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嵐
至今仍有人評價當代紅木產業是一群沒文化的人在做著有文化的事,市場上還存在著大批的一味追求奢華、霸氣,卻忽略文化底蘊的俗氣的紅木家具。客觀的講,此觀點不無道理。然而,我在朱闕紅木的所聞所見卻并不完全如此。
瀏覽朱闕紅木展廳,你不得不佩服朱闕人的匠心獨具,他們把偌大的展廳隔成若干個區域,各個區域有著各自的陳列風格與展示主題。客廳、茶室、書房、佛堂、臥室、衣柜間,明式的、清式的、現代的琳瑯滿目又井然有序。我跟隨講解員翠翠逐區觀賞和體驗這匯聚高貴物質與手工藝術信息的紅木作品,我隨看隨聽隨梳理,梳理的結果使我對楊彩鳳和她的團隊肅然起敬。看來楊彩鳳并非平常的一介商人,她不但是位有著文化內涵和藝術修養的女性,還是名虔誠向善的釋門居士。這些足矣奠定了她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檔次。我認為她這不是在擺布家具,而是以各種木頭的特色與性格來營造每個區域的人文亮點,讓昂貴的木頭向來訪者講述千年百年的成長故事,講解能工巧匠的雕琢過程。
經過參觀和梳理,我且把朱闕紅幾個區域劃分為皇家、儒家、道家、佛家、俗家五個主題。
皇家的紅木觀要求絕對的唯我獨尊。首先提倡其用料足、造型大、繁,其次是線條比例拿捏的十分謹慎精準,雕刻圖案飽滿協調,繁而不雜,重而不笨。朱闕紅木展廳里有一個區域就陳列著一套檀木床幾和立柜,其做工相當精致,家具通體為龍文浮雕,造型生動,威嚴莊重,就連所配置的黃銅合頁與鎖鼻都刻著精細的龍文,質地純正,凸顯尊貴,反映皇權的至上與精微。
儒家的紅木觀主張華麗而不濫,富貴而不俗,端莊而不呆,厚重而不蠢,清新而不離奇的特點。在欣賞一組用紅花梨木制作的清式風格的方的幾圓的椅、圓的桌方的登布置而成的茶舍時,發現整體格局不正是在體現儒家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么。
道家的紅木觀注重于形而上的風格。比如中區那一套酸枝木明式桌椅,無不融進了設計者的思想、性格,無不體現出設計者對藝術、對生活的看法,具有獨特的氣度神韻和高雅格調,在線條背后寓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是中國古代以道家為代表的人文思想在古典家具上的體現。
佛家的紅木觀大多體現在明式家具上,注重委婉含蓄,干凈簡樸之曲線,若有若無、若虛若實,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體現了虛無空靈的禪意。
眼前這一套黃檀木幾案和座椅,以全雕荷葉與荷花為主題,流露沉穩而柔亮的光澤,營造著高古、禪意、智慧、幽靜的氛圍,這種引人入定的木頭,內含著巨大的磁場,讓走近它的男人女人,瞬間被攝住,瞬間的被凈化,瞬間得以覺悟。人和木頭漸漸地融為一體,相互吸引相互迷戀相互解讀亦相互把盤,最終使人心與木頭都裹上了瓷質的包漿,本就稀缺的物質在具備了這么多的元素后,身價上揚,這一路上揚的價值不單單局限于物質,更包含著蓮花所孕育的清凈的功德與清涼的智慧。
俗家的紅木觀注重行而下的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似乎顯得有些浮淺。清式家具正附和了其審美要求,我們審視這一套工藝復雜的花梨衣櫥和床幾,思想這生長于熱帶雨林中的植物,以其高密度的肌理、炫目的色澤,以精確的榫卯結構,繁華的浮雕與透雕工藝,給世人呈現出一派富麗堂皇的氣度,這足矣滿足一家人的虛榮心,提升一個家庭的物質水平,你說能不讓人心動、得之而后快么。
紅木,木中的極品。朱闕紅木,同行業出類拔萃的一支。如此說,并非空穴來風,你去朱闕展廳走走,你去朱闕文化區看看,你與朱雀人聊聊,定會生發與我同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