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
摘 要:本文介紹了如何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及英語教學內容,巧妙地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發揮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課堂教學 綜合素質 學生特點
現如今的職業學校學生和普通中學學生存在著較大的水平差距,主要體現在知識基礎差、學習興趣低、缺乏動力。嚴格的中考已成為普通中學與職業學校的篩選網,通過中考這座獨木橋,基礎好的學生都上了高中,職業學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選后剩余的學生,其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是不爭的事實。加之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家庭原因,大部分學生淪為“生活困難、學習困難、行為困難”的“三困”學生,他們不被學校和老師重視,處于教育的邊緣地帶,因此,這類學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陰影。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社會上對職業學校學生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學校為的是讓其學到一門手藝,導致學生對英語等文化基礎課產生了可學可不學的隨意心理,這就會給學校基礎課程的教學,尤其是英語教學帶來極大的阻礙。學生們在學習英語時沒有享受到快樂,而是一種負擔。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學生書桌上擺放著專業課書籍、課外書籍,而不是英語詞典、英語書。雖然大部分職業學校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改革,采用分組教學、翻轉課堂等,但是學生們聽英語課還是像聽天書一般,不要說是學習興趣,連一般的學習主動性都沒有,導致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不能落實。對英語的不重視和不理解,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了鴻溝,學生對知識沒有接受能力,使得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一直處于死氣沉沉的局面。
另外,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較多,環境優越,家長溺愛,惰性十足,綜合素質、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缺乏艱苦的鍛煉,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對師長的尊重。從心理品質上來說,容易出現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畏難情緒嚴重、學習惰性強,思想觀念弱化,做事處世急于求成,對社會回報期望值過高等現象。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不能再停留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在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把課堂作為實踐研究場地,拓寬英語課堂教學的途徑。結合學生自身特點,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巧妙地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感覺到英語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隨著國際交流的進一步加強,社會多元文化的共同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所以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也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
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特點,在英語課堂中有意識地滲透素質教育,不斷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走上社會后能用英語進行正常的生活交際,具有職業素養,能順利地走入社會,真正做到英語課與專業課相結合,達到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
一、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現代職業學校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摒棄只“教”不“學”的做法,探尋教授學生“結網捕魚”的能力,促成“教學過程”向“學教過程”的轉變,使英語教學課堂有效性得以實施。
素質教育要求提倡并實行“主題式”“分組討論式” “游戲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教學重點應放在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上,以學生為本,以 “學”為主體,注重差異性教學,在了解學生個性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尋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學會在問題中的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幾乎沒有純英語交際環境,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挖掘教材內涵創設情境,如打招呼、問路、買東西、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情景,教師可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與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用聽錄音、放錄像、繪制簡筆畫等方式,組織英語演說競賽、課外英語角交流等活動來積極營造、建立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盡最大努力創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
三、采用分組教學,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職業學校面對的學生都是處于花季的未成年人,他們大多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在家嬌生慣養,加之當下社會對金錢的瘋狂崇拜,對物質生活的狂熱追求,給他們幼小的心靈深深地烙下了扭曲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采用了小組合作、分組教學、情景劇團隊協作的模式,將全班學生隨機分成5~6組,每組5~6人,以小組評價、老師點評的形式評出每節課的優勝者,并給予加分。每組設立小組長,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組員中有明確的分工、準備。整個小組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每一個成員都要完成任務。既能廣泛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又能完美展現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意識。
團隊合作的課堂學習方式能夠為每位同學建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四、“鼓勵教學”增強學生自信心
由于職業學校生源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來說較差,因此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自信,從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如果這種學習態度得不到及時糾正,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筆者不斷鼓勵并肯定學生的表現,致力于強大學生自信心。例如在講Homeless to Harvard(從流落街頭到求學哈佛)、Could I Change My Life(我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嗎?)時,筆者會輔助學生提前做預習工作,采取“分組討論法”,請各組成員合作查找有關“哈佛女孩”莉斯·默里的資料。課堂上,播放相關影視資料,利用多媒體教學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在影視資料等直觀形象教育的同時融入對課文的解釋,帶領學生一起感受了主人公“哈佛女孩”莉斯·默里在生活突發變故時如何克服困難,決不放棄,并帶著奮發向上的那種自信,通過自身努力考取哈佛,最終完成學業,改變自己的人生。并引導學生討論,引發學生對自己的重新思考,爭做學習、生活的強者。
總之,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不在乎學問的深淺,而是強調生活、工作中對英語的交流和運用。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將素質教育全面滲透于課堂之中,不僅能夠使英語教學充滿生機、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呈現出嶄新的精神面貌。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