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融資難成為了制約當前小微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之一。本文以鄭州市小微企業為研究對象,對鄭州市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的創新政策進行解讀,抽樣調查鄭州地區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并利用Probit模型對影響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的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最后提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小微企業 融資 鄭州
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提供就業崗位、增加社會收入、維持社會穩定、提高國家稅收收入以及改善民生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伴隨著小微企業的快速成長和發展,其資金問題越來越凸顯,融資難成為小微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
鄭州市小微企業發展十分迅速,在鄭州10家企業里“小微”占9個,10個就業崗位里“小微”創造7個,“小微”貢獻了鄭州市大約50%的GDP、40%的稅收,小微企業在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結構、保障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近幾年來,鄭州市政府比較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陸續出臺了諸多支持小微企業尤其是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政策措施,對小微企業資金支持力度加大,使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得到改善,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
一、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創新政策解讀
從2014年開始,鄭州市開始創新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機制,為構建特色的“小微金融”體系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設立小微企業投資引導兩只基金,推行“銀行+保險”融資模式,實行新三板掛牌上市工程,促進小微企業增信結合債券發行等,形成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4+1”機制。
(一)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小微企業由于資產少、抵押物不足,很難從銀行取得貸款。為了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的情況,鄭州市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首創設立了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以及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把銀行和企業之間的資金鏈連接起來。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初期由政府出資3.6億組建,就像“蓄水池”,如果小微企業創業失敗,該基金就用于補償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的貸款損失。小微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來自“蓄水池”,它以“小基金”撬動“大資本”來幫助小微企業。這兩只基金有效地促進了銀行、基金和小微“牽手”。
(二)“銀行+保險”的共保體模式
為了規避小微企業的金融風險,鄭州在國內率先探索了“銀行+保險”的共保體模式,促使9家試點保險公司發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等,共保體模式重點為缺少抵押品、缺乏擔保的小微企業貸款提供集群承保和共同增信,共保體模式使企業因為有了保險而能順利融資,使銀行少了風險而樂意放貸,使保險公司因企業參保而得到一定的承保面。目前,共保體內有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多家保險機構,試點銀行為鄭州銀行。
(三)實施新三板工程、發行增信集合債券
鄭州市政府出臺小微企業新三板扶持政策,實行小微企業“掛牌上市工程”,并依托政府投融資平臺發行小微企業扶持債券,首先以鄭州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發債主體,完成15億元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的發行。在新機制的推動下,鄭州市針對小微企業掛牌上市、股權融資以及債券發行等一系列直接融資模式有了新的發展,以鄭州銀行在全省率先發行50億元小微企業金融債、21家小微企業順利登錄“新三板”、17家小微企業引入1.56元私募基金為標志,小微企業融資模式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通過鄭州市政府的努力,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有了新的突破,但融資難仍是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為通常政府融資支持政策有較多的前提條件,一般只有優質小微企業才可能滿足,大多數小微企業因資質不夠而享受不了扶持政策,因此幫助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仍任重道遠。
二、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現狀的抽樣調查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鄭州市市區及各縣市針對小微企業發放問卷470份,有效回收438份,樣本有效率為93%,抽樣調查了鄭州市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抽樣調查的范圍覆蓋了鄭州市區及大部分縣市,并且調查對象隨機產生,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較客觀地反映鄭州市小微企業的融資狀況。調查內容包括企業融資需求情況、資金借貸周期、籌資渠道、銀行融資以及民間融資情況等幾方面。
(一)融資需求情況
調查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認為資金充裕,不需要融資,表明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普遍較強。12%的企業表示融資需求能夠完全滿足,31%的企業表示融資需求能夠部分滿足,57%的企業表示融資需求不能滿足,這表明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滿足程度不夠。
(二)資金借貸周期
樣本企業中,借貸周期在一個月內的有11%,一個月到三個月的有23%,三個月到半年的占41%,半年到一年的占21%,一年以上的占4%,這表明小微企業的借貸周期整體較短,資金需求有短、急的特點。
(三)籌資渠道
調查中,小微企業的主要籌資渠道為內源性融資,主要為自籌資金的比例高達59%,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比例為31%,非金融機構的融資占比為6%,其他渠道融資占比為4%。這表明內源性融資為企業的主要籌資渠道,外源性融資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較低,尚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四)銀行融資情況
1.銀行貸款的滿足程度與障礙。樣本企業中,小微企業2015年申請銀行貸款的獲批率低于50%的占比為61%,獲批率在50%~100%的占比為23%,獲批率為100%的占比為16%,表明小微企業申請銀行貸款的獲批率不高。
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未通過的主要障礙中,擔保和抵押物不足占比為38%,貸款手續復雜占比為36%,其他因素如企業財務信息不透明、誠信度不高、信息不暢等占比為26%,說明小微企業由于自身條件不夠,銀行因規避金融風險、抵押擔保要求較高等原因影響了銀行與小微企業間的資金供給。
2.銀行融資方式。調查樣本企業的融資方式,企業通過抵押獲得貸款的占比為43%,通過擔保獲得貸款的占比為40%,通過信用融資獲得貸款的占比為11%,通過其他融資方式的占6%,表明抵押擔保是目前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主要方式。
3.銀行貸款抵押物的選擇。在抵押物的選擇上,18%的企業選擇的是存貨,12%是商業票據,56%選擇的是不動產,14%是其他項目。由此可見,為了規避風險,保值性高的不動產成為了鄭州地區商業銀行要求的主要信貸抵押品。
(五)民間融資情況
1.民間融資選擇意向。樣本企業中,有21%的小微企業認為,民間融資利大于弊,是一種較好的融資途徑,23%的小微企業認為民間融資利率高,風險大,不會采用,有56%的企業認為民間融資由于方便快捷在必要時可以采用。表明民間融資雖然風險較高,但因其時效性強、手續相對簡易在小微企業中有一定的認可度。
2.民間融資利率。調查中小微企業民間借貸利率在10%~20%之間的占比為5%,借貸利率在20%~40%之間的占比為39%,借貸利率在40%~50%之間的占比38%,借貸利率在50%以上的占比18%,表明民間借貸雖然方便,但融資成本偏高,大多都在20%~50%之間。
3.民間融資方式。小微企業在民間借貸的過程中,選擇打借條方式的占比為49%,以口頭約定方式進行的為30%,選擇公證處公證的占比為3%,有18%的小微企業選擇協議合約。由此可見,小微企業民間融資方式隨意性較大,缺乏官方的保障和介入。
通過對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狀況進行調查,發現鄭州市小微企業具有融資需求強烈、借貸周期短、資金來源主要靠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獲批率低、貸款主要靠抵押擔保、對民間借貸有一定依賴性等特點。
三、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根據抽樣調查的樣本數據,利用Probit模型分析影響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的各因素,回歸分析式如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ε
其中Y為虛擬變量,如果小微企業當年能從銀行融到資金,Y=1,其他情況Y=0。X1表示小微企業的規模,用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表示;X2為小微企業的盈利水平,用總資產收益率表示;X3為小微企業的目前的經營年限;X4為小微企業的信用記錄,用其目前為止的違約次數來表示;X5為虛擬變量,為小微企業抵押擔保的情況,有抵押擔保X5=1,其他情況下X5=0;X6為小微企業主的文化程度,用其受教育年限表示;ε為擾動項。
四、實證結論分析
使用Probit模型對上述方程式進行回歸分析后回歸結果如下表所示:
回歸結果表明,X1即小微企業公司規模與融資能力是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小微企業規模越大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性越大。X2即小微企業的盈利水平與融資能力也是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小微企業盈利水平越高獲得商業銀行融資的可能性就越大。從回歸結果來看,小微企業有抵押擔保的顯著增加了向銀行借款的可能性,且信用記錄查、違約次數多的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性顯著下降。從回歸結果還可以看出,小微企業的經營年限越長和企業主的文化程度越高都會增加其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性,回歸系數不顯著。
總而言之,小微企業規模越大、盈利水平越高、有抵押擔保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就越大,同時小微企業的不良信用記錄會影響其獲得銀行貸款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鄭州市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以及影響其融資能力的因素,不難發現,造成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小微企業自身弱質性的原因,又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政策和政府對小微企業融資支持等外在的原因。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方面小微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企業信用意識,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提供和適時調整相關企業融資政策,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貸款抵押質押方式;大力發展中小型金融機構,擴展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通過規章制度規范民間資本運作,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制定配套措施,不斷完善小微企業征信體系和擔保體系,全方面、多途徑地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參考文獻
[1]蔣雨娟.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
[2]連建華.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及解決對策[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51-54.
[3]趙麗娟.新時期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研究決策咨詢[J].2015(1):78-80.
基金項目:鄭州市社會科學調研課題,“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政策研究——以鄭州市為例”(ZSLX2015258),主持人:拜婷。