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烽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深度開展,更多的化學老師認識到初中化學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意義.化學探究活動也成為重要的教學方法和學習途徑,得到師生們的廣泛重視.但是只有重視還不夠,必須能夠發揮其不可替代的實踐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尋找正確的活動切入點.初中化學活動探究的切入點的選擇,首先要確定怎樣的方式能夠吸引學生更多的注意力,或者他們需要怎樣的知識切入角度.另外要考慮化學活動的特點,怎樣能直截了當表達中心內容.還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注意和生活情景的聯系,注意和提高知識的理解力,注意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一、了解學生需求,以他們的興趣點為切入點
初中化學探究活動課程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指向為指導,將基礎知識技能的訓練融合到探究活動當中,這樣才能夠發揮其實踐指導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動手水平.教師在課堂中要觀察學生對化學的喜好,經過實踐發現,學生喜歡化學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它比較有意思,不同的條件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甚至在過程中稍稍改變條件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在人教版初中化學當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實驗,完全可以設計成探究活動的切入點.例如“酸堿反應”當中,探究學習酸堿的性質和表現時,可以在課堂前,先給學生幾杯透明的溶液,里面有水、白醋、氫氧化鈉水溶液、鹽酸水溶液、氯化鈉水溶液等,然后讓學生判斷其酸堿性.之后經過大家的討論,得出幾個分組,再進一步確定.后來老師可以向氫氧化鈉水溶液里面加幾滴石蕊試液,顏色變藍,再將鹽酸倒入其中,顏色變為粉紅色.此時可以讓學生思考這是為什么?顏色的變化會給學生很強烈的視覺感受,也足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從實驗現象出發進行探究,是正確的探究過程,是從問題開始的思考,符合研究進展的順序,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一個解決問題的順序.
二、契合知識特點,以特性為根本設計切入點
教學要針對學生的喜好,更要結合知識的特點.老師在設計化學探究活動時,一定要參考化學知識的不同特點.有的化學實驗需要精細的儀器,或者做起來比較困難,此時便可以選擇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演示實驗過程.一些簡單的生活化的小實驗,則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還有一些在生活中就可以獲得的化學知識,其探究活動可以是口頭的或者是以課下作業的形式進行.
契合知識的特點,比如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時,可以以舉例子的方式進行.讓每個孩子說一個鹽的名稱,后面的同學接上,不斷刺激學生的思維和生活的觀察力.而《生活中常見的化肥》則要聯系生物知識,知道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這些化肥又有哪些種類等等.需要學生進行生活的調查,甚至可以到買化肥的商店了解詳情,也體會一下不一樣的職業.
三、聯系新舊知識,以舉一反三的形式設計切入點
“舉一反三”是一種重要而高效的學習能力,“學無止境”,我們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畢竟有限或者是遠遠不夠,而應該培養一種舉一反三的能力,能夠從舊知識中獲得新知識,從新知識中擴散到更多的新知識.這樣在設計化學探究活動的時候,可以以此為考量,每次的活動不要僅限于一個知識點,完全可以是新舊交替,多個知識點相互交叉融合.這樣在學習一個知識點時,就能夠聯系到另外的知識點,甚至又可以擴散到其他.如果老師知識點的設計是有限的,那么可以在探究結果后面,加一項探究反思.學生能夠從此項探究活動中學習到什么,思考到什么,反思到什么等等.這些記錄都將會成為學生很寶貴的學習財富,而且不是老師的灌輸,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對探究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大有裨益.
四、生活化教學,從身邊化學為切入點
化學就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是我們對生活現象的解釋和更好地生活的保障.化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習得感受”,便是將學生從哪里學習,怎樣學習看的更加重要.作為一名化學老師,首先要有這樣的慧眼,能夠從生活中識別化學,并且將其達到課堂中來.從而揭示化學現象的原因,也將學生帶到一個更加豐富而熟悉的化學世界中來.也只有做到這樣,學生才能夠對化學知識理解更加透徹,利于理解的同時,也加深了其印象.
例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時,就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們呼吸時,吸入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燃燒現象,怎樣滅火,我們可以自己制作氧氣嗎等等.呼吸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事情,學生可能不去思考也會有所體會,這樣的貼近生活的切入點,大大降低了化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了化學學習的意義.再比如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時,老師可以先提問女生,你們喜歡鉆石嗎.大部分的女生一定都會說喜歡,男生則可能說媽媽有之類的話.然后讓他們形容一下鉆石的樣子,接著可以讓同學們觀察自己平時使用的鉛筆,然后告訴他們其實這兩個東西組成的原子是相同的,在微觀世界里其實就是一個東西.同學們必然會感到驚訝,這樣具有生活體驗的教學帶給他們更大的感受和吸引力.他們回到家中可能也會對父母說,這樣也是一個記憶和使用的過程.
總之,化學探究活動是一個富有實踐意義、教育意義和指導意義的設計環節,充滿了驚喜.但是要想發揮其真正的作用,還是要利用科學設計的辦法,尋找好的切入點,讓學生感覺更加熟悉、更加容易、更有動力地進行探究,并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發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