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位戲劇大家的身影

2016-05-14 17:09:34姚慧芳王霆煒呂湘毅
時代報告 2016年5期
關鍵詞:創作

姚慧芳 王霆煒 呂湘毅

他是一位癡迷編劇的人。“下鄉知青”,給他的心靈深處印上如雕似刻般的記憶。他有過劇本沒人支持、沒劇團排演的敗筆落寞,也有過初創劇本終于被搬上舞臺的喜極而泣的時刻。

《村官李天成》《焦裕祿》《全家福》《魏敬夫人》等一系列精品力作的接連走紅,使他一步步走入了全國戲劇界的聚光燈下;他高瞻遠矚,披堅執銳,用一部部優秀劇作,化做向藝術高峰沖刺的階梯,扶搖直上,摘取了一頂頂編劇獎的桂冠。他,就是姚金成。

鋒芒初露

1948年10月。姚金成生于臨汝縣城。一條清澈透底的小溪,自北向南,穿越西關,匯入汝河。相傳一位農家少女嫦娥,以溪水為鏡,洗耳綹發,甚是聰明秀麗,被月娘召進天宮,留下了“嫦娥奔月”的千古神話。這條小溪,此后被人們稱作洗耳河。姚金成先生的少年時期,就在這類動人的傳說中度過。

1968年12月,那是文革動亂的歲月,高中畢業的姚金成走出了校門。他當過下鄉知青,插隊駐村歷練;參加過“三線”建設,當民工修筑焦枝鐵路;入過縣民工團文藝宣傳隊,擔任樂隊伴奏并編寫節目。他的伴奏,為樂隊增了光;他編節目,為整個團隊添了彩。在當時,姚金成先生的表現,雖只是小荷尖角,但也使縣文工團領導感到“發現了人才”。1970年9月,他被正式招工進了縣文工團,除了當樂隊伴奏員,還兼任學員教師和創作員。

不過姚金成真正的興趣還是在劇本創作。1971年冬,他利用業余時間,寫出了一部大型現代戲劇本《興龍寨風云》。那年月,文革氛圍正濃。以一篇文章、一首詩歌被打成反革命而入獄坐牢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根本無人敢再動手寫戲。幸好,文工團領導出于偏愛,并沒有找他什么麻煩,還在團內組織一次討論,提了一些意見,也上報到了洛陽地區文化局。曾有領導要進行批判,被當時一位開明的副局長攔了下來,后來算是不了了之。

1972年,姚金成調入縣創作組,擔任劇團編劇。1972年,他創作了以養豬為題材的中型戲《峻嶺紅梅》;1973年,編寫了小戲《賣桑杈》。前者參加洛陽地區調演沒被選上,后者因原定的地區調演停辦而失去了在更大場合亮相的機會。

兩個劇本的擱淺,讓姚金成引為憾事。從此,他的戲劇創作進入了長達5年的“休眠期”。他想到就此擱筆,卻又于心不忍。戲劇界有諺語云:“要生氣,寫個戲”,道出了寫戲的作難與艱辛。豈知,人真的生了氣,思緒不定,戲也就無從寫起。他曾癡想戲劇創作應是一個順風順水的人生海洋,但又想到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痛苦和磨礪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個沒有風浪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他努力掌控自己的情緒,讓頹廢的思維回歸理性。姚金成先生漸漸地重新振作起來……

正所謂:“觀念一變天地寬。”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全國人民進入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祖國文藝戰線迎來了社會主義文化藝術復興的春天。就在1979年初,姚金成先生調入縣文教局劇目創作室工作。他如饑似渴地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并貫徹落實到自己的戲劇創作實踐中。這年秋天,他在風塵仆仆采風的基礎上,完成了劇本《云山情》的創作。

經歷了幾次波折,該劇終于于1980年在縣曲劇團排演。適逢洛陽地區將舉行戲劇會演,1981年1月6日,該劇參加洛陽地區會演,在觀眾中產生了轟動效應,并受到戲劇界一致好評,獲得全區優秀劇目一等獎和編劇一等獎。與此同時,被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全劇錄制播放,在省內外引起出人意料的反響。

這部戲,曾在《臨汝縣戲劇志》中作為盛事予以濃筆記敘。

這部戲,在汝州市(臨汝縣后被國務院批準改稱)曲劇發展史上占有不可磨滅的一頁。

這部戲,是姚金成的編劇生涯第一部成功排演并獲獎的戲,成為他走上戲劇藝術之路的標志性劇目。

這一年,他33歲。

海上追夢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

正當河南省文化局舉辦的全省導演培訓班結業之際,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的楊凝教授和該院副院長江峻峰得悉曲劇《云水情》在洛陽地區會演中引起轟動的訊息。他們立即專程赴洛,觀看了這部戲,并為此戲舉行了座談會,對《云山情》贊愛有加。楊凝教授說:“這是我在河南開辦培訓班的一年來,看到的最好的戲。”她特意找到姚金成面談,說準備拿這個戲作為她導演教學用的劇目,姚金成表示同意,接著她還介紹了上海戲劇學院的招生和教學情況,很希望姚金成先生將來有機會到該院深造。

對楊教授的“希望”,姚金成當時其實并沒在意。未承想,時隔一年,真的來了“不期然而然”的機會。1983年春,聽說上海戲劇學院戲曲編劇進修班在武漢設考點招生。他前往應試,幸運地被錄取。這年9月,他到上海戲劇學院報到后,就去楊凝老師家拜訪。這位楊教授,喜出望外,熱忱地留他在家吃飯,歡迎這位老朋友、新學員的到來。

當時的上海戲劇學院,處于我國戲劇教學水平領先時期。學院的教學師資實力雄厚。老一輩的如陳古虞、陳多、胡導、薛沐等都還健在;年輕一輩在一線教學的如葉長海、戴平、余秋雨、丁羅男等都風華正茂。班主任陳多先生,還不時邀請校外名家如俞振飛、袁雪芬、季羨林、陳西汀等,為學員舉辦講座。真可謂名師薈萃,營養充足。

在上海戲劇學院校園里,這位河南籍的姚金成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過著既簡單又儉樸的生活,一碗稀飯、兩個饅頭、一碟咸菜,就是他們一頓飯。但是他們的精神狀態非常好,思想很活躍。晚上,他們在宿舍里經常就戲劇觀念、戲劇命運,展開激烈辯論。

姚金成十分珍惜這次進修學習的機會。他邊攻學業,邊覽經典,注重用戲劇理論指導自己的創作實踐。即使在黃浦江上浪遏飛舟,也沒忘記在腦海激起逐夢的波瀾。他見逢插針,分秒必爭,構思著戲劇新篇。

愿景不負追夢人。姚金成從研究《山海經》《世本·氏姓篇》《晉書·李特載記》中受到啟迪。一個古老而又悲愴的故事,在姚金成先生的筆下,成為《廩君與女神》的神話史詩劇。

上海戲劇學院戲曲編劇進修班結業在即。學院領導要求學員回單位后,在規定的期限內拿出戲劇作品作為匯報。沒想到,沒過幾天姚金成先生就呈上了他的《廩君和女神》。一些老師和同學感到驚奇。問道:“學業這么緊,你怎么有時間創作?”姚金成先生說:“進修,是特別的‘攻讀與創作之旅。旅行的意義在于找到自己,而非只是瀏覽他人。”回答簡捷而蘊含哲理。

是的。他的進修結業答卷,臻于完美。

更重要的是,這個答卷,體現出一位劇作家披堅執銳的精神。

大作問世

在姚金成先生看來,不管多少人怎么說,他都認為作為一個作家,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判斷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別人怎么評,他都不會打亂自己的節奏。有同行朋友對《廩君和女神》高度評價,但他覺得,盡管這部戲已成為史詩性的經典劇作,但仍沒有達到作為劇作者的原本預期。他說:“我自己一直在劇本中間尋找,尋找那讓一些讀者感到震撼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么。我強烈地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東西在撞擊著我的心靈,卻難以清晰準確地予以表述。”

這不僅是自謙,更多的是自責。姚金成就是這么一位苛求自己的人。但無論他作何解釋,他都有成立的理由,并且能把筆者心目中評判是非的標準即刻擊碎,陷入兩難境地。

筆者認為如果說《廩君和女神》是姚金成的一種文化力量凸現,那么,《歸來的情哥》(1988年)與《闖世界的戀人》(1990年)則是他對現實生活的拆解與燭照。這兩部戲,分別由河南豫劇三團和洛陽豫劇二團首演,并分別獲得河南省第二屆和第三屆戲劇大賽演出一等獎和優秀劇本獎,后者的主演陳淑敏還獲得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尤其是他創作的大型豫劇現代戲《螞蜂莊的姑爺》(1995年),經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后,榮獲中宣部第六屆“五個一工程”戲劇獎、中國“金三角”戲曲交流演出金獎、河南省第六屆戲劇大賽演出金獎和優秀劇本獎。這一個個逐級升高的臺階,都留下了姚金成不懈攀登的足跡。

戲劇是濃縮的生活。戲劇更是疊累的生命。長期的編劇實踐,使姚金成先生深悟此理,且由此衍生出獨到見解。筆者造訪這位戲劇家的過程中,不經意間發現了他創作累次成功的秘訣:他創作的最初沖動往往是對人物命運的“第一次猛擊”,由這個動機將人物推入激變的漩流,進而產生一次又一次的劇情逆轉……

“首擊”“激變”“逆轉”,可謂他戲劇創作的關鍵詞!姚金成的首部扛鼎之作正是這關鍵詞的凝聚與升華,這部扛鼎之作就是聲名遠播的《香魂女》。

說到《香魂女》,姚金成先生幾次淚花涌動,他抑制不住內心的亢奮。“此劇系根據作家周大新原著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編。創作始于1999年的國慶節,”金成先生向筆者講述著當時的創作情景,“那天,窗外秋雨綿綿,空氣濕潤清新。我的心隨著雨絲沉靜下來。我仿佛進入香魂塘邊兩代女人悲歡歌哭的情感世界。”他接著說,“我的靈感叩門,思路大開,主要場次的構思和寫作幾乎一氣呵成。初稿完成后送交省文化廳領導審閱,很快被確定為河南戲曲向全國一流水準沖刺的‘重點劇目。”

在《香魂女》劇本中,他對周大新原著中的故事背景和事件進行了改造,將香油坊改造成了鈞瓷窯,反復使用一個極富象征意味和審美想象空間的情節——“窯變”。神窯鈞瓷的七彩變幻與香魂塘的婀娜荷葉、清幽月色交互映襯,為兩代女人的人生故事營造了一個凄美而富有象征意蘊的舞臺空間。這部戲試圖通過農村婦女的心靈沖突和命運掙扎反映時代的變遷。

正如姚金成所說,“其實,我們的時代也在經歷著一個復雜而偉大的‘窯變過程,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和心靈也都處在這個‘窯變中。在多年的創作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我們這個變革中的時代和‘轉型中的人物——尤其是農村婦女的形象。她們的人生悲歡往往在最普通的鄉村生活場景中演繹著我們民族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心靈史。

2000年,該劇一舉獲得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這在河南戲曲現代戲創作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01年,《香魂女》獲得了編劇界最看重的曹禺劇本獎;2010年,這部戲入選2008—200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該劇已成為中國現代戲的新經典。

使命擔當

《香魂女》在省內外的叫響,并非出乎意料。該戲內容豐厚新穎,主題意蘊深刻,舞美簡約精致。新穎、深刻、精致,成為戲劇界和觀眾們的共識。

隨著姚金成先生在河南乃至全國戲曲舞臺上日趨彰顯,他從事的編劇事業也更為興旺。且不說他的歷史劇、經典改編劇“自選動作”,擠得沒時間寫;就是領導授意或者說直接布置的主旋律“任務戲”,也很是棘手。河南省連續推出的幾個重點劇目均由他擔綱創作、主持創作。這種戲往往是真人真事,有特定的宣傳教育目標,是一種高難度的“奉命之作”,在藝術構思上受很多限制,特別容易落入“高大全”、概念化的窠臼,被劇作者們視為畏途。但姚金成先生卻能以清醒的藝術意識,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避開各種誤區,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把一個看似“沒戲”的題材寫得風生水起,有骨有肉,有情有趣,而且還蘊含著沉甸甸的時代主題。

這方面比較典型的例證是2004年推出的《村官李天成》,2011年推出的《蘭考往事·焦裕祿》等。大型現代豫劇《村官李天成》,是姚金成取材于河南濮陽市一位村支部書記李連成的真實事跡。為使戲劇能把觀眾帶入到真實的鄉村景象中,帶入到人物真實命運危難中,姚金成主動舍棄了最具備戲劇性的三大元素:“一不能寫愛情,二不能寫主人公(患絕癥)與家人生離死別,三不能寫權謀斗爭。”正是在三個舍棄之后,他才另辟蹊徑,化蛹成蝶,營造出一片真實可信、樸實厚重但又感人至深的藝術新境界。

該劇里的許多經典唱段,隨著流暢的旋律,在城鄉廣為傳播,成為許多基層干部的座右銘。此戲后來拍成電影發行全國,成為河南電影制片廠光盤發行量最大的影片。隨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的推介,作為開啟民智、正面表現改革開放年代中原農村生活的“新經典”。這部由姚金成編劇、河南豫劇三團演出的現代豫劇,曾在首都北京引起轟動。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10多家媒體高調報道。中央有關領導同志親切接見了劇組編劇姚金成等主創人員,這使他深受鼓舞。其后不久,該劇曾兩度唱紅大上海,黃浦江畔也興起豫劇現代戲旋風,又使他始料不及。

盛譽接踵而至。該劇先后獲第一屆黃河戲劇獎大獎,河南省政府第三屆文學藝術成果大獎(1994—2002),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金獎(2002年),并入選2003—2004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男主角賈文龍(飾李天成)獲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劇本獲第十七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

大型現代豫劇《焦裕祿》的創作,既是河南省文化廳賦予的一項光榮任務,又是過往版本頗多、模式不易跨越的難題。姚金成先生也有抓耳撓腮的時刻。他幾乎是在絕境掙扎中尋覓前行。

然而,作為一位閱歷廣、戲路寬、實力強的戲劇家而言,坡再陡沒有過不去的坎,山再高沒有攀不上的峰。姚金成先生認定,說一千道一萬,不抵一個“招兒”:不吃“別人嚼過的饃”,用焦裕祿精神完成《焦裕祿》這部大戲。

他開掘新素材將戲引深。這貴在講分寸。“分寸把握不好,可能無法通過領導的審查;而如果完全回避歷史的真實,那就缺乏了一個創作者對歷史、對藝術起碼的誠懇和勇氣。如果還是囿于20世紀60年代的老教材、老故事、老視角、老手法,恐怕很難超越過去幾十年中曾經出現過的焦裕祿題材戲劇,很難吸引、感動當代觀眾。”姚金成先生實打實說。他采用的有老的“經典素材”,也有其他“焦劇”未曾關注、未曾用過的新素材。而且,對于新、老素材,他都力圖運用新的視角、新的手法,豐厚其思想內涵,強化其審美風貌。

他探索新理念使戲入心。對“火車站禮送鄉親”一場戲,姚金成先生根據采訪親歷者的講述,再現當時外流討荒災民場境時,既保留了老劇中焦裕祿為百姓饑寒交迫、背鄉離井卻無能為力而痛心自責的唱詞,又據實添加焦裕祿“深深鞠躬、含淚相送”的真切動作,體現劇作家從實際出發的政治態度和“以人為本”的寬廣情懷。“購買議價糧”一場戲,在保留以前“焦劇”電影作品中用過的這一素材的同時,姚金成先生加了“餓死人才是最大的政治錯誤”“餓死人決不是黨的政策!讓老百姓吃飽飯錯不到哪里去!”這些脫口而出的家常話、大實話,使焦裕祿的形象樸素親切,也使得向來被神圣化的“黨性”落地入心,回歸到對人生命的尊重,而這也恰合了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姚金成先生說:“當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使中國社會擺脫饑荒、走上富裕。然而,貧富懸殊、干群關系異化,又成為令人深切憂慮的社會問題的時候,這些最普通的家常話卻具有了振聾發聵的力量。奧秘就在于其樸素的人性力量,對當今社會現實問題的針砭和燭照,契合、呼應了時代的需求和群眾的強烈愿望。”這也是大型現代豫劇《焦裕祿》在今天走紅熱演的根本原因。

時代放歌

如果說姚金成先生的劇作,從“感動中原”走向“感動中國”,人們聽了不會覺得驚訝,因為《香魂女》是如此,《焦裕祿》《村官李天成》也是如此;那么,他新編現代廉政戲劇《全家福》,則更是響徹中原、震撼京城的黃鐘大呂。

《全家福》是由河南省紀委、省直工委和省文化廳共同策劃、打造,由姚金成先生擔綱編劇,由河南豫劇三團演出的大型現代反腐戲。

這部戲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海外留學的韓琳琳回國結婚,卻恰逢擔任副市長的父親韓英杰因經濟問題被“雙規”。韓琳琳是故事講述人,故事由一張30年前的“全家福”照片,引出一個農民家庭兩代人令人感嘆唏噓的奮斗史。一個曾經讓家庭和親人引以為傲的“勵志明星”“成功典范”,在金錢、女色的誘惑下跌入貪腐的深淵,最后導致整個家庭“崩塌”。

2015年4月16日至18日,河南豫劇院三團晉京,分別在中央黨校和梅蘭芳大劇院演出《全家福》。這三天,觀眾場場爆滿,引起眾多媒體關注。這三天,中央部委機關的2000多名局處級以上干部、中央黨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和學員數千人,經受了一次撼心動魄的廉政洗禮。這三天,也是姚金成先生激情澎湃的日子……

他想到,2013年9月,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尹晉華,向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提出創作一臺反腐倡廉戲劇精品力作的希望和要求;樹建院長接受了這個任務,并找姚金成先生提任該劇創作,兩人一拍即合。

他想到,省紀委有關部門大力支持,聽辦案人員講述貪腐罪犯給本人和家庭帶來的悲劇,引起深深的思考而進入創作狀態,忍著父親病逝的悲痛,舍去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半年時間拿出了初稿。

他想到,2014年5月29日,尹晉華書記數次審閱劇本后,安排《全家福》演前座談會在省委舉行。尹晉華書記親自聽取了主要演員的角色自傳和對角色的認識,并對整個戲的思想取向、劇本的進一步加工提高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省文化廳有關領導也對劇本修改加工和排演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要求。領導的關心與支持,激勵他夜以繼日地完成排演本的定稿。

姚金成從腦海的“影屏”上回過神來。他清楚地記得,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副書記吳海英曾受命蒞鄭觀看該劇,他說:“這部戲集藝術性與教育性于一體,是一堂特殊的廉政教育課,對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也會具有深刻的警示教育意義。”為此,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紀工委專門邀請《全家福》來京演出。他更清楚地記得,《全家福》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時,除了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的相關領導外,中紀委的兩位副書記、監察部的一位副部長也親臨指導,并當場得到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等人的點贊。

這位劇作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榮幸。當人們祝賀他取得的成功時,他的語氣很謙和:“《全家福》是我國拍‘蠅打‘虎反腐倡廉的產物,是省紀委大力培育廉政文化新生態的彰示,是領導、演員、劇作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全家福》的誕生與走紅,這三條,缺一不可!”

姚金成先生的話,既誠懇,又斬釘截鐵。

在上海戲劇學院進修攻讀,使他如虎添翼;從臨汝縣、洛陽地區歷練,到調進省戲劇研究所,使他創作有了一個新的飛躍。多少年來,這位戲劇家的時間都用在了10部歷史劇的探討撰寫上,用在了9部古代經典劇目的研究改編上,用在了10多部現代戲劇的艱苦創作上。《香魂女》于2000年在中國六藝節驚艷亮相,完成河南戲劇“全國最高獎零的突破”,鮮花和贊語沒有遮住他的望眼,而是成為了他戲劇人生的新起點。他對祖國的戲劇事業,如此的深情如水,又如此堅守成釘,終于成就了河南乃至全國戲劇界的輝煌與傳奇。

記者手記

文章寫到這里,本該打住,但仍感到言猶未盡。這里還想說的,料定也是讀者們所渴求的。

姚金成先生是個執著編劇的大忙人。可是,他的工作不只是編劇。他供職于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藝術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東方藝術》雜志總編。

這位劇作家,現代戲劇作品,在河南乃至全國戲劇界,可謂流光溢彩。除上文重點推介的《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焦裕祿》《全家福》以外,還有《歸來的情歌》《闖世界的戀人》《螞蜂莊的姑爺》《悠悠我心》。

姚金成先生現代戲寫得好,甚至令人震撼,他的歷史劇同樣受到專家與觀眾(或讀者)的好評。這些歷史劇作:《斗笠縣令》《韓非子》《魏敬夫人》《云錦人家》《軒轅皇帝》《大明朱元璋》《商湯與黛眉》《廩君與女神》《曹公外傳》。其中《曹公外傳》,創作于2002年夏。由鄭州豫劇院與臺灣國光劇團豫劇隊聯袂排演,2003年10月始,從臺北大劇院到高雄中正紀念館,在全島“走透透”巡回演出,受到觀眾追捧,還頗得戲劇文化界好評。

博覽群書的姚金成先生,還工于從古代經典的啟迪中改編成戲,以饗觀眾。他的新編古代劇如下:《浣紗記》《琵琶記》《王昭君》《金瓶梅》《大明朱元璋》《王寶釧》《赤壁周郎》《梨園風流》《王三善與蘇三》《玉蜻蜓》。

姚金成先生在“戲劇圈”以勤奮、多產、成活率高著稱。除初創作品例外,自1981年起,他的戲基本上是寫出一部,上演一部;上演一部,或獲獎、或走紅一部。成活率可說是百分之百,獲獎的等級和數量也當屬河南首屈。

問及省外劇約,姚金成先生興致頗足:在創作河南地方戲劇本的同時,還應廣西戲曲劇院、珠海粵劇院之邀,已分別完成了《金銀花開》和《疍家女》的劇本創作,兩部戲目前都正在籌備排演。最近又應浙江、甘肅等劇院的約請,他撲下身子,捕捉生活的每一絲亮點,從舟山群島到黃土高原,他的視野進一步開闊,思維又一次提升,兩部當代題材的大戲《趕海的女人》和《塬上的歌,城里的燈》正在孕育創作之中。

談及下一步的創作計劃,姚金城先生說“剛剛去過黑龍江,到達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去采風,尋找創作的靈感。這幾年我正在儲備出版的《姚金城戲劇文集》共分四卷,第一卷為現代戲卷,第二卷為新編歷史劇卷,第三卷為改編傳統經典卷,第四卷為散文隨筆劇論文卷,共收入30多部戲曲作品和數十萬字的散文隨筆劇論文等,我似乎正處在個人創作的高峰,我會好好珍惜,誠懇地生活,誠懇地創作,誠懇地表達,力爭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應這個多彩的時代”。

猜你喜歡
創作
咱也過回『創作』癮
創作鑒評
寶藏(2020年10期)2020-11-19 01:47:54
當創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時
現代裝飾(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6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如詩如畫》創作談
《一場說來就來的雨》創作談
納蘭詞對當代詞創作的啟示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0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創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图区| 欧美综合激情|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日韩a级片视频|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不卡影院|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亚洲|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草逼视频国产|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青榴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亚洲一级色|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中文字幕66页|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αv毛片|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欧美在线黄|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亚洲综合九九|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日韩二区三区无|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亚洲天堂啪啪| 欧美狠狠干|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av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h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 亚洲欧美成人网| 91国内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午夜视频www|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