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揚月



物理學是一門研究自然界各層次物質運動規律的科學,中學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可由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及物理實驗技能等部分組成,這些內容和物理實驗是密不可分的.
一、電表接法實驗突破
根據省教研精神,近幾年考實驗注重課堂上做實驗與講實驗的區別上,學生做了分組實驗效果就不同.典型是電流表或電壓表的滿偏、略偏、反偏.課堂上講到這時,我就重新給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情況分兩種:(1)斷開開關時,觀察電流表指針反偏:電流表實驗前未調零.(2)閉合開關后,觀察電流表指針反偏: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引申到題目講解,剛開始學生對題目不看反偏就下結論: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突出了講實驗和做實驗的不同效果.
二、斷路和短路的實驗突破
對于電路的斷路和短路,我給學生做以下實驗進行突破.
對電路分析必須明白:
(1)電路元件的電阻大小排列依次為:導線、電流表、用電器、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其他元件在電壓表面前相當于一條導線.
(2)電流表并聯和電壓表串聯形成短路和斷路.
(3)沒有經過電路元件的導線可以看成一個點.
(4)電路的導線接點可以在同一段導線中移動.如圖1、圖2.
在a、b、c圈內填上不同的電壓表、電流表來分析不同的短路和斷路.(5)電路故障的判斷:一看電流,二看電壓.
內外指的是電壓表測量范圍的內外.
例1 如圖3,若兩表示數突然為零,則該電路出現的故障可能是?
A.燈L短路 B.燈L斷路
C.電阻R短路D.電阻R斷路
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無示數對應的是外斷,正確答案為D.
例2 如圖3,連接后,閉和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有示數,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斷路
C.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
D.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
過程分析 電流表有示數短路,燈不亮說明沒有電壓,對應內短,燈泡短路,選A.
例3 利用圖中電路研究某問題.如圖4,當閉合開關后,發現兩燈都不亮,電壓表V1有示數,電壓表V2無示數,則電路發生的故障是.
分析 兩燈都不亮,說明斷路.V1有讀數說明內斷,L1斷路;V2無讀數說明外斷,L1斷路.效果相同.
例4 如圖5,開關S閉合后,電路正常工作,電壓表有一定的示數,一段時間后,電壓表的示數突然變為零,則故障可能是或.
分析 有兩種可能,對應的電壓表無示數外斷內短,答案:R2斷路或R1短路.
課堂上這些實驗設計意圖:電路故障的考察主要出現在填空題,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題中,每次做到這類題目時,學生失分較多.所以我就想有沒有一種方法讓學生順著一定的思路找出答案.通過這樣的歸納,對于中等水平的大部分學生是個很大的幫助,其中不足之處,請領導老師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