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要】如今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影響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管理效果的歸因、探討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管理能力的途徑,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提高教學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青年教師 課堂教學管理
有效的教學取決于有效的管理,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在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三年中,我感受到很多青年教師較多的是關注教學方法的改進,他們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很高,但在課堂教學管理方面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如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不強。因此,分析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因素和探索有效教學管理的策略,為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管理水平,適時調整管理策略,以適應優質課堂教學的需要提供參考。
一、影響青年教師有效課堂管理的因素
1.青年教師來源的缺陷。從我區近三年的新教師來源可以看出,大多數加入小學教師隊伍的人員都是剛剛走出校園的本科生,其中接近一半的畢業生是非教育專業的師范生,雖然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但畢竟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訓練。再加上缺少教學經驗,因此在課堂管理方面存在較大困惑。而這些方面也往往成為他們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障礙。有些學校甚至招聘臨代人員來從事英語教學,導致學生的單詞發音不準確。
2.課堂管理跨度的加大。以我校班級為例。學生數額的爆滿,讓毫無經驗的青年教師精疲力竭。顯而易見,教師不得不加大課堂管理的跨度才能照顧到每位學生,而橫向跨度的增大導致教師只能將寶貴的教學時間分解在管理上,在有限的時間內匆忙完成教學任務。課上,學生們“千姿百態”的坐著,搖頭晃腦的聽著,不乏學生在自己的小世界“談笑風生”,甚至“摩拳擦掌”,班級課堂管理問題極為嚴重。教學時間的分散、管理跨度的增大,都導致教學質量的下滑。
3.教師的管理缺乏機智。教師的管理機智是指教師能根據課堂管理原則,運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當地處理課堂上突發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如果缺乏機智,就會在千變萬化的課堂上束手無策,甚而由于自己簡單化處理而事與愿違。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相比,青年教師的智慧還有待開發,課堂管理的藝術性還有待提高。
4.缺乏教學威信。贊科夫說:“如果沒有威信,那就是說,師生之間沒有正確的相互關系,就缺少了有成效的進行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有威信的教師,可以用輕輕一句話甚或一個眼神使亂哄哄的課堂剎那間安靜下來,威信不高的教師,即使大聲訓斥也不能使學生信服和聽從。然而威信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對于青年教師而言,要經過艱苦磨練。
二、提高青年教師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
1.巧妙利用“提前三分鐘進教室”的關鍵時間。在對新教師培訓的講座會上,特級教師秦曉華校長的親身經歷讓我意識到教師“提前三分鐘進教室”的重要性,這正與我校的候課制度相吻合。以前我認為這三分鐘就是用來看學生的,讓他們不要追逐打鬧,以便更快地安靜下來,進入課堂狀態。但是秦校長對于這三分鐘的解讀和利用很顯然比我的管理有效的多。就我們英語教師而言,課前可以給科代表布置好任務,比如領讀單詞課文進行課堂“預熱”;還可以讓學生舉行組內朗讀比賽、拼寫單詞大賽等一系列與學科相關的小游戲,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長期堅持下來我發現,這三分鐘的效率著實很高,不僅課堂紀律有所好轉,學生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總之,這段時間用得巧了,學生會自然而然的適應并快速進入上課的狀態。
2.讓課堂充滿激情。“文似看山不喜平”,課堂也是如此。著名優秀教師竇桂梅老師就說“上課時要充滿激情”。一節好課一定是一節充滿激情的課,它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投入。激情主要包括兩點:一是課堂要有一兩個閃光點,如果教學像平靜的湖水是激不起波瀾的。二是教師的語音語調要抑揚頓挫,像講故事一樣有吸引力。只要教師上課有激情,自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求,避免把精力用在其它的方面。一旦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了,課堂管理也就自然不成問題了。很慶幸的是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并且也確實讓學生感受到了我的激情。
3.適度管放,獎懲分明。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課堂要立規矩”。但規矩不宜多,多了學生記不住,也不易執行。于永正老師告訴我們“課堂管理要管放有度”。好的課堂管理應當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放手時且放手。“教育是水的藝術”,它需要時間來一點點的磨合、浸潤,最終才能將石頭變成璞玉。教師不能為了很快見效而過度管理,需知過猶不及。當然,除了“管放有度”,我認為還應當適時獎勵以激勵他們將好的課堂習慣保持下去。我的課堂是獎懲分明的,比如學生在學習新課文時,如果他敢于嘗試在其他同學面前領讀,我會用“笑臉”獎牌以作獎勵。反之,如果學生對于一個很簡單亦或他們有能力回答的問題卻不愿意積極解決的時候,我就會用“哭臉”罰牌以示警告。積極發言的品質和敢于嘗試的膽量才是我所期盼的,這樣才能更快的進步。
4.青年教師要具有教育的機智。課堂是充滿變化的,再有經驗的教師對課堂做各種預設,也難以避免有一些突發狀況出現。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使用教育機智去應對了。“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陶行知先生育人的睿智,他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用一種最自然的方式化非教育性行為為教育性行為,真正做到了春風化雨潤心田。
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站穩講臺,這需要的不僅是時間和外力,更需要自身努力,優化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科學研究水平。相信通過反復的實踐和探索,青年教師一定能站穩講臺,成為活躍在教育領域第一線的勝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