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沖

[摘要] 目的 探究對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中磁共振的臨床應用情況。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該院接診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60例,其中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25例,結合患者的手術和病理檢查結果為參考標準,對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進行核磁共振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聯合應用評估,同時患者分別為粘連胎盤、植入性胎盤以及穿透性胎盤,結床分析。 結果 在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中磁共振與磁共振和彩超聯合診斷的臨床診斷價值無合患者的病癥分型對患者的磁共振圖像進行臨統計學差異(P>0.05),但結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對磁共振的診斷準確率進行判定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穿透性胎盤的診斷中其應用價值最高,而在粘連性胎盤的診斷中其應用價值則相對較低,數據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中應用磁共振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同時對患者的臨床分型也有一定的應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胎盤植入;前置胎盤;磁共振;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b)-016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mplantable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mong them, 25 cases were implantable 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and they were evaluated by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ve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divided into the adherent placenta, implantable percreta and placenta percreta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between the magnetic resonance diagnosis of placenta implantatio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ombined with 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placenta implant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determination of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magnetic resonance according to patients pathological type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placenta percreta was highest, and was relatively low in the diagnosis of adherent placenta,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mplantable?dangerous placenta previa has a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patients clinical type,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Placenta implantation; Placenta praevia; Magnetic resonance; Clinical analysis
兇險性前置胎盤是英國學者上世紀末提出來的,其基本定義是患者前次是進行剖宮產手術,其在該次妊娠中出現胎盤前置,同時其胎盤出現子宮瘢痕的覆蓋,并且部分患者伴隨有胎盤植入[1]。超過一般比率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會出現胎盤植入,因此在進行分娩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產后大出血,對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都有很大威脅,是產科中較為危重的病癥。在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需要結合其植入部位以及深度進行手術方案的制定,因此選擇準確的診斷方法非常重要[2]。在產科檢查中彩超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影像學技術,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掃描的發展和進步,有不少妊娠病癥的檢查結合了磁共振技術,并且在胎盤的檢查中成逐漸為了不可替代的檢查方案[3]。該研究對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該院產科治療的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磁共振診斷準確性和效果進行探究,得到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該院治療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通過產前彩超檢查、磁共振檢查,手術或者病理檢查確診為兇險性前置胎盤,排除有精神障礙以及嚴重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在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為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年齡在32~48歲,平均為(36.5±4.5)歲,其孕周在28~39周,平均為(33.2±2.1)周,其孕次在2~8次,平均為(4.3±0.6)次,患者距離前次剖宮產的時間在2~14年,平均為(7.2±1.1)年。25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陰道流血就診,13例患者在接診時胎兒存活,1例患者在接診時胎兒已經死亡。所有植入型兇險性胎盤前置患者均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并且1例患者出現自發性子宮破裂,2例患者進行全子宮切除,其他患者經過保守治療終止妊娠。
1.2 方法
采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MAGNETOM ESSENZA1.5T超導磁共振一起進行掃描,其采用六通道相控陣體部線圈進行掃描。應用sense技術,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E)T2W1:TR2500 ms,TE85 ms,自旋回波序列(SE)T1W1:TR500 ms,TE15 ms,脂肪抑制序列(STIR)T2W1:TR11000 ms,TE120 ms。矩陣512×512,層厚5 mm,采集次數1~2次。25例患者均通過手術病理檢查確診,其手術診斷標準為患者在胎兒娩出后其胎盤不能自動波里,其需要結合徒手進行剝離,并且在剝離時或伴有大出血或者出血失控,在胎盤剝離后其宮縮良好[4-5]。在病理診斷中將胎盤植入分為三級,其中胎盤與子宮的絨毛膜絨毛以及子宮肌層出現接觸為一級,胎盤植入侵入到子宮肌層為二級,胎盤植入出現穿透絨毛膜侵及子宮漿膜層[6]。
患者彩超檢查的診斷征象有子宮肌層與胎盤間的強回聲消失,膀胱壁與子宮漿膜層之間的間隔距離變薄,同時子宮漿膜下出現相應的組織回聲,并且有豐富的血供出現,另外胎盤實質病灶部位出現散在的絨毛間隙血流,胎盤基底出現靜脈血池,同時無血流信號;患者核磁共振檢查的診斷標準主要有子宮胎盤界面低信號消失,同時子宮下段出現腫脹變形,T2WⅠ的胎盤信號出現不均勻狀況,同時胎盤內出現低信號帶以及血管增多現象。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平均值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中磁共振與磁共振和彩超聯合診斷的臨床診斷價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49,P>0.05),詳見表1;但結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對磁共振的診斷準確率進行判定顯示在穿透性胎盤的診斷中其應用價值最高,而在粘連性胎盤的診斷中其應用價值則相對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57,P<0.05),詳見表2。
3 討論
3.1 兇險性胎盤前置的危險性
在兇險性胎盤前置病癥中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胎盤植入,出現該病癥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休克、出血病癥,部分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還面臨子宮切除等嚴重治療結果[7]。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準確的臨床分型非常重要,因此對手術方案進行制定非常重要。
3.2 致病因素
目前對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致病因素還沒有明確解析,部分研究顯示于患者的子宮內膜受損、胎盤絨毛組織的侵蝕和蛻膜組織的平衡紊亂密切相關[8]。
3.3 診斷探討
在產前出現胎盤植入的磁共振診斷還沒有成文的診斷標準,結合參考自老可見在胎盤植入的產前檢查中會出現子宮胎盤界面的信號消失,同時出現低信號的消失,子宮下段伴隨有腫脹變形,另外在T2WI下會出現信號的不均勻,同時低信號帶和胎盤血管的異常增多是磁共振診斷的主要內容。結合其病理檢查的確診結果對患者的臨床磁共振影響診斷結果進行評估[9]。在胎盤前置出現不同程度的植入中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粘連、植入以及穿透三種類型,有部分學者認為胎盤的植入程度與子宮肌壁的厚薄程度有密切關系,尤其在粘連性胎盤中伴隨有胎盤和肌層的分界不清晰,子宮壁內出現的低信號帶消失[10]。
3.4 小結
目前臨床關于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主要有超聲和核磁共振,相關報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各自的診斷準確性并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但是在影像診斷中結合患者的病理分型進行相應的檢查,結合不同病理分型的前置胎盤患者的影像學表現對患者進行診斷。在檢查中核磁共振進行常規平掃檢查,有研究對其進行增強掃描,從而對胎盤植入的分型有很好的判定。有學者認為采用釓劑有使用潛在危害,但是當孕婦風險系數較大時則可酌情使用進行增強掃描,另外結合胎盤信號以及子宮肌壁低信號的差異進行鑒別診斷,但是該研究對患者進行掃描并未進行DWⅠ掃描,可對其做進一步探究。該研究中,在胎盤植入的臨床診斷中磁共振與磁共振和彩超聯合診斷的臨床診斷價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結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對磁共振的診斷準確率進行判定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穿透性胎盤的診斷中其應用價值最高,而在粘連性胎盤的診斷中其應用價值則相對較低。綜上所述,在植入型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中應用磁共振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同時對患者的臨床分型也有一定的應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何莎莎,周旭峰,陳嵩,等.MRI對產前胎盤植入的診斷價值[J].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5,13(3):296-298.
[2] 梁升連,葛海艷,褚志平,等.重度產后出血232例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22):194-197.
[3] 江元,范琦慧,應紅軍.前壁植入性兇險型前置胎盤子宮切除14例臨床分析[C]//浙江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浙江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2012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及圍產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規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浙江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浙江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2012:1.
[4] 周紫瓊,王晨虹,郭紅霞,等.早期結扎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在植入型兇險型前置胎盤中的應用[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8):630-632.
[5] 林靚,余艷紅,楊茵,等.剖宮產術中宮腔填塞聯合腹主動脈遠端預置球囊阻斷治療植入型兇險型前置胎盤[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7):608-611.
[6] 楊曉紅,晏益民,代小紅,等.子宮次全切除加子宮頸環扎術治療植入型兇險型前置胎盤5例[J].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3,14(4):360-361.
[7] Leyendecker J R,DuBose M,Hosseinzadeh K,et al.MRI of pregnancy-related issues:abnormal placentation[J].AJR,2012, 198(2):311-320.
[8] 梁旭霞,鄔華,張春,等.兇險型前置胎盤對孕產婦的危害性研究[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36):7096-7098,7108.
[9] 江元,應紅軍,范琦慧. 植入性兇險型前置胎盤子宮切除14例臨床分析[J]. 現代實用醫學,2013,26(1):81-83.
[10] 林莉,郭曉輝,胡芷洋. 植入性與非植入性兇險型前置胎盤120例臨床分析[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7):539-540.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