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發
【摘 要】便攜式儀表憑借輕巧的體積、易用的操作,在野外測試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本文依據某便攜式儀表的供電需求,提出了一種電源管理方案。本文從可充電電池組、充電模塊、充放電保護模塊、電量監測模塊、電源上電和掉電模塊等5個部分詳細描述了電源管理實現方案。經驗證,方案切實可行,能滿足用戶使用要求,對其它便攜式儀表電源管理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便攜 電源管理 電源應用
1 引言
便攜式儀表憑借輕巧的體積、易用的操作,在野外測試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便攜式儀表與臺式儀表相比,優勢在于可以在無外接電源的情況下,在一定的工作時間內仍能正常工作。某便攜式儀表要求提供5V充電,設備功耗3W,無外接電源情況下工作4h以上。
2 方案及硬件設計
2.1 方案
電源管理主要實現對電池組工作狀態、充電/放電過程的管理,通過電源管理保證電池組及其充放電過程安全、有效、可靠。通過監測電池組的表面溫度來判斷電池組工作狀態是否異常;充電過程中,通過監測電池組的電壓,防止出現過充引發危險;放電過程中,通過監測電池組的電壓和電流,防止出現過放、過流,降低電池組壽命。
電源管理主要由可充電電池組、充電模塊、充放電保護模塊、電量監測模塊、電源上電和掉電模塊等5個部分組成,其功能框圖如圖1所示。供電電池是整個便攜式儀表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整個系統的電源供給。充電模塊產生恒定電壓或恒定電流供給可充電電池組,對電池組進行充電。充電保護模塊和放電保護模塊對充放電過程的電壓、電流和電池組的溫度進行監測,充放電異常則斷開充放電回路,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電量監測模塊對電池組的電量進行實時監控,系統通過I2C接口實時獲取電池組的電量信息,以便及時對電池組進行充電。上電/掉電模塊控制系統供電通路的通斷,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與關斷。
圖1 功能框圖
2.2 硬件設計
2.2.1 可充電電池組
目前,便攜式儀表的主流供電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等。鋰離子電池具有高單體電池電壓、高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無記憶效應、低放電率等優點。
設備功耗3W,要求無外接電源情況下工作4h以上。本方案選擇18650鋰離子電池ICR18650E作為供電電池,采取4節單體電池并聯形成電池組的方式對設備進行供電。單節ICR18650E額定工作電壓3.6V,一般工作電壓范圍為3.0~4.2V,額定容量2.2Ah,最大放電電流4.4A,工作溫度-10℃~60℃。電池組的容量為8.8Ah,可提供至少26W功率,常溫下可以確保正常工作8小時左右。溫度越低,電池容量越小。-10℃時電池的容量約為額定容量的89%,可確保正常工作7小時左右,滿足設計要求。
2.2.2 充電模塊設計
根據鋰離子電池的特性,選擇TP4056來實現鋰離子電池組的充電管理。TP4056具有高達1A的可編程充電電流,可以多顆并聯使用,以增大充電電流,提高充電速度。每個芯片的充電電流都可以單獨設置,互不干擾。本方案采用4片TP4056并聯的方式給鋰離子電池充電組充電。充電電流通過一個連接在PROG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器來設定。設定電阻器和充電電流采用下列公式來計算:
RPROG=1200/IBAT………………………………(1)
IBAT充電電流,取為780mA時,RPROG為1.5k。充電時間可采用下列公式來粗略計算:
tCHRG=(CBAT/CCHRG)×2…………………………(2)
CBAT為電池組額定容量,CCHRG為充電器每小時的充電容量。四片TP4056并聯,每片采用780mA的充電電流,每小時可提供3Ah的容量。常溫下電池組充電大致需要5~6個小時。
2.2.3 充放電保護模塊設計
本方案選擇R5402N163KD來實現鋰離子電池組的充放電保護。R5402N163KD設定過充電壓4.28V,過充釋放電壓4.1V,過放電壓3.0V,過放釋放電壓3.2V,過流檢測電壓0.1V,過流保護延時時間12毫秒,短路保護檢測電壓0.9V,短路保護延時時間為300微妙。
在正常狀態下電路中R5402N163KD的“COUT”和“DOUT”腳都輸出高電壓3.7V左右,兩個MOSFET都處于導通狀態,電池可以自由地進行充電和放電,由于MOSFET的導通阻抗很小,3.7V導通電壓下導通阻抗20毫歐左右,因此其導通電阻對電路的性能影響很小。
電池在被充電過程中,如果充電器電路失去控制,出現過充現象,當控制IC檢測到電池電壓達到4.28V時,其“COUT”腳將由高電壓轉變為低電壓,使V2由導通轉為關斷從而切斷充電回路,使充電器無法再對電池進行充電,起到過充電保護作用。
電池在對外部負載放電過程中,其電壓會隨著放電過程逐漸降低,當電池電壓降至3.0V時,其“DOUT”腳將由高電壓轉變為低電壓,使V1由導通轉為關斷,從而切斷放電回路,使電池無法再對負載進行放電,起到過放電保護作用。
電池在對負載放電過程中,若回路電流大到使U>0.9V時,控制IC則判斷為負載短路,其“DOUT”腳迅速由高電壓轉變為低電壓,使V1由導通轉為關斷,從而切斷放電回路,起到短路保護作用。短路保護的延時時間極短,為300微妙。
2.2.4 電量監測模塊設計
本方案選擇BQ27510來實現對電池組電量的監測。BQ27510通過檢測串聯在電池負極的小阻值電阻RS上的壓降,判斷當前電池為充電狀態還是放電狀態。通過內部“自學習”過程實現檢測電池電量。電池每經過一次完整的充放電過程,就會進入一輪新的“自學習”,經過本次“自學習”可以更新電池從滿到空的總電量,并寫入LMD寄存器當中。使用TI公司電源仿真器EV2300進行充放電學習。
2.2.5 電源上電和掉電模塊設計
本方案選擇LTC2951-2來實現電源上電和掉電控制。按鍵開關接至LTC2951-2的PB腳,輸出使能信號接至DC/DC轉換器,DC/DC轉換器為整個系統進行供電。儀表進行上電,按下按鍵,按鍵至少保持低電平128毫秒,LTC2951-2首先對按鈕輸入進行防反跳處理,然后使能信號EN輸出低電平,DC/DC轉換器啟動。如需關斷便攜式儀表,按下按鍵,按鍵至少保持低電平32毫秒,LTC2951-2首先對按鈕輸入進行防反跳處理,然后使能信號EN輸出高電平,切斷DC/DC轉換器,從而關斷便攜式儀表的電源,然后將啟動一期內部512毫秒消隱定時器,忽略按鍵的任何操作。
3 試驗數據分析
采用3Ω電子負載模擬用電設備進行帶載試驗,額定功率大于3W。試驗情況見表1,在-10℃~+50℃的溫度范圍內,滿足無外接電源情況下工作4小時的要求。
表1 帶載試驗
序號
試驗環境
工作時間
1
+20℃
5小時
2
-10℃
4.5小時
3
+50℃
5小時
4 結語
本文依據某便攜式儀表的供電需求,提出了一種電源解決方案。從可充電電池組、充電模塊、充放電保護模塊、電量監測模塊、電源上電和掉電模塊等5個部分詳細描述了電源管理實現方案。經試驗驗證,設計滿足用戶使用要求,其研究對其它便攜式儀表電源管理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ICR18650E datasheet.江西金剛能源有限公司,2010.
[2]TP4056 datasheet.南京拓微集成電路有限公司,2009.
[3]R5402N163KD datasheet,RICON INC,2010.
[4]BQ27510 datasheet,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2010.
[5]LTC2951-2 datasheet,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