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要】目的:分析討論手術室護理中的最佳方法,以提高護理的舒適度和患者術后的舒適度,給與患者最優質的就醫護理。方法: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外科100名外科手術患者作為樣本,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護理組與對照組,對護理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舒適護理方式,對照組患者則采用傳統的手術室護理方式,訪問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統計不同護理方式的舒適度。結果:采用舒適護理方式的護理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要明顯的高于采用傳統手術室護理方式的對照組,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對比性。結論:在手術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可以大大的提升患者術后的舒適度,降低硬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生理痛苦可心理痛苦,同時對于降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縮短了患者的恢復周期。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傳統護理;舒適護理;心理護理
舒適護理是在患者經歷手術之后,給與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護理,對比傳統單一的醫學護理,舒適護理能夠降低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生理與心理痛苦,它具有愉悅患者身心,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度等作用。為了進一步的了解舒適護理的優勢,及其與傳統護理方式的差異,筆者實施了此次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2014.03.19-2015.08.30期間于本院外科就診的100名患者作為樣本,其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者52例,男女患者比例為12:13,;男性患者年齡在21-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 2.5)歲,女性患者年齡在28-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 2.5)歲.兩組患者的資料差異(P>0.01)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實施該病癥術后的專業護理方式,詳細記錄患者術后的生命體征變化和病癥變化,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后注意事項。
護理組:對護理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手段。手術前,詳細了解患者治療,查看患者是否具有實施手術的條件,并給與患者心理撫慰,聯系患者家屬,要求家屬陪同患者進行手術,以此給與患者勇氣。依據患者的手術類型,預測可能發生的術后并發癥,提前制定手術護理方案。在患者實施手術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必須以高度的熱情和親切的話語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對于非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實施每一步手術動作之前,都應當告訴患者手術的過程和作用,手術過程中不時與患者進行溝通,詢問患者身體情況,避免患者出現焦躁緊張感,甚至是昏厥;將手術室中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在最佳舒適度的范圍當中,盡量減少患者隱私部位的暴露,保持手術環境的安靜,幫助患者調整手術姿勢,直至方便手術實施,且患者舒適為止。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可以抓住患者的手,輕撫其頭部,給與患者安全感,并消除患者的疑慮和擔憂,調整手術室燈光,防止強光對患者眼部、面部的直接照射。手術完成之后,需對患者進行手術回訪,詳細了解患者手術后是否存在不適感,針對患者存在的不適感,能夠解決的要及時的為患者解決,無法解決的要向患者說明該不適感的原因,并進行安慰,告知患者術后的自我護理方法,并輔助完成,制定科學的手術活動策略,加快患者恢復,并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1.3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采取了問卷調差的方式,詢問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分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等級。
1.4統計學原理
由于此次患者是隨機抽取的外科手術患者,患者的病癥、生命體征、手術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患者間個體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兩組患者的護理方式具有可比性。
2、結果
通過調查問卷得知,在護理組的50名患者中,對于舒適護理的評價頗高,而對照組的患者對于護理的舒適度評價卻偏低。具體結果如下:
護理組(n=50):非常滿意40(80%)、滿意10(20%)、不滿意0。
對照組(n=50)非常滿意10(20%)、滿意30(60%)、不滿意20(40%)。
3、討論
手術室舒適護理手段是一種全方位的圍期護理手段,它在常規的醫學護理基礎上,還增加的心理護理,并在治療患環境等影響患者手術效果的方方面面做出了適當的調整,以給與患者手術期間最佳舒適感,這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恢復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本次研究當中,實施舒適護理的護理組不僅在患者滿意度評價上要遠遠的高于對照組,而且,該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要遠遠的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相比對照組也較短。舒適護理方法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常規護理、身體護理與心理護理,這三項護理覆蓋了患者術前、術中以及術后所有階段,因此,患者在實施手術前和手術過程中都有較好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這不僅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和手術效果,也為患者術后的恢復提供了身體基礎和心理基礎。
然而,傳統的護理只是按照患者術后所需要的醫學護理對患者進行管理,護理過程機械化,缺少人情味,無法消除患者的焦慮和痛苦情緒。例如,對于實施泌尿系統手術的患者來講,他們通常是害怕隱私部位暴露在醫生面前,術前和手術過程中比較害羞焦慮,部分患者手術竟然出現了嚴重的憂郁情緒,但醫護人員如果能夠在整個手術周期的過程中讓患者了解手術過程,并給與其心理安慰,那么以上情況的出現率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
手術室舒適護理目前并沒有固定的護理方式或模式,這種護理方式主要是建立在一種以患者為親人、展現醫護人員愛心與責任感的護理理念之上。隨著現代醫學事業的發展,人們對住院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讓每名患者都能夠享受到平等的護理待遇,醫院應當不斷加強醫護人員的思想素質培養,同時制定科學的護理技術培訓方案,從思想和技術兩個方面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進行自我提升,培養醫護的情感基礎,讓護理人員能夠以飽滿積極的情緒參與護理工作,將這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傳遞給每一名患者,要求醫護在交談過程中盡量的避免死亡類詞匯,增加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幫助患者建立樂觀情緒。
【參考文獻】
[1]李鳳玲.外科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1):1112-1113.
[2]陳曉勤 .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4):524-526.
[3]王艷艷.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2015(22):238-239.
[4]張立春.手術室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策略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3):1521-1523.
[5]蔣春芳.淺談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療效[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4(12):7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