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燕
摘要: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問題,是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詳細地分析了目前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問題及存在問題的原因,并給出了解決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留守兒童 教育問題 對策
一、目前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問題分析
(一)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1.心理上的孤獨。留守兒童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老人們所能給予更多的只是身體、起居飲食方面的關心,而心理方面大多被忽視,導致孩子極易產生心理焦慮,經常憂心忡忡、煩躁不安,甚至無心學習、厭學等消極情緒。
2.自理上的逆反。由于留守兒童平時疏于交流、溝通,遇到問題家長、教師、同伴的指責使得孩子在心理壓力下產生自卑、緊張、焦慮、易思、厭學、猜疑等逆反心理。
(二)道德品行方面的問題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對孩子產生了比較強烈的愧疚感,就用“金錢+物質”的方式來彌補孩子缺失的親情。這極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惡勞、拜金主義等思想,形成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的人生觀,他們只知道單向接受愛,不知道去施愛,對家人、師長、鄰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會責任感。再者,由于監護人年齡較大或者是忙于農活,精力有限,對留守兒童物質上給予的多、精神上關心的少,品行上溺愛的多、教育上引導的少,無暇顧及留守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也很難與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一般的是放任自流。這樣長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兒童的道德品行處于自然放任的狀態,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覺性,道德意志薄弱,交往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不良的習慣,如吸煙、喝酒、賭博、沉迷上網等,有的甚至觸犯了法律。
(三)安全方面的問題
關于留守兒童安全事件的報道有很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往往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盡到了責任,由于孩子自身在心理上缺乏防范意識,生理上也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這些孩子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極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
二、留守兒童出現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的外出打工,使留守兒童的第一任老師由父母變成爺爺奶奶,正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關愛不足,沒有讓留守兒童形成正確人生觀念和意識形態,或者說留守兒童是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
2.學校因素。留守兒童出現教育問題,主要歸結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師資隊伍的不完善,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不夠重視,沒有充分關愛他們和幫助他們,讓留守兒童無法感受學校教育的溫暖和教育的公平性,從而讓他們覺得學習是無用的,只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打擊了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使山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出現問題。
3.社會因素。由于不良的社會風氣,讓留守兒童的發展偏離正軌,逐漸迷戀上網絡游戲,加之山區農村教育和監護力度的不足,留守兒童可以輕易出入網吧和娛樂會所,導致留守兒童誤入歧途,山區農村教育難以順利開展,出現了許多教育問題。
三、留守兒童的教育對策
1.家庭方面:
一是多溝通,走進留守孩子的心靈。溝通是打破留守孩子心理瓶頸的重要渠道。諸多留守孩子心中的喜悅無人欣賞,委屈無處傾訴,這是導致他們孤僻、叛逆,存在心理隱患的重要原因。家長要動態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情況,對品德行為有偏差、心理有障礙的“留守兒童”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增強其心理調適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親情電話、電子郵件、視頻等與家長、親朋保持經常性情感交流與溝通,讓“留守學生”的心里話有地方說,委屈有地方訴,心結有地方解。溝通的渠道暢通了,學生有了傾訴、交流、宣泄的陣地,生活自然不再枯燥、心靈自然也就不再孤單了。
二是多教育引導,培養孩子良好的成長習慣。習慣養成品質,品質決定人生。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衛生等習慣,遠離毒品犯罪,學會自律、自立、自理、自強,從小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礎。
三是多關愛,真情感化。通過開展結對幫扶、送溫暖活動等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愛意,家庭的溫暖,讓他們笑對生活,自強不息,陽光而快樂。
2.學校方面:
(1)學校與家庭要建立好“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由學校統一部署管理。由此了解好兒童的家長和監護人等的信息,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完善學生的寄宿制。另外,需成立“留守兒童”的家長學校,對其監護人進行培訓,協助委托監護人掌握正確的家教方法,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動態,切實關愛兒童。
(2)實施責任幫扶制度。可以在學校開展“扶貧扶志活動”,以及學生間的“手拉手”傳遞愛心活動;另外可建立“留守學生獎學金制度”,制定相應的獎學金獎勵制度,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給予一定的幫助和鼓勵。
(3)學校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他們內在的信仰和激情,提升學生的精神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其正真的有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身心發展都得到應有的關懷與體恤。
3.社會方面。關愛留守兒童,社區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校外教育領導小組,規劃、指導社區留守兒童校外教育工作;二是建立留守兒童校外教育網絡,以關工委牽頭,以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為主陣地,根據需要下設輔導分站(點),為全社區留守兒童進行全方位的校外教育;三是完善一支留守兒童校外教育師資隊伍,以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專兼職教師為主體,聘請有志于留守兒童校外教育的“五老”及在編教師、醫生及科技工作者,建立一支為留守兒童服務的志愿者隊伍;四是精心設置校外教育課程。
我們要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把更多的關愛與呵護給這些孩子們努力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營造出濃厚的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從細微處做起,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樹立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自信心,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