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平
【摘 要】 解讀蒙太奇語言在舞臺和電視燈光中的不同運用形式:燈光直接性語言、多種燈光有序組合、燈光對舞臺分區(qū)域刻 畫、燈光的象征或暗喻、“1+1>2”的燈光組合等。
【關鍵詞】 蒙太奇;舞臺燈光;電視燈光;影視;長鏡頭
文章編號: 10.3969/j.issn.1674-8239.2016.05.015
【Abstract】The use of different forms in the stage and television lights in the montage language was interpreted, such as direct lighting language, a variety of light orderly combination, regional light characterization for stage, the symbol or metaphor of light, lighting combinations of ‘1+1>2 and so on.
【Key Words】montage; stage lighting; TV lights; film and television; full-length
引言
當代著名燈光設計師周正平先生提出了《藝語·光境》,即藝術的語言,光的境界,恰如其分地說明了:燈光有著直接性語言、象征性語言、暗示性語言,其中也不乏蒙太奇語言。前三種語言為大家常見,也很容易理解,而對燈光的蒙太奇語言可能不甚了解或明白。本文試圖對燈光的蒙太奇語言作出自己的解讀,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評與指正。
蒙太奇作為“導演的語言”,在影視以及舞臺藝術作品中已然形成了成熟的理論和實踐技巧。作為舞臺空間、電視畫面空間表現(xiàn)的主要手段,燈光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今大舞美的觀念中,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燈光已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不僅僅滿足了人物的照明和造型需求,還主動參與了表演,甚至直接表演。燈光既表現(xiàn)故事發(fā)生時間、地點、環(huán)境,又刻畫人物內心世界和人物形象;既揭示主題思想,又引導觀眾的視覺感受和內心體驗。
1 蒙太奇與燈光
簡單地說,蒙太奇語言就是影視作品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通過攝影攝像機捕捉的影像,以鏡頭畫面有目的性地組合起來,用來敘述情節(jié)、表達時空、渲染環(huán)境、刻畫人物心理、揭示作品主題、推動劇情發(fā)展。但當不同的鏡頭有序銜接在一起時,往往產生大于各個單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
電影電視通過攝影攝像機鏡頭捕捉影像。在舞臺劇演出中,觀眾的眼睛代替了攝影攝像機,觀眾通過眼睛直接看到舞臺影像。鏡頭可以通過推、拉、搖、移,構成不同角度、不同景別的畫面,而觀眾的眼睛沒有更換景別的功能,看到的舞臺幾乎全是全景。在現(xiàn)實中,我們運用了燈光手段控制演區(qū)的大小、調度觀眾視覺,同樣也達到了視覺的景別變化,既有全景、中景,又有近景甚至特寫的效果。燈光有意識地控制著區(qū)域明暗,限制著觀眾的視線范圍,發(fā)揮了鏡頭的作用。
既然燈光可以發(fā)揮攝像機鏡頭作用,那么燈光也就有著蒙太奇剪輯和組合的功能。通過燈光的各種表現(xiàn)手法,引導觀眾視覺和心理活動,解釋空間和組織記憶,突出節(jié)目主題,揭示人物心理感受,助推劇情發(fā)展,產生“1+1>2”的蒙太奇語言效果。
2 燈光蒙太奇語言解析
2.1 包含時空描述的燈光直接性語言猶如影視長鏡頭運用
燈光直接對三維空間進行描述,是燈光對客觀存在事物或場景的一種模擬再現(xiàn),它能喚起觀眾生活記憶,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這種燈光的直接性語言如果包含第四維的時間元素,往往就會產生蒙太奇效果。燈光對事物時空的直接性描述猶如影視長鏡頭運用。在各種劇中,我們常見燈光設計運用光線直接描繪場景及其時空變化,這種類似于(不含推、拉、搖、移)長鏡頭的拍攝手法,是一種特殊的蒙太奇,具有紀實性、客觀性、直白性、敘述性。
比如,在舞臺、影視劇里,燈光需要對夕陽的光線變化進行時間畫面模擬。燈光通過對幾組幻燈燈景進行切換,模擬夕陽旁邊的晚霞色彩:時而金黃色, 時而半灰半紅, 時而又變成了紫檀色;晚霞的形狀猶如團團棉花到江面上的波浪,變化自然、迅速,瑰麗、神奇。漸漸地,夕陽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它通紅通紅的,上面好像壓了塊千斤重的鋼板,逐步下墜了。忽然,太陽的下部陷入了天邊的烏云里,把烏云染成了紫檀色……這種背景光線變化,體現(xiàn)了夕陽落山時光的推移。燈光通過模擬夕陽落山前天空云彩微妙的顏色變化,而形成畫面的微妙轉換,加快時空的變換,推動劇情發(fā)展。
又如,越劇《海國公主》海底場景的燈光設計是這樣的:在舞臺大幕前,垂下一道透明的薄紗,在臺唇處用了幾臺水景燈,冒出一些氣泡投在薄紗上,隨著時間推移,不間斷地冒泡。觀眾透過薄紗看見舞臺海底場景布置和人物表演,這種燈光設計有類似電視電影中后期剪輯的功能,增強了劇目的時空表現(xiàn)力,使觀眾獲得視覺愉悅。
以上燈光語言類似長鏡頭的畫面組成模式,是一種特殊的蒙太奇語言,具有典型的蒙太奇抒情敘事功能。這種伴隨著時間的燈光變化喚起了觀眾生活中的場景記憶,較為客觀、真實、直白地告知觀眾劇情時空的變化,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2.2 多種燈光依次有序組合具有運動長鏡頭的作用
在劇場或演播廳表演歌舞節(jié)目《青藏高原》,假設燈光設計如此:在舞臺地板上用LED電腦圖案燈投射出運動的藍天白云;對主唱人物用追光和逆光(黃色)進行造型;把群舞人物處理在相對較暗的環(huán)境里襯托主唱,只用大面積藍色彩進行染色襯托;背景用LED大屏播放視頻素材或用電腦燈圖案。順著音樂的段落變化,燈光先呈現(xiàn)群舞人物造型、其次再表現(xiàn)藍天白云、之后再出現(xiàn)主唱追光、依次變化,還配以動態(tài)柔變、節(jié)奏切換,最后燈光進行定位造型。
那么,我們來探討一下燈光的變化是如何與長鏡頭運動相吻合的:其中既有描述故事環(huán)境的燈光,又有刻畫人物形象與心情的光線,而且還有定位造型燈光,這一系列的燈光變化,猶如運動中的長鏡頭,有強力主觀意識地依次調度觀眾視野,在運動中把中景、遠景、近景、全景、特寫等按需展示給觀眾,一氣呵成。多種燈光語言依次有序組合猶如運動中的長鏡頭,通過推拉搖移把畫面組合在一起,真實地再現(xiàn)現(xiàn)實空間,傳達節(jié)目中人物和事物的動態(tài)性,使畫面更加活潑和豐富。
又如,《感動嘉興》頒獎晚會,燈光設計是這樣處理的:在主持人喊出“有請嘉賓上場”后,燈光依次用流動的帶色光束襯托歡快,再用追光跟隨后平臺人物出場,走至用電腦燈圖案投射出的花團錦簇的道路上,然后再進行出場人物形象燈光刻畫。這里的燈光語言也如同《青藏高原》節(jié)目表演的燈光語言,依次有序組合在一起,有著運動長鏡頭的作用。
2.3 燈光對舞臺分區(qū)域刻畫產生影視中的交叉蒙太奇效果
比如,在舞臺劇中燈光對戰(zhàn)爭劇情的表現(xiàn)。燈光首先刻畫劇中人物在舞臺中央表演民眾出逃的畫面,之后燈光漸暗,流動燈光或明或暗照射著人物,產生不安感;而后出現(xiàn)舞臺后區(qū)置景平臺的后區(qū)光效,描述狼煙四起、逃亡群眾之多的情景,在強有力的低位逆光燈的投射下產生交叉無序的光影晃動效果,造成兵荒馬亂的視覺感受;再者,燈光又轉回到刻畫劇中人物舞臺中央的表演場面。這種同一時間內多頭并進轉換的燈光場景描述彼此依存,相互促進,交替頻繁,是一種典型的交叉蒙太奇語言。
在各劇種演出或者電視晚會中,同一場景中的多個燈光定位或多只追光燈的使用很常見。燈光取代了攝錄設備的光效調節(jié)作用,使觀眾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有時因為光影對比的強烈,燈光控制觀眾的視覺范圍,相當于兩個或多個景別,一起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比如,舞臺劇中體現(xiàn)海峽兩岸的兩個人物在中秋時刻相互思念的場景,燈光可以用電腦燈定位或兩只追光燈對兩個人物進行分區(qū)依次照明就可以實現(xiàn)。這種配以時間變化的淡入淡出燈光的調度變化,猶如導播切換或者后期制作,也是交叉蒙太奇剪輯手法。燈光把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平行動作或場面交替敘述,使之相互加強聯(lián)系,揭示深深的思念之情。
2.4 包含象征或暗喻的燈光寫意語言有時如同影視鏡頭的特寫畫面運用
影視劇的特寫鏡頭是一種視覺重音,是一種突出強調的蒙太奇拍攝手法。劇中燈光也可以對人物身心進行淋漓盡致的抒情寫意,強調或突出的手法猶如影視中特寫鏡頭運用。
例如,越劇《欽差大臣》中,欽差大臣身穿白色孝服送親姐姐上刑場的一幕。在欽差大臣大公無私地喊出“斬!”字后,舞臺燈光伴著音樂的重拍,由原來的壓抑灰暗的藍調剎那間轉換為大片的側逆血色紅光,刺透并染紅了欽差大臣的白色孝服,滿臺的血色沖刺著觀眾的眼球,猶如飛濺的鮮血滿屏撞擊著影視鏡頭,撞擊得觀眾不由身體一震,連呼吸也屏住了……靜靜的、緩緩的,隨著劇中人物心情的舒緩、場內觀眾的呼吸調整,燈光慢慢地恢復了有別于送別場景的藍調,轉換為一般的刑場光效。
張藝謀拍攝的電影《紅高粱》,有著劇中人物抱著自己制作的土炸彈和鬼子血戰(zhàn)的場景,酒壇炸彈爆炸以后,劇中人物眼睛一片血紅。這種光線的處理和血染孝服一樣,猶如鮮血飛濺鏡頭,是一種影視鏡頭的特寫運用,突出強調了人物和觀眾的身體和內心震撼,產生了抒情寫意的作用,揭示劇中人物心理,推動劇情發(fā)展。
2.5 有時候兩種不同的燈光組合猶如鏡頭組合,產生“1+1>2”的蒙太奇效果
經典名劇《俄狄浦斯王》 有個片段: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殺父娶母的真相后,于悔恨絕望中刺瞎自己的雙眼,自我流放。馮小兵老師對三種不同的燈光設計方案和效果分析如下:
第一種是通過耀眼的頻閃燈投射,直接面對觀眾,這種燈光立足于人物生理方面的感受,耀眼的頻閃加大了表現(xiàn)力度,觀眾得到的視覺感受便是一種失明之后的強烈痛楚。
第二種是用來自舞臺各個方位的隨機強力光束,快速地射向俄狄浦斯。這種主要立足于表達人物萬箭穿心的燈光描述,揭示人物內心的傷痛已經遠遠超過了皮肉之苦。
第三種是將前兩種方法合并,舞臺上同時出現(xiàn)頻閃和光束,是典型的燈光蒙太奇手法。這種燈光表現(xiàn)的立足點更加完善、全面,既是主人公生理上的,又是心理上的。它把第一種和第二種燈光設計效果同時“播放”,給現(xiàn)場觀眾以異常強烈的視覺疊加和心理感受。這種光效以ABAB式的重復結構展現(xiàn)給觀眾,和電影蒙太奇一樣,產生了“1+1>2”的燈光蒙太奇效果。
3 結束語
我們經常把各種燈光語匯一起使用,以達到需要的藝術效果。燈光的蒙太奇語言,是對燈光效果的剪輯藝術。它通過光效的變化,愉悅觀眾視覺感受;同時有助于觀眾和演員對劇情含義以及劇中人物的深刻理解;有意識地塑造了時空,推動劇情發(fā)展;是一種利用不同的光效組接產生的大于演出舞臺畫面本身含義的燈光高級語言。
燈光不僅能完成照明、勾畫物體質感造型,描述色彩情緒體現(xiàn)時間、地點,而且能夠賦予舞臺美術以生命,營造劇情氛圍,更能直接配合表演,控制演區(qū)的大小、調度觀眾視覺參與表演,共同塑造人物形象、體現(xiàn)或暗示人物內心活動,強調劇情發(fā)展起伏,透視事物本質,突出戲眼、達到視覺高潮、幫助揭示作品主題。因此,探討并掌握燈光蒙太奇語言將有助于劇本和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有助于對人物的造型,有助于舞臺和影視藝術門類的借鑒和交融。
參考文獻:
[1] 馮小兵. 燈光設計的蒙太奇意識[J]. 劇影月報,2014(1).
(編輯 張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