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琴

[摘要] 目的 探討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 方法 整群選取該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實驗組加用持續血液凈化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癥狀改善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 對照組顯效為9例,有效為11例,總有效率為71.43%;實驗組顯效為12例,有效為14例,總有效率為92.86%;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癥狀改善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b)-008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basic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dditional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intestines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9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11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4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14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86%,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intestines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as an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urative effect
胰腺炎是指胰腺出血、水腫、充血甚至壞死等,胰腺炎患者血、尿檢查結果中淀粉酶的含量較高[1]。胰腺炎還將導致胰腺假性囊腫、繼發感染、胰腺囊腫及臟器衰竭等并發癥發生[2],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治療胰腺炎的方式主要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及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等,該院為了分析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對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對該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間收治的56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及基礎治療,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的療效更為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收治的56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35~62歲,均值為(48.50±5.47)歲;實驗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34至61歲,均值為(48.39±5.42)歲。對比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基礎治療主要有營養支持、鎮痛藥物、糾正水電解質平衡、胃腸減壓及抗生素治療等;實驗組加用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患者在局麻下留置股靜脈雙腔導管,進行高通量連續性靜-靜脈血液過濾,CRRT使用德國制造的貝朗Diapact CRRT,濾器為貝朗Acute L,超濾系數1.8,置換液配方為以配置為成品的血液濾過置換液為基礎,碳酸氫鈉應從另一血管通路輸入,采用前稀釋法補充置換液,濾器24 h更換,血流量為150~200 mL/h,流速為35~45 mL/(h·kg),采用普通肝素抗凝,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為基礎,保持在正常時間的1~1.5倍,采用輸液泵持續輸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若臨床癥狀消失、血淀粉酶含量恢復正常為顯效;若臨床癥狀改善、血淀粉酶含量趨于正常為有效;若臨床癥狀未變化、血淀粉酶含量異常為無效。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使用例數(%)表示,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對比方法使用t檢驗。當P<0.05時,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胰腺炎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1.43%,實驗組胰腺炎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2.86%;組間臨床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胰腺炎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胰腺炎患者低17.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所示。
3 討論
胰腺炎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胰液的流出受到阻礙,引起排泄不順暢。常規的治療即抗感染、營養支持、鎮痛及抑制胰酶分泌等[3],療效不明顯,易損害患者的器官功能,不利于預后。
目前,臨床中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方式主要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及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常規的治療手段即抗感染、營養支持、鎮痛及抑制胰酶分泌等[4-5],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但其臨床療效不明顯,且容易產生嚴重并發癥,起效時間較長,容易對患者的器官功能造成損害,不利于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持續血液凈化治療近年來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持續血液凈化具有清除中小分子物質、穩定血流動力學[6-7]、利于營養支持及調節免疫紊亂現象等優點,能幫助患者清除體內過度的炎癥介質、調節免疫紊亂現象、改善機體循環能力、糾正促炎及抗炎因子的失衡現象、避免組織器官發生損傷[8]。其還能幫助患者緩解臨床癥狀,恢復腸胃功能,保護患者器官功能不受損害。該觀察得出,實驗組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高出21.43%,這說明了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比基礎治療更佳;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對照組低17.86%,這說明了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并不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并發癥,相反其還能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吳曉鵬等人《烏司他丁聯合奧曲肽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9]一文中表明:”奧曲肽等藥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該研究觀點不同。
該研究認為常規藥物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會產生并發癥及不良反應,藥物治療雖能達到一定的臨床療效,但其相應也會產生毒副作用,而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很好的避免了因服用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利于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 胡占升,劉愛華.持續血液凈化輔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46):72-73.
[2] 張錫迎,陳毅斌.持續血液凈化聯合生長抑素泵入法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1(2):41-44.
[3] 魏棟.重癥急性胰腺炎持續血液凈化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9):122.
[4] 洪勇,廖文勝,何陽陽,等.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機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25):97-99.
[5] 程艷,苑華珍.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12例重癥胰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3):176-177.
[6] 張偉,曹建林,陳微微,等.連續性血液凈化對重癥胰腺炎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腦利鈉肽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1,1(18):62-64.
[7] 李錦春,張寰波,戴梅,等.持續床邊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型胰腺炎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246-247.
[8] 王佳,丁佑銘.持續血液凈化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及機制研究[J].安徽醫藥,2014,18(9):1730-1732.
[9] 吳曉鵬,周楚旋,李育彪,等.烏司他丁聯合奧曲肽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6):147-149.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