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瑞
【摘要】目的:探究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中風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單雙號法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n=36)和對照組(n=36)。實驗組患者采用中風護理單元模式來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則采用常規方法來進行護理。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生活功能以及應對方式情況進行調查,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功能和應對方式。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生活功能評分、應對方式能力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間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中風患者采用中風護理單元模式來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應對方式,減少患者的病痛困擾,具有較高的醫學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風;護理單元模式;日常生活能力;應對方式
中風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發病機制多由于氣虛、陰虛、飲食不節、肝火、勞累過度、血液淤滯等造成【1】,患者的臨床癥狀多表現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者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情況,有的患者還會有智力障礙的表現【2】。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非常多的困擾,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就有可能導致患者病情的不斷惡化,最終發生腦疝或死亡【3】。因此,對于中風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都非常重要,在對中風患者進行護理時,常規的護理方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此,有學者提出,采用中風單元模式化護理能夠為中風患者帶來更好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應對方式。針對這一觀點,筆者在我院選取了72例中風患者來進行實驗觀察,探究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的觀察對象為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中風患者,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符合我國關于中風患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4】:①有嚴重心、肝、腎疾病的患者;②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③在治療期間死亡的患者。將72例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單雙號法隨機分為實驗組(n=36)和對照組(n=36)。實驗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0~62歲,平均(49.2±4.3)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6.2±1.8)個月。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41~63歲,平均(40.1±4.4)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6.8±1.6)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①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來進行護理。為患者進行日常的護理,按照醫囑為患者派送藥物等;為患者處理病床的衛生情況,保證患者病房及病床的整潔;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配合治療。②實驗組:實驗組患者采用中風護理單元模式來進行護理。將護理工作以整個單元模式來執行,其中分為評估單元、施護單元、康復單元、教育單元。首先,在評估單元對患者的基本病情進行詳細的了解,并與患者進行適當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及對治療所持的態度;其次,在施護單元,嚴格按照醫囑來為患者進行日常的護理,保障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所需的藥物、病房環境的需求等,同時,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患者樂觀面對病情;然后,在康復單元,鼓勵患者多做適宜的運動,并陪伴患者克服言語障礙、吞咽障礙等;最后,在教育單元,為患者普及更多的病理知識,讓患者了解疾病的預防和急救處理方法,同時鼓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更多關于疾病的知識。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觀察,一共5個問題,分別是進食、大小便控制、穿衣、如廁、平底行走。每個問題的評分為0-5-10-15分,按照患者的自我完成能力來進行評分,自主能力越強得分越高;②患者的應對方式。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于問題的應對,可供選擇的應對方式有自責、求助、逃避、解決問題四個,統計四種應對方式的選擇人數。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 )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應對方式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應對方式調查中,選擇自責的有3例,選擇求助的有8例,選擇逃避的有2例,選擇解決問題的有23例;在對照組中,選擇自責的有8例,選擇求助的有10例,選擇逃避的有10例,選擇解決問題的有8例。實驗組患者選擇解決問題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X?=11.9753;P<0.05)。
3.討論
近年來,中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臨床上關于中風的治療和護理也越來越重視。在此次的研究中,筆者選取了我院收治的72例中風患者來進行實驗觀察,探究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影響。根據實驗觀察的結果,采用中風護理單元來進行護理的患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均要明顯高于常規方法護理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在應對方式的調查中,實驗組有23例患者選擇自主解決問題,患者的應對方式較好。
綜上所述,對中風患者采用中風護理單元模式來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應對方式,減少患者的病痛困擾,具有較高的醫學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東梅,李燕,陳迎等.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作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13(04):305-307.
[2]吳怡卿,李幗媚,何玉潔等.中風護理單元對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5,09(18):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