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芳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職責,在深化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學生思想、智力、情感等方面的發展,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筆者在多年的數學教學中,努力發揮多元角色,開挖數學生活教學資源、開啟學生多元智力之門,開拓師生快樂情感之旅,努力做一個新時期的“三開”數學教師。
一、開挖數學生活教學之源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開放思想,以廣闊的教育視野去構建立體的數學教學資源,關注生活信息,充分開挖生活中的數學之源,利用生活事例,充實教學資源,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數學生活興趣,發展學生的生活數學意識。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百分數》一課時,學生由于生活經歷較少,對存款利率概念比較陌生,在教學中我聯系學生家庭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帶來的存單,分析理解存款本金、利息、年利率等含義,學會計算利息的方法,接著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計算各家存款利息,在各種形式的練習中實踐應用,提高學習能力。在該單元教學中,我還聯系生活現象選擇了商店服裝打折、種子發芽率、植樹成活率、營業稅等現象作為教學素材,拓寬學生的生活視野,在生活實際中學習,豐富學生生活閱歷,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積累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將來的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數學學習內容越富有生活氣息,越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接納,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融數學問題于生活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誘發學生探究欲望。
二、開啟學生多元智力之門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一種具有實踐性、創造性的綜合能力,我們的數學教學要以激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創造力為方向,在教學中,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創新教學方式,開啟學生多元智力之門。
創造能力是多元智力中的核心元素,在數學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時的創造性能力,讓創造潛能成為推動學生自主性終身發展的力量。數學創造力的培養應結合數學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親手實踐,在自主學習中創新。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一課中,為了有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他們的多元智力,在教學中我沒有對學生做過多的指導,更沒有將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展開方法和圖例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靠自己的雙手去探索和創造。課前我讓學生自行準備了許多個大小不同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在導入課題后,我直接提出要求:用剪刀將正方體紙盒沿著棱剪開使之展開平鋪,并且每個面都要相連。接著讓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每個小組的學生圍坐在一起觀察、商討,一陣討論之后開始動手嘗試操作,有的小組一次性成功,有的小組剪開后幾個面都分散了,但他們并沒有氣餒,在失敗之后又調整方法重新操作,看到自己小組也成功了他們的臉上樂開了花。有的小組在成功后還不滿足于一種方法,繼續嘗試其他辦法,他們手腦聯動,思維不停地發散,新的展開圖在他們手中呈現。看到孩子們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出11種展開圖,我為孩子們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點贊喝彩。
三、開拓師生快樂情感之旅
課堂是師生互動交往的舞臺,其間不只是知識的交流,還有情感的溝通。有效的數學教學不能光靠技術手段,還要以友好的教學情感氛圍作支撐,筆者在數學教學中關注情感氛圍的營造,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平臺,努力開拓師生快樂情感之旅。
我在數學教學中精心搭建師生良好交往的情感平臺。例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互聯網的普及”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聯系生活,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加深對百分率的認識。在教學時我通過談話直接導入課題:“你們喜歡上網嗎?”“喜歡!”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老師和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上網。”孩子們聽說老師也喜歡上網都很激動,“老師喜歡通過互聯網看電影、聽音樂、購買商品。你們上網干些什么事?”孩子們聽了我的話更興奮了。“我喜歡上網玩游戲。”許多孩子開心地回答,“你們知道上網可以玩游戲外,利用互聯網還可以做哪些事?”我引導孩子們漸漸接近教學主題,接著,我引導學生了解互聯網的普及率,組織學生統計與分析班級同學和全班家庭成員互聯網的普及情況。在探究學習活動中學生特別踴躍,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思想顧慮,和老師志同道合,更加無拘無束,在心情舒暢中學習效率自然高效。最后,我還將學生個人情感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引導學生認識到互聯網的普及說明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喚起他們對我們祖國的熱愛之情。
讓我們在數學課堂營造一種師生情投意合的情感氛圍,讓學習充滿快樂和誘惑,使學生潛心學習,享受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徐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