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摘要〕作者談了自己在湘劇《月亮粑粑》中飾演鄭昌生的創作體會。
〔關鍵詞〕《月亮粑粑》鄭昌生
2015年春節后,我工作的湖南省湘劇院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準備排演農村現代題材的新戲《月亮粑粑》。
該劇本出自盛和煜老師之手,從1986年參演過他創作的《山鬼》之后,打心眼里就覺得盛老師是個了不起的“怪才”編劇。懷著崇敬之情認真看完了劇本,馬上就被深深吸引:一是劇本用湖南人耳熟能詳的一首童謠“月亮粑粑”開場和收尾,讓人在這種“接地氣”的敘說中倍感親切;二來劇中的故事人物豐滿,情節感人。該劇敘說了從1985年一2015年三十年間,一位剛從學校畢業為繼承父志扎根邊遠山區代課老師的感人事跡。她為了孩子們歷盡磨難,忍辱負重,憑著高尚的品格、執著的信念堅持三十年,最終碩果累累,桃李滿天。在當今社會存在人浮于事,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風,正是需要這種作品來進行針砭,并對正能量進行倡導和宣傳。
當聽說該劇的導演是張曼君老師后,我對這出戲更加充滿信心。從她幫我院排的《李貞還鄉》中就能看出她的導演風格和特點。她對所有演員的要求是表演細膩準確,以情動人,全劇沒有群眾演員,滿臺沒有表演死角。這種排演手法,讓我從一開始就感覺到此劇肯定會受觀眾歡迎和喜愛。
一、角色理解
在確定演員時,領導和導演決定要我去飾演鄭昌生這一角色,頓時讓我深感責任重大。為了把這一人物琢磨得更加透徹,我毫不猶豫地推掉了外面的很多活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塑造和創作鄭昌生這個舞臺人物之中。
鄭昌生在《月亮粑粑》劇中是從頭至尾的貫穿人物。他為人老實憨厚、勤勞樸實,是一個為村里的學校盡心盡力做義務勞動的村民。從戲一開場就在風雪交加之日為學校挑水并在戲的最后還在堅持為學生們挑水,這一貫穿動作就能看出鄭昌生是個樂于奉獻、平凡樸實的農民形象。在戲中他是那種把人民教師秦雅云看作仙女并甘愿默默為她付出一切,三十年如一日甘當綠葉。秦雅云也正是被他的這種勤勞善良,愿意為孩子們的生活去奔波,為學校的具體事務而操勞所感動而嫁給了他。他也在秦雅云因學校垮塌造成腰部有傷的情況下,堅持十八年背著她去學校為學生們上課。他的這種平凡綠葉似的奉獻成就了秦雅云老師三十年執教桃李滿天下的結果。憨厚的鄭昌生在整場戲中也為秦雅云的遭遇而喜、怒、哀、樂著,他是活脫脫的一個高尚、純粹、質樸、恒久的“綠葉”。
二、角色塑造
1、喜。劇中當秦雅云老師象仙女般出現在大家面前并表示愿意來村里的學挍為孩子們上課時,此時鄭昌生的喜悅之情無法控制,只能扔下水桶扒開眾人沖到秦雅云面前,欲言又止、無從表達,最后沖到上課鐘前,用他的肢體語言極力揮舞著鐵錘敲打著上課鐵鐘來表現他的喜不自禁,從而也讓全場演員歡呼雀躍。這種由悲而喜的秒轉也讓觀眾似乎看到了整個黃荊村的陽光和希望。而劇中此時的鄭昌生剛剛二十出頭,為了表現他的血氣方剛和敏捷,我在第一幕都是挺胸直背保持年青的狀態,而此時,我采用了小碎步快速高頻率沖刺速度和背部手臂夸張有力的敲擊上課鐵鐘來表現他激動的心情,并以此帶動全場的情緒轉換,讓觀眾感受快樂和希望。
2、怒。第二幕中,秦雅云在帶傷代課十幾年還得不到轉正,又沒有其他老師來教學生,縣里還要秦雅云繼續堅持的情況下,鄭昌生這位老實本份的農民徹底憤怒了。唱詞中"泥人也有個土性子。趕到縣里把理評"。“問他們……”把積壓在他心里的怒氣全部爆發出來,同時,也深深怒斥了一些官僚的不作為。鄭昌生的怒火在一大段淋漓盡致的唱腔發泄后沖下場,也留給觀眾一種反思和對農村教育現狀的思考。這段唱腔雖然是憤怒的吶喊,但我把前面的唱腔用輕聲壓抑的聲音再配以跺腳拍腿大弧度的動作來表現這個老實人為秦雅云的不公正待遇內心極度痛苦和壓抑,而在最后一句才把聲音放開,在憤怒高亢的長音收尾中甩手沖下為秦雅云去縣里評理,從而也表現出鄭昌生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有敢愛敢恨的真實一面。
3、哀。第一幕開始老秦老師的去逝讓大家很悲痛。當秦雅云被大家從垮塌的教室中救出后唱的一段近似于泣訴的唱腔中,"老天不負黃荊樹,秦老師走了,又派來了你"中的"走"字我加入了湘劇老腔"羊打子"的顫音,然后再在"了"字中加入一個抽泣的鼻音,讓這段唱腔更具悲情,加強了渲染,從而也讓觀眾更加同情秦雅云的遭遇。
4、樂。鄭昌生的樂是第三幕開場背著秦雅云上場的對白和對唱。雖然背了秦雅云十八年,走了四萬公里,能報吉尼斯世界紀錄了。那種雖苦猶甜,樂在其中的感覺,平凡生活的升華能讓觀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人間親情美好的存在。而當古伢子蔣明科把自已培育成材形同母親的秦雅云背下場后,鄭昌生望著他們的背影喜極而泣。這樣情緒的渲染不禁讓觀眾潸然淚下,鼓掌叫好。這種無語言只用情緒來體現的表演只能通過“走心”來表現。如果一個演員在臺上不用真情實感來表現角色的情緒,也就無法打動觀眾。每場演出演到這里那種喜極而泣的情緒油然而生,讓人忍俊不住。
5、情。《月亮粑粑》之所以能打動人,它的特點是整場都是以“情”來講敘一個代課老師的故事。為了更好地演繹和詮釋鄭昌生的情感,在導演的引導、老師們的幫助和演員們的相互探討中逐步掌握了從鄭昌生的內心世界來運用感情控制感情,并把這種情感傳遞給觀眾。只有“走心”的用情演戲才能打動觀眾,所以在整個劇中的演出中情到深處演員都會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正所謂“情以戲入”、“戲從情生”。
通過創作和飾演鄭昌生一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戲中的藝術呈現靠的是自己多年的表演功底和對角色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執行導演的意圖。戲外,我通過扮演鄭昌生一角,學習到了他樸實而高貴的綠葉精神。這種經歷,將引導我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提升業務水平,為湘劇事業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