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敏
教輔的銷量取決于教輔本身的質量,而教輔的質量源于優秀的教研人員、一線教師以及出版社多方的共同努力。教輔是一種顯性的教學資源,既是教師的助教讀物,也是學生的助學讀物。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教材編寫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師生們對如何梳理教材內容、落實知識點,以及檢測知識點落實的程度等產生了一些困惑。
《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系列叢書是一套能適應目前教與學實際需求的高質量輔助性教學材料,其立意新穎、思想明確、科學有效。該系列叢書的編寫理念與新課程改革理念同步,遵循新課改所倡導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發展的需求,在內容的呈現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講述”,而是采用多種形式并舉。以《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英語 七年級 下冊)為例,該書在模塊設置上頗具特色,做到與課本同步,書中的每個單元分為Section A 和Section B兩大課型(兩大課型的異同點詳見下方表格)。每個單元的兩大課型之后,都附有一份自測試卷供學生進行自測,從而使學習效果得到優化并達到最大化。同時,該書還配備了期中和期末兩套試卷,方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
以上只是對《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教輔書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和介紹,事實上,該套叢書自編寫之日起就秉承了以下理念:
一、分析學情和師生的需求
我們始終認為,師生是使用教輔的主體。因此,對師生現狀和需求的研究,是完善教輔的起點。一套優秀的教輔,能起到傳播新教育理念、改善教師知識結構、減輕教師備課負擔,從而提高教師教研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作用。然而,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對教輔的需求是不一樣的。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投入較大,教學質量具有一定保證,因而對教輔的外觀裝幀、內容難易程度的要求相對要高一些。基于此,我社多次深入到教學一線,在東莞、惠州等地的多個學校與教輔使用者進行座談,面對面地交流并聽取對方意見;對有待改進和需要拓展的地方做了詳細記錄,于再版之際請相關作者做出一一修訂。
因師資水平和教學條件存在差異,與發達地區相比,欠發達地區的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更需要教輔書的幫助。為此,我們在教輔稿件內容的選取上尊重師生需求,編寫每一套練習時,都先請作者在幾所教學條件較落后的學校開展試卷質量的信度與效度分析,以科學的方式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教輔。
二、滿足學習者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所謂優質教輔,應該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以造就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統一的優秀人才為目標,通過與教材的優化整合而獲得優良質量的教育資源。辦好一套優質教輔,具體來講要處理好幾對關系:
一是教輔書與配套教材的互補關系。教輔書依據教材而編,因此需要編寫者首先“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框架、結構,分析知識點的落實情況以及重點、難點的謀篇布局等,找到教輔書需與之互補的“點位”。以《百年學典 中考總復習》(思想品德)為例:該書分十三個專題,專題內容皆源自教材,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將教材的多個章節進行整合,重新謀劃格局、搭建結構;一個專題中,貫穿了三個年級的相關知識,省去了教師繁重的備課工作,也理清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復習時可事半功倍。
二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與終結性訓練的關系。新課改指出:各科教學目標都應強調“過程與方法”的重要性。教輔書的編寫也要突出這個目標。《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系列叢書中設計了同步性學習板塊以及體現思考、分析過程的訓練題目,并配有期中、期末和其他階段性測試等終結性綜合訓練題,幫助學生梳理應識記的考點,通過貼近生活的思維訓練,讓學生學會用事實說話,發散思維,并在生活中提高個人修為。
三是基礎訓練與拓展訓練的關系。教輔書的編寫應符合學科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基本教學目標在基礎訓練中得到落實。其知識內容要準確、恰當,能夠兼顧對學生的“三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和學科能力。教輔書還具有在日常教學與中考、高考間搭建橋梁的作用,因此拓展訓練尤為重要。《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系列叢書在拓展訓練的設計上做得十分到位。以《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語文 九年級 下冊)為例,書中選取了一些與課文題材相同的優秀文章,讓學生拓寬視野,同時在學習難度上向中考看齊,做到有針對性地訓練。
教輔書的市場化程度很高,要求出版者緊跟教材的變化和市場的需要,不斷更新或推出新的教輔品種。在這種情況下,編校質量是教輔書立足于市場的根本之道。優質教輔書應具有較高的編校質量及印刷質量,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圖書差錯率必須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范圍以內。《百年學典 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系列叢書的編校質量始終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贏得了讀者的關注和認可,無論是在體例上還是內容選擇上,都體現著新課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