊的,導致市場化中農民個人和企業對于土地的所有權產生爭議,甚至會由此產生暴力事件。
(二)土地經營的價格向合理化發展但流轉形式比較分散
在以前的土地流轉過程中,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導致他們在土地流轉中得不到合理的價格。隨著地方土地政策的改善和農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村土地價格變得更加合理化。而且,新常態下的土地流轉價格還會隨著市場經濟的調控變化,這樣的變化也保證了將來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利益。而合理的土地流轉,不僅保障了農民的利益,也有利于轉移當地剩余勞動力,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是土地流轉的最終目的。但是目前農村的土地流轉都只是小規模的,如今,農村的大量勞動人口向城市轉移,這部分勞動力的土地就會自發性地流轉到其他人手中,但是,土地流入的戶主大部分都是其身邊土地規模相似的農民,而這種農戶之間的土地自發性流轉模式,無法適應需求量大的地方農業龍頭的需求。
(三)土地流轉工作日益規范卻仍具有無序性
在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影響下,政府針對農村土地的流轉出臺了更多規范化的政策。從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農業發展項目的調整到后續的宣傳工作,很多地區的地方政府都有了比以前更規范的制度與步驟,包括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和后續的程序都有了嚴格的規定。相對于早期口頭化、自發性的土地流轉,現在很多農戶間的土地流入和流出都會簽訂更詳細的書面合同。這樣一來使土地流轉更具有法律效益,從而保障了農民的利益,保證了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規范性。
二、新常態下土地流轉的改善和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辦法
(一)明確土地體地位,確立土地產權關系,保障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農村在土地的產權方面體現出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農戶之間可以自由流轉的土地經營權;第二種是農戶按戶分配的土地承包權;第三種是歸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而現階段土地流轉的方式是農戶將分配到土地承包權的土地,在承包期內將土地的經營權轉讓給其他人,使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割出來,這種狀況下,流轉出土地的農戶土地承包期內的承包權就會變成了農戶的財產而不是債權。因此,只有改革了現有的產權關系,才可以使農戶的土地承包得到永久性的所有權,從而確保土地流轉間的利益主體還是農民。
(二)保障農戶的合法權利,政府干預土地流轉形勢,確?,F代化農業規范開展
雖然我國農村土地在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了其應有的功能,可是不合理的土地流轉管理,容易對政府政策、生態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方面造成損害,但如果政府干預土地治權的結構和流轉形勢,就可以為土地產權關系在制度方面提供保護和實施的保障。因此,政府要明確土地的流轉、功能和產權屬性之間的關系,將它們作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基礎,建立由政府干預的合理土地流轉結構,使得農民在土地流轉方面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的保障。
(三)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的秩序,通過合理的中介及組織保障現代化農業的健康發展
現階段土地流轉中存在的中介組織,仍然不是很完善,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符合市場經濟需要,能夠和國家市場經濟調控相結合的土地流轉機制,讓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市場經濟制度得到有效的發展。要高度關注土地流轉中的的中介和當地的土地服務組織,打破地方政府對土地流轉的壟斷,通過政策建立一個包含土地流轉與中介服務組織的機制,提高中介和土地服務組織的效率,讓土地流轉的過程更加地組織化、市場化及有序化,從而為土地的經營提供高效率的土地流轉機制,保障現代化農業的健康發展。
結語
農戶具有的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是土地流轉的基本準則。保證農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的利益,完善土地流轉的市場機制,通過出臺一系列有利于農民的土地流轉政策,是目前優化土地改革,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加快土地流轉進程,是一個長期的社會現代化發展工程。只有綜合運用政治、經濟、社會等措施,同時發展,才能保證土地流轉規范健康的發展,促進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傳興,張良悅,趙翠萍.土地資產置換與農村勞動力城市化遷移[J].中州學刊,2015(09)
[2]黃祖輝.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構與制度創新--兼論以農民合作組織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與制度建設[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4(06)
[3]夏金英,葉發寶.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