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月
〔摘要〕山西省解州關帝祖廟是我國乃至海外關帝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宮殿式建筑群。本文重點討論石刻中所涉及的草木花卉和山水景觀兩類題材作品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關帝廟石雕藝術草木花卉山水景觀藝術特征
創建于隋開皇九年的山西省解州關帝祖廟,是我國乃至海外關帝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宮殿式建筑群。位于關帝廟內最北端的春秋樓又名麟經閣,是廟內最高建筑。春秋樓臺基前有十八塊石欄板,左右各九塊。欄板的正、反兩面均雕有精美浮雕,內容涉及草木花卉、山水景觀、人物瑞獸、民間故事傳說等傳統紋樣。
在古人看來,人物題材和歷史故事題材的作品較之山水景觀、草木花卉題材對于教化民眾具有更直接更深刻的功能,因此,在位置的安排上,山水、花草類題材需要讓位于人物類題材,往往被安排在石雕的背面或者周邊位置,起陪襯作用。但是從另一個層面講,卻給了工匠們更大的自由度和創作空間:無限夸張的造型、經意與不經意間的雕刻、必然與偶然的巧妙融合等。關帝廟春秋樓臺基石刻中的草木花卉、山水景觀類題材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
一、草木花卉
草木花卉石刻所表現的內容分兩種形式:一種是畫面由單獨紋樣構成,如菊花、牡丹、荷花等,另一種則由兩種及兩種以上紋樣構成,如荷花與水紋、牡丹與山紋、菊花與山紋樣以及花卉與山、水、樹木、云等組成。構圖的安排也別具匠心:在整塊石板上安排一幅獨立的畫面;將石板一分為二,安排兩幅獨立的畫面;在一幅完整畫面的中間安排一條豎線將畫面隔開,形成兩幅相互依存又相互獨立的畫面。古代工匠們自然物象進行圖式化的處理,將不同紋樣進行巧妙組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畫面。荷花題材:荷花紋樣是在花卉類題材中出現次數最多且變化最豐富的圖形之一。畫面構成由單獨的荷花紋樣以及荷花與其它紋樣組合兩種形式。在以荷花為主的畫面中,荷花造型飽滿、圓潤,通過花瓣之間的相互交疊來體現花朵的體積以及空間效果,用筆簡練,但又不失荷花的基本特征,有些花朵的處理甚至與當地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有異曲同工之處,花朵周圍用葉片、枝干、水紋襯托,枝葉刻畫疏密交錯,曲直相應,荷葉與水紋構成繁密圖形與荷花的簡潔造型相呼應,畫面主次分明,繁簡有秩。在荷花題材的作品中,有一幅由荷花和山、樹、石等組成完整的山水圖,這幅作品無論是整體構圖還是畫面的細節處理,堪稱一幅獨立完整的山水畫。畫面中各種造型都經過精心安排,山石挺拔、概括的造型與松樹蒼勁優美的造型形成對比,荷花柔美的造型,在畫面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整幅作品主次、疏密、虛實、空間安排得當,井然有序。菊花題材:與荷花題材相比,菊花造型的處理趨于裝飾意蘊,雖然自然界菊花的種類很多,但是這里菊花的花朵造型均以大小不同的圓形或橢圓形為基礎,有的花朵通過花瓣間的相互疊壓表現前后層次,有的則平面鋪開;葉片的造型古拙、渾厚;枝干根據畫面需要或左右對稱或相互錯落,畫面疏密有致、生動自然。牡丹題材:通常情況下,牡丹紋樣在中國傳統紋樣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工匠們對牡丹的造型情有獨鐘,極盡繁縟之能事。在這組石雕中,牡丹圖形雖然只占一小部分,但并不影響工匠們對牡丹造型的精心設計與雕琢。牡丹花造型設計有兩種形式:第一種設計傾向裝飾效果的簡潔、古拙型,花朵造型整體呈圓形平面效果,這種造型極大限度地體現牡丹花整體的外部特征與花瓣的個體特征。工匠根據花瓣所處位置不同,選擇不同的花瓣造型,或圓潤或細長,以暗示花朵前后、左右的空間關系,花瓣之間相互留有縫隙,以展示獨立花瓣的造型特征,花葉的造型同樣采取平面的處理方法,襯托花朵。這種處理手法與自由奔放的雕刻相結合,使畫面簡潔明了、造型飽滿、古拙樸素;第二種牡丹花造型設計以寫實為基礎,花的造型與花瓣的處理,與傳統木雕造型類似,強調和渲染牡丹花層層疊疊、繁復柔美的造型的特征,雕刻細膩、生動,密集的花瓣和疏朗的葉片相對比,使畫面產生厚重感。
二、山水景觀類
春秋樓臺基石欄板以草木花卉為題材的作品中,幾乎每一幅畫面的下方,都以山或者水的造型進行裝飾,山與水造型簡練、概括,趨于符號化。水紋樣造型:水紋的處理借鑒傳統繪畫中水的表現方法,但更概括、簡練,具程式化。一般情況下,由幾條弧線組成一個浪花,三組并置、重疊在畫面的下方形成一個裝飾帶。這種巧妙的處理,一方面豐富畫面的形式因素,與硬朗的枝干、堅挺的巖石形成對比,與柔美的花瓣相呼應,使畫面產生靜與動的變化,另一方面通過水紋與景物的前后對比,給二維畫面增加些許空間效果。山紋樣造型:在春秋樓臺基三十六幅石雕作品中,山紋樣以三種形式出現:第一,由山紋樣組成完整的畫面。畫面由曲直、粗細、方圓等變化的線條勾勒山的輪廓,運用簡單的皴、擦、點、染等技法,雕刻手法采用陰刻與陽刻相結合,表現山體的滄桑與渾厚感,追求真實的自然效果。第二,在畫面中起陪襯與裝飾作用。山紋樣與水紋樣相比,山紋樣的造型更加豐富、自然。看似隨意的線條,卻在追求或雄渾或陡峭的造型。工匠采用前后線條疊壓、近大遠小樸素的透視原理,表現山脈層巒疊嶂、渾然一體的效果。為了使畫面效果更加豐富,依據畫面形式與內容的需要,有的在畫面兩邊安排較高的山峰,中間安排較低的山峰,形成兩邊高中間低的波浪線;有的則相反,將較高的山峰安排在畫面的中心位置,兩邊則安排較低的山峰,使畫面中心位置更加突出,從而形成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的效果。第三,山紋樣與植物相互結合,相互映襯,組成多姿多彩的畫面。
結語
與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一樣,運城關帝廟石刻首先突出的是事物所蘊含的象征意義。宣揚傳統文化以及教義是石刻作品的主要功能,構圖、造型、虛實、點線面等一切繪畫因素都圍繞主題進行設計。石雕造型在力求表現自然真實的愿望中,盡力將形體夸張、簡化、概括,以達到突出主題之目的。因此,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人物,工匠們都要將圖形進行簡化處理或者選擇傳統圖形中結構簡單的紋樣,如山的造型被簡化成三角形的樣式,各種規則或不規則的三角形的重復疊加,形成群山起伏的景象;水的造型則由三到五條不等的弧線組成,如果表現大面積的水紋,只需重復弧線即可。對于花草樹木造型的處理,除了個別牡丹花瓣具有層疊繁復的特征外,其余大部分都采用合并概括的方法,如荷花的菱形,菊花的圓型等。這種類似程式化的處理手法,充分展示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能與智慧。(責任編輯劉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