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度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2%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7.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情況都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患者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給予冠心病患者優質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護理體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冠心病;優質護理;焦慮度;護理滿意度;效果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多發病于老年群體中。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不斷變化,據相關研究顯示,冠心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對冠心病患者實行優質護理干預。本文旨在探究冠心病患者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相關診斷標準,并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所有患者中,男41例,女31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5.6歲。利用隨機數字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明顯差異( ),沒有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經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同意,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優質護理主要是指: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調整溫度和濕度;指導并監督患者正確用藥;隨時監測患者身體狀態,做好應急準備。心理護理。冠心病具有病程長的特點,并且相應的醫療費用較高,因而容易引起患者焦慮、放棄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給予心理干預,并與患者家屬相互配合開導患者,讓患者明白生命對個人以及家庭的重要性,并讓其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合適制定飲食,以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的食品為主,比如奶制品、蛋類、肉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類等,保證患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提高患者免疫力。④康復護理。根據患者身體狀態為其制定個人化的康復訓練指南,盡量讓患者選擇運動量小的運動,諸如打太極拳、散步等,避免患者超體能訓練。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理焦慮度和護理滿意度。心理焦慮度參考 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焦慮程度越深。當分值 分,表示患者出現焦慮情緒。另外,采用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來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 。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 檢驗。以 表示比較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2.2 兩組患者焦慮度比較
實施護理前,實驗組 評分為(65.8 3.4)分,對照組 評分為(65.5 3.5)分;實施護理后,實驗組 評分為(40.9 2.8)分,對照組 評分為(52.8 3.3)分。實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情況都得改善,但實驗組患者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
3 討論
冠心病主要由冠狀動脈壁出現粥樣塊狀物,導致心肌供氧、供血不足引起,主要臨床癥狀為胸悶、盜汗、胸悶胸痛、惡心嘔吐等[2]。優質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包括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基礎護理和康復護理[3],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實施全面性、針對性的護理,給患者帶來全新的護理體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關于基礎護理,主要是保持病房和活動區的干凈整潔,做好防滑、防跌倒措施。根據天氣情況適時開窗,保持病房空氣清新。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或調整床位高度等;關于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面帶微笑、言語親切,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基本情況,與患者建立感情基礎,讓患者在陌生的住院環境中找到歸屬感。針對患者不同心理狀態,及時進行心理干預。若患者為治療費用憂心時,要安慰患者健康是第一位的,也只有健康才能創造更多財富,并且將醫院繳費單避開患者交予家屬,減輕患者內心壓力;關于患者飲食護理,嚴禁患者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指導患者選取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的新鮮食材;關于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指南,指導患者適當進行身體鍛煉,比如散步、打太極等,提高患者身體素質。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2%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7.8%,差異顯著( ),具有統計學意義。實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情況都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 ),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給予冠心病患者優質護理,能提高護理效果,降低患者內心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徐成程.優質護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1966-1967.
[2]姜慧.優質護理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3):537.
[3]歐陽昌柳.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